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
施
摘要:目的:分析正常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方法:将本院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正常分娩产后出血患者纳入研究并设定为研
究样本,纳入研究样本例数为60例,参照单双号分方法将这60例产后出血患者
做分组处理,分析其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并分别给予常规组的30例患者常规
护理以研究组的30例患者针对性护理,之后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
质量等指标设定为评价标准。
结果:护理满意度的结果对比中,研究组患者的总
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生活质量的结果对比中,研究组患者的指
标评分较高(P<0.05)。
结论:对于正常分娩产后出血患者来说,应采用针对
性护理干预,这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正常分娩;产后出血;原因分析;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是指在胎儿娩出后的24小时之内患者的出血量超过500ml的情况,该病属于妇产科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同时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于正常分娩产后出血产妇来说,首先要分析其发生产后出血的具体原因,
并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1-2]。
为了探究正常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及
护理措施,本次研究选取了6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设定为时间选取范围,将本院收治的正
常分娩产后出血患者设定为研究样本,总计60例,将这60例正常分娩产后出血
患者按照单双号分方法分成两个独立小组。
被划分至常规组的患者总计30例,
其年龄范围在23-37岁之间,年龄均值为(30.34±1.25)岁,被划分至研究组
的患者总计30例,其年龄范围在22-36岁之间,年龄均值为(30.25±1.27)岁,两组正常分娩产后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患者正常分娩24h内出现产后出血;(2)患者对本次研究
的具体内容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
排除标准:(1)患者伴有诱发子宫出血的妇科疾病;(2)患者对医护人员
的操作不配合。
1.2方法
1.2.1原因分析
通过对本次研究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因素进行分析可知,导致其发生产后出
血的原因主要包括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
1.2.2护理措施
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止血干预、病情监测以及生活
饮食指导等。
研究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1)分娩前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
对其开展健康宣教,对产妇的产检情况、孕期情况以及全身情况进行了解评估,
并对其可致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做好预防干预。
根据患者之间的差
异为其选择不同健康宣教方式,如针对妊娠高血压患者需告知其自数胎动以及间
隙吸氧的方法与意义,针对胎膜早破的患者须告知其保持外因清洁、抬高臀部以
及卧床的重要性。
(2)分娩期间护理:患者在进行分娩期间护理人员需全程陪同,这有助于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同时还需利用宫缩间歇时间鼓励患者休息与进食,从而能够以饱满的精力与体力来面对分娩,分娩期间还需给予产妇呼吸指导
以及放松指导。
(3)分娩后护理:分娩完成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阴道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以及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如患者发生不适需及时进行对症
处理,当其出血较急且血量较多时极易导致休克,因此需为其建立静脉通道,提
升输液速度,对低血压情况加以纠正。
给予患者吸氧干预,同时对出血是否存在
血凝块以及颜色进行观察。
1.3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对比。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0.0处理相关数据资料,t和X2检验组间数据,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详情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例
数
非常满
意
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
(%)
研究组
3
26
(86.67)
2
(6.67)
2
(6.67)
28
(93.33)
常规组
3
19
(63.33)
2
(6.67)
9
(30.00)
21
(70.00)
χ2值---- 5.454 P值----0.019 2.2组间生活质量对比,详情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例
数
躯体健康日常生活心理健康社会功能
护理前
护
理后
护
理前
护
理后
护
理前
护
理后
护
理前
护
理后
研究
组3
52
.32±1
.24
77
.56±1
.52
58
.22±1
.32
74
.34±1
.22
54
.12±1
.23
77
.32±1
.25
55
.35±1
.13
72
.64±1
.25
常
规组
3
52
.24±1
.25
63
.76±1
.44
58
.13±1
.24
64
.25±1
.13
54
.13±1
.32
63
.23±1
.21
55
.43±1
.33
61
.31±1
.24
t
值
-0.
248
36
.099
0.
272
33
.233
0.
030
44
.360
0.
251
35
.245 P
值
-0.
804
0.
000
0.
786
0.
000
0.
975
0.
000
0.
802
0.
000 3、讨论
产后出血属于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病率及致死率较高,一旦
患病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及威胁。
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导致正常分娩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因素较多,其中常见的包括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这与本次研究中的结果相吻合,由此可见,这些因素是导致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3-4]。
对于正常分娩产后出血患者来说,首先要对产后出血进行预防干预,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并在出血后及时进行止血处理,以免发生出血性休克,或因出血导致其抵抗力降低,从而诱发产褥感染,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还会威胁患者的生
命安全。
现阶段,临床上针对正常分娩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主要以针对性护理干预为主,针对性护理属于一种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的特点在于具有针对性,对于正常分娩产后出血患者来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根据导致其发生产后出血的具体因素来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这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同时这种护理模式还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6]。
本次研究对比结果显示,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研究组中,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同时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也得到较大提升,这说明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于正常分娩产后出血患者来说,应采用针对性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其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禹改君.系统性护理在减少高危妊娠孕产妇产后出血中的作用[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22,35(04):298-299.
[2]许妍.临床护理干预对子宫收缩乏力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36):50-53.
[3]温筱芬.阴道分娩产妇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对孕妇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35):183-186.
[4]郭杰,董慧,张晓孟,等.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及减少出血量研究[J].生命科学仪器,2022,20(Z1):100.
[5]叶芳.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33):125-127.
[6]王娜.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抢救措施[J].中国医药指
南,2019,17(0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