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石桥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月考试题和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大石桥市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10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11-13题为多选题,每题3分,共29分。

1.生活中经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两个词语中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A.响度B.音调
C.音色D.频率
2.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3.营口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非常适合居住,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冰雪融化B.盛夏,露珠凝结
C.深秋,枫叶披霜D.严冬,雪花纷飞
4.用了多年的铅球,其表面磨损了一些,未发生变化的是铅球的()
A. 质量
B. 体积
C. 表面积
D. 密度
5.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白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白纸和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
A. 镜子比较暗,他发生了漫反射
B. 镜子比较亮,他发生了镜面反射。

C. 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漫发射
D. 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发射。

6.小明乘坐公交车上学,发现路边树木不停地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他自己
B.远处高山
C.公路路面
D.路边树木
7.小明站在平面镜前1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s后,他的像到他
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1.2m,像的大小不变
B.2.4m,像的大小不变
C.1.2m,像变小
D.2.4m,像变小
8.根据你对常见物理量的了解,下列符合实际的是
A.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KG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km/h
C.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0.18dm
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9.小亮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

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10.三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有部分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依次放入甲、乙、丙三个杯子中,水面恰好相平,则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ρ铜>ρ铁>ρ铝)
A.甲杯B.乙杯
C.丙杯D.原来装水一样多
11.下列实例中,可以减慢液体蒸发的是
A.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B.将篮球场上的积水用拖把摊开
C.把湿衣服晾晒在通风向阳的地方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C.用紫外线拍出的“热谱图”,有助于对疾病做出诊断
D.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可以看到用红外线来灭菌
13.小明经过平静的水面看到水里的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看到的“鱼”是虚像B.看到的“鱼”在真实的鱼的上方
C.看到的“鱼”比真实的鱼要短一些D.要用激光笔照射鱼要对准看到“鱼”的下方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1分。

14.许多人习惯将手机挂在胸前或睡觉时放在枕边,其实这样是不科学的,因为手机发射出的________会对人的心脏或大脑造成不良影响。

在接听电话时,我们很容易分辨出熟悉的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的。

15.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________(填“里面”或“外面”)蒙上一层白色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是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个过程是_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
的;雾气消除是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6.近视眼在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面”),需要配戴________透镜进行矫正.镜片分为玻璃镜片和树脂镜片两种,为了眼镜更加轻便,应选用________材质的镜片.(ρ玻璃=2.5×103kg/m3,ρ树脂=1.3×103kg/m3)
17.某旅游船在湖面上航行,小红坐在该旅游船的座位上。

如果以岸上的树木为参照物,游船是的;如果说小红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18.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长度是cm。

19.音乐会上,悦耳动听的小提琴声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个声音是通过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20.桥在河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而形成的,则桥和“倒影”的大小关系是。

21.小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照镜子,她向平面镜靠近了0.5m,则像离她的距离为________m,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22.如上右图所示,甲、乙两种相同体积的实心小球,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恰好平衡. 则甲、乙两种小球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密度之比是________。

三、作图题
23. 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a(经过光心)、b(经过焦点)两条入射光射向凸透镜,如图所示。

请画出两条入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下左图示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知识作出青蛙看到天空范围的光路图,并用阴影标出它看到的天空范围。

(3)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上右图中画出物体AB的像。

四、简答题
24.某同学将热水倒入到瓷杯中,盖上盖子,过了一会儿,拿开杯盖时,发现杯盖很热同时内部有一些水珠,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水珠形成的原因及杯盖热的原因。

五、计算题
25.驾车从大连到沈阳,如果轿车的平均速度为100km/h,需要时间为3.96h。

试求:(1)从大连到沈阳的路程?
(2)如果乘坐平均速度为220km/h的高铁列车从大连到沈阳,需要多长时间?
26.一捆铜线的质量是89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10﹣5m2,ρ铜=8.9×103kg/m3。

求:这捆铜线的长度?
六、实验探究题
27. 小林用一个较厚的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选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好处是便于确定________。

为了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2)如图甲点燃一根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左侧,人眼在玻璃板的________侧(选填“左”或“右”)正对玻璃板观察蜡烛的像,将另一根与之相同的蜡烛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移动该蜡烛,观察到与左侧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这表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 ,在白纸上记录下蜡烛和像的位置,将一个光屏放在右侧蜡烛的位置,光屏上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他多次更换左侧蜡烛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平面镜成像特点。

(3)小林从侧方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能看见两个形状相同的蜡烛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这是因为玻璃板的两个面对光都有________作用而形成的。

请你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发光点S通过M面所成的像Sˊ________(保留作图痕迹)。

28. 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____ ___
(2)纠正错误后,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 后停止读数。

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某次未记录,示数如图乙所示,填写缺失的温度________。

(4)由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________。

水沸腾时,烧杯中不断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________ (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
(5)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判断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 标准大气压
(6)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________
29.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时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实验中,可供选择的其器材有:凸透镜甲(f=10cm)、凸透镜乙(f=5cm)、光具座、光屏、蜡烛等。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同学选用凸透镜甲进行探究,调整器材高
度时,应(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

调整好器材高度后,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较远处,然后逐渐靠近凸透镜,观察蜡烛在不同位置时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通过探究发现: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条件是;凸透镜成虚像的条件是。

(2)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光屏上的像(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出于好奇把凸透镜甲(f=10cm)换成凸透镜乙(f=5cm),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若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

30. 酱油是咸的,小明猜想酱油密度一定比水的密度大,于是他和小亮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测量酱油的密度.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
在________ 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 (选填“右”或“左”)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得酱油密度会________ 。

(填“偏大”或“偏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CADC 6-10ABDBA 11.AD 12.AD 13.AB
二、填空题
14、电磁波;音色
15、里面;液化;放;汽化
16、前面;凹;树脂
17、运动;座位
18、1mm;4、20
19、琴弦;空气
20、反射;相等
21、3;不变
22、2∶1;2∶1
三、作图题
四、简答题
24.热水蒸发出大量高温水蒸气,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杯盖,降温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杯盖内侧。

水蒸气液化放热,液化成的水珠和水蒸气放热,杯盖吸热温度升高。

五、实验题
25.
(1)大连到沈阳的路程是396km
(2)如果乘坐高铁从大连到沈阳,要用1.8h
26.500米
六、计算题
27.
(1)像的位置;刻度尺
(2)左;不点燃;相等;虚(3)反射;
28.
(1)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杯底
(2)96 (3)略
(4)持续吸热,温度不变;小水滴
(5)低于(6)减少杯中水的质量
29.
(1)点燃;f<u<2f ;u<f(用符号、文字表述都可)
(2)向上;将凸透镜向下移动适当的距离(或将光屏向上移动适当的距离)(3)把蜡烛向凸透镜移动适当的距离
30.
(1)标尺左端的0刻线;左
(2)45;1.125×103 (3)偏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