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说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说课稿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说课稿
一、说教材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全诗共五个小节,分两部分:一、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
二、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们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
二、说目标
1、学习、理解、运用生字、新词。
2、通过反复朗读,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其中2、3两个目标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第2个目标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则是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
1、紧扣“春天”,激发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注意情感体验,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在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当中,我紧紧抓住了“享受春天”──“春天幻灭”──“再享春天”这一情感主线激发学生憎恶战争,希望和平的情感。
先让学生学习改编的诗歌《享受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再学习课文1~4小节体会战争的残酷,最后,在学生观看一组处于战火中的儿童的照片后激发学生说出心中的希望,停止战争,还孩子一片纯净的天空。
2、“读悟”为主,促进内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因此,在设计中,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通过读书有所感悟,通过感悟促进内化。
四、说教学流程。
1、课前谈话。
(1)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
(2)猜猜老师最喜欢的季节。
【这一环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通过师生互动,唤起学生对幸福生活的回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2、引入新课。
(1)每一个季节都是多姿多彩的,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天我们先来回忆春天里的快乐。
(板书:春天)
(2)学生说说春天里自己最快乐的事。
3、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过渡:在春天里我们可以放风筝、赏花、踏青……多么快乐,今天老师邀请大家来到春天的花园,这里群芳吐艳。
你们发现了吗,每朵花上都有一个生字,你认识它们吗?
【这一设计,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情境,使识字教学与上下两个环节的气氛融为一体。
】
(2)检查预习情况。
A、指名说说每个字的读音、结构、部首,并给每个字组两个词语。
(相机指导)
【考虑到学生对蜥蜴比较陌生,在说到蜥字时,利用多媒体出示蜥蜴、巨蜥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开阔学生的眼界。
】
B、开火车读字。
C、谁能把这些字全读对,指名读。
4、享受春天。
(1)过渡:我们回忆了春天里的快乐,又认识了那么多生字,多么有成就感啊!现在老师现送给你们一首小诗《享受春天》。
(板书:享受)出示一首小诗《享受春天》
蔚蓝的大海,是海鸥们的乐园;
金黄色的沙漠,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蓝得发黑的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
绿茵茵的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我们尽情享受春天。
(2)自己读读这首小诗,读准字音、把句子读流畅。
思考:这首诗写了哪几处景物?(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大海、沙漠、夜空、草地)
(3)说说这几处景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可以用诗中的语句,也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
)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A、指名朗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B、教师根据大家的意见,范读诗歌。
注意表情、神态、语速和语调。
C、学生练习朗读,认为老师读得好的可以模仿,认为老师没注意到的地方加以改进。
D、向老师挑战。
(5)总结学法:读读——想想——说说——读读。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享受春天的幸福和快乐,也为下文体会战争的残酷,不能享受春天的遗憾奠定了情感对比的基础。
】
5、春天幻灭
(1)过渡: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这些美好的景物,多么幸福啊!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生命。
在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在学习上一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我们对近十年来发生的战争有了一定了解。
今天,老师要为大家播放一段伊拉克战争的录像。
边看边思考:战争是的。
战争给带来了。
(2)学生观看录像,自由发言。
【学生在学习本组教材,尤其是上一课时,搜集了大量资料,这一次通过观看战争的录像,学生更能感受到战争强大的破坏力以及带给人类的伤害,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从而憎恶战争的情感早已悄然萌发!】
(3)过渡:战争使大地变得满目疮痍,使从们生活在痛苦与恐惧之中,因此《享受春天》这首诗的内容也发生了改变。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学诗的1—4小节。
(重现学习方法:读读——想想——说说——读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这一环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线。
】
(4)出示自学提示:
A、自由朗读,说说: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变成了什么样?
B、比较这四小节诗,找出相同之处,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来。
C、选择其中一小节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5)汇报。
A、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变成了什么样?
B、讨论:诗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汇报过程中,学生会很自然地说到“这四节诗中,都出现了这一句话:这究竟是为什么”,这是本诗理解的一个难点,在本课的课文导读中也出现了这个问题,因此设计了学生讨论的环节。
】
C、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老师相机指导,重点指导这四句“这究竟是为什么?”读出不同的语气。
(疑惑、悲愤、控诉、抗议)
【允许学生用多种读法来表达情感,真正使朗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
6、再享春天
(1)出示战争中儿童的图片,教师配乐讲解。
【这一组照片是战争中儿童的缩影,教师在搜集图片中,一次次潸然泪下,相信这些照片以及老师激情澎湃的朗诵再加上背景音乐的渲染,一定能震撼学生的心灵。
这时学生的情感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自然地流露出希望战争停止,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春天的美好心愿。
】
(2)教师问: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些什么?(学生回答,师板书:祈盼和平)(3)学生激情齐读最后一小节。
(4)小结:只要“和平之神”永驻人间,全世界的孩子都能拥有平稳的课桌,洁白的教室,就能在鲜花中读书……(板书:课桌、教室、鲜花……)就能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7、揭示课题:板书:和我们一样
8、课堂拓展。
1、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2、1986年9月25日,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共聚美国纽约,共同签定了《儿童和平条约》。
(课件出示)这条约表达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是全世界儿童至真至纯的心一起跳动的声音。
自由读——重点段落齐读
3、小结:有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有这么多人美好的祝愿,这些处于战火中的孩子,总有一天会摆脱战争,所有美好的东西也一定会属于他们。
9、作业超市(三选一)
1、上了这堂课你有什么想说的,请你把它写下来。
2、给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写一封信。
3、给生活在战火中的孩子写一封信。
【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促进学生对战争的多元理解,让维护和平的信念一直贯穿下去,融入学生的内心。
】
五、说板书设计。
20*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大海祈课桌
沙漠盼教室
夜空和鲜花
草地平……
本板书是课文内容的精华,布局合理,简洁,突出课文的重点,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目了然。
六、说感悟。
在设计了这堂课之后,我深有感触。
语文教学就是一条情感奔流的河,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畅漾其中,扬起属于自己的浪花。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和文本交流、对话,撞击出思想的火花,形成自己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