麻疹监测与应急处置要点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周内疫情波及2个以 上县(市),且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 平2倍以上。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周内在一个县(市) 行政区域内,麻疹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 水平1倍以上。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确 认
二、疫情发现与报告 8
如尚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专业防治机构密切跟 踪事态发展,随时报告事态变化情况。
二、疫情发现与报告 9
(二)疫情报告 2、事件报告-内容 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
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 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 工作计划等。 整个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中信息还应形成 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麻疹监测与应急处置培训班
疾控中心 免疫规划科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疫情发现与报告 三、响应及评估 四、响应终止和善后处理 五、各级职责 六、保障措施 七、相关表格AEFI工作要求
一、概述(一1)麻疹
麻疹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由麻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全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麻疹/风疹疫情报告后,按照 有关规定组织开展评估、确定事件级别;进行报 告和通报;协调有关部门和专业机构开展事件调 查与处理;并根据疫情控制工作需要向本级人民 政府提出成立应急指挥部的建议。
三、响应及评估2
(一)、现场流行病学调查1一组织及实施 县级疾控机构在发现或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在24
小时内到达现场开展调查,及时采取相应预防、 控制措施,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向同级卫生局和市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根据需要,可请求上级 部门给予技术支持和指导。
要求以县为单位散发麻疹(麻疹疑似)病例调 查率达到100%。 暴发疫情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模或出现死亡 病例的市级疾控部门应参与调查; 疫情规模达到较大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病例的,省级疾控中心应 参与调查。
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的麻疹/风疹病例。
二、疫情发现与报告 5
(二)疫情的发现 1. 被动监测:
通过网络直报监测、麻疹监测系统、应急监测 和社会信息等渠道发现病例和疫情。 2.主动监测:
疾控中心和镇级预防保健单位,按照《预防接 种工作规范》的要求,每旬到辖区内相关医疗单 位进行麻疹疑似病例的主动监测。
身皮疹、咳嗽、结膜炎、口腔粘膜斑等为主要特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麻疹容易引起支气管肺炎、心肌炎、脑炎、亚急性硬
化性全脑炎等并发症,并且年龄越大,危害越严重。
在疫苗前时代,麻疹发病主要在婴幼儿,麻疹引起的
死亡率在传染病中占居首位。随着疫苗的广泛使用,
麻疹发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特别是低龄儿童发病得
到有效控制。但是近年麻疹发病有向大年龄组人群后
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生较 多的麻疹病例。
现阶段麻疹暴发定义为:以村、居委会、学校或 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10天内发生2例及以上 麻疹病例; 或以镇、街道为单位10天内发生5例 及以上麻疹病例。
二、疫情发现与报告 4
(一)相关定义3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 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
移的倾向。由于麻疹危害严重,我国已向世界卫生组
织承诺,到2012年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发病率在
1/100万以下)。
一、概(述二2)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
道传染病。以发热、全身皮疹为特征,常伴有结膜
炎、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由于全身症状一般较
轻,病程短,往往容易被忽视,但是近年来风疹暴
二、疫情发现与报告 6
(三)疫情报告 l、散发病例报告
在消除麻疹阶段,为提高报告及时性,应 采取最快的方式进行快速报告,城市必须在6小 时以内,农村必须在12小时以内报至县级疾控中 心,同时进行网络直报。
二 (、三疫)情疫情发报现告 与报告 7
2、事件报告-标准
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1周内,同一学校、 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 生10例及以上麻疹确诊病例。
二、疫情发现与报告1
(一)相关定义 (二)疫情发现 (三)疫情报告
二、疫情发现与报告 2
(一)相关定义1 麻疹/风疹疑似病例:
发热、出疹或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 症状之一者; (2+1/3); 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 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
二、疫情发现与报告 3
(一)相关定义2 2.麻疹/风疹疑似病例暴发:
(二)疫情报告
2.、事件报告- 时限和程序
获得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在2小时内以 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疾控机构报告。
疾控机构发现或接到麻疹暴发疫情后,应对信息进行审核, 确定真实性,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并立即报告同级卫生 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制机构。
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尽 快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如确认为实际发生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 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根据不同的级别,及时组 织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疫情发现与报告 10
(二)疫情报告 3、麻疹监测系统监测报告
除按上述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进行报告 外,还要通过麻疹/风疹疫情专报系统进行专门 报告。
三、响应及评估1
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组织人员开 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 同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发流行中重症病例屡有报导,而且如果孕妇孕早期
感染风疹,90%以上胎儿将会出现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唇腭裂、小头畸形、
耳聋、全身性骨病等疾病,严重的可以引起流产、
死胎。风疹是与麻疹非常相似的呼吸道传染病,二
者在临床上很难区分,只能通过实验室确诊,在传
染病疫情监测上,被视为麻疹的疑似病例。
三、响应及评估3
(一)、现场流行病学调查2—准备 按照预定相关应急调查计划(预案),调查单位
应迅速成立现场调查组,调查组成员一般包括流 行病学、临床、消毒、实验室及其它相关人员等。 根据疫情的规模和实际需要,携带必要的调查、 取证、采样设备、消杀器械、防护用品、预防性 药品和调查表格等。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周内疫情波及2个以 上县(市),且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 平2倍以上。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周内在一个县(市) 行政区域内,麻疹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 水平1倍以上。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确 认
二、疫情发现与报告 8
如尚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专业防治机构密切跟 踪事态发展,随时报告事态变化情况。
二、疫情发现与报告 9
(二)疫情报告 2、事件报告-内容 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
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 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 工作计划等。 整个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中信息还应形成 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麻疹监测与应急处置培训班
疾控中心 免疫规划科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疫情发现与报告 三、响应及评估 四、响应终止和善后处理 五、各级职责 六、保障措施 七、相关表格AEFI工作要求
一、概述(一1)麻疹
麻疹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由麻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全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麻疹/风疹疫情报告后,按照 有关规定组织开展评估、确定事件级别;进行报 告和通报;协调有关部门和专业机构开展事件调 查与处理;并根据疫情控制工作需要向本级人民 政府提出成立应急指挥部的建议。
三、响应及评估2
(一)、现场流行病学调查1一组织及实施 县级疾控机构在发现或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在24
小时内到达现场开展调查,及时采取相应预防、 控制措施,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向同级卫生局和市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根据需要,可请求上级 部门给予技术支持和指导。
要求以县为单位散发麻疹(麻疹疑似)病例调 查率达到100%。 暴发疫情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模或出现死亡 病例的市级疾控部门应参与调查; 疫情规模达到较大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病例的,省级疾控中心应 参与调查。
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的麻疹/风疹病例。
二、疫情发现与报告 5
(二)疫情的发现 1. 被动监测:
通过网络直报监测、麻疹监测系统、应急监测 和社会信息等渠道发现病例和疫情。 2.主动监测:
疾控中心和镇级预防保健单位,按照《预防接 种工作规范》的要求,每旬到辖区内相关医疗单 位进行麻疹疑似病例的主动监测。
身皮疹、咳嗽、结膜炎、口腔粘膜斑等为主要特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麻疹容易引起支气管肺炎、心肌炎、脑炎、亚急性硬
化性全脑炎等并发症,并且年龄越大,危害越严重。
在疫苗前时代,麻疹发病主要在婴幼儿,麻疹引起的
死亡率在传染病中占居首位。随着疫苗的广泛使用,
麻疹发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特别是低龄儿童发病得
到有效控制。但是近年麻疹发病有向大年龄组人群后
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生较 多的麻疹病例。
现阶段麻疹暴发定义为:以村、居委会、学校或 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10天内发生2例及以上 麻疹病例; 或以镇、街道为单位10天内发生5例 及以上麻疹病例。
二、疫情发现与报告 4
(一)相关定义3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 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
移的倾向。由于麻疹危害严重,我国已向世界卫生组
织承诺,到2012年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发病率在
1/100万以下)。
一、概(述二2)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
道传染病。以发热、全身皮疹为特征,常伴有结膜
炎、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由于全身症状一般较
轻,病程短,往往容易被忽视,但是近年来风疹暴
二、疫情发现与报告 6
(三)疫情报告 l、散发病例报告
在消除麻疹阶段,为提高报告及时性,应 采取最快的方式进行快速报告,城市必须在6小 时以内,农村必须在12小时以内报至县级疾控中 心,同时进行网络直报。
二 (、三疫)情疫情发报现告 与报告 7
2、事件报告-标准
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1周内,同一学校、 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 生10例及以上麻疹确诊病例。
二、疫情发现与报告1
(一)相关定义 (二)疫情发现 (三)疫情报告
二、疫情发现与报告 2
(一)相关定义1 麻疹/风疹疑似病例:
发热、出疹或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 症状之一者; (2+1/3); 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 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
二、疫情发现与报告 3
(一)相关定义2 2.麻疹/风疹疑似病例暴发:
(二)疫情报告
2.、事件报告- 时限和程序
获得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在2小时内以 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疾控机构报告。
疾控机构发现或接到麻疹暴发疫情后,应对信息进行审核, 确定真实性,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并立即报告同级卫生 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制机构。
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尽 快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如确认为实际发生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 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根据不同的级别,及时组 织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疫情发现与报告 10
(二)疫情报告 3、麻疹监测系统监测报告
除按上述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进行报告 外,还要通过麻疹/风疹疫情专报系统进行专门 报告。
三、响应及评估1
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组织人员开 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 同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发流行中重症病例屡有报导,而且如果孕妇孕早期
感染风疹,90%以上胎儿将会出现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唇腭裂、小头畸形、
耳聋、全身性骨病等疾病,严重的可以引起流产、
死胎。风疹是与麻疹非常相似的呼吸道传染病,二
者在临床上很难区分,只能通过实验室确诊,在传
染病疫情监测上,被视为麻疹的疑似病例。
三、响应及评估3
(一)、现场流行病学调查2—准备 按照预定相关应急调查计划(预案),调查单位
应迅速成立现场调查组,调查组成员一般包括流 行病学、临床、消毒、实验室及其它相关人员等。 根据疫情的规模和实际需要,携带必要的调查、 取证、采样设备、消杀器械、防护用品、预防性 药品和调查表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