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奉贤区推进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奉贤区推进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0.11.16
•【字号】
•【施行日期】2020.11.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
正文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奉贤区推进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区政府有关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奉贤区推进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2020年11月16日
奉贤区推进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本市推进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办〔2020〕27号)要求,现就本区推进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展智慧气象服务,赋能“一网统管”工作,为奉贤建设“新片区西部门户、南上海城市中心、长三角独立新城”提供更优质的气象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需求引领。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重提高城市智慧服务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画好气象服务工笔画。
2.坚持开放共享、融入发展。
推动智慧气象服务融入城市运行管理、应急处置和综合治理体系,实现城市气象服务与城市运行管理的深度融合。
3.坚持科技主导、创新发展。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挖掘大数据的潜力,利用创新发展的原生动力,提升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科技内涵。
(三)主要目标
力争通过3-5年,全面提升智慧气象的精细化、精准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
实现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精细到街镇,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覆盖到重点单位,智慧气象服务覆盖到基层社区和城市网格,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全覆盖。
建设气象先知系统,全面接入城运系统,提供事先有气象风险预警、事前有预防措施预案启动、事中有联动响应、事后有保险理赔和效益评估的全程气象保障。
充分发挥气象先知系统赋能“一网统管”的基础性、前瞻性功能,促进奉贤城市精细化管理实现从事中事后为重点的应急管理向事前预知预判为重点的精准预防管理升级,有效降低气象灾害对奉贤区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更好地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城市安全运行提供气象保障和支撑。
二、提升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管理重点领域的服务能力
(一)智慧气象保障智慧防汛
气象、应急、水务部门加强城市内涝气象风险监测预警,建立重点区域的暴雨
内涝影响评估模型,为实现风险预警、精准治理和智慧防汛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建立气象与应急、水务等部门的暴雨内涝和城市排水风险预警联动工作机制,自动推送风险预警信息,提高城市积水应急处置效率。
(牵头部门:区应急管理局、区水务局、区气象局,配合部门:各街镇、开发区、头桥集团)
(二)智慧气象保障城市交通
完善交通气象监测网建设,加强高速公路沿线和沿江沿海区域气象监测网络建设,基于“雪亮工程”共享视频资源和图像识别技术,拓展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实现大风、大雾、道路结冰智能监测。
加强交通气象保障,针对低能见度、道路结冰、路面湿滑等交通气象风险,开展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
(牵头部门:区交通委、区公安分局、区气象局)
(三)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网格化管理
加强面向网格化管理的精细化气象服务,通过“一网统管”城运系统,将智能网格预报用于城市生命体征指标、各类智慧应用场景。
依托街镇级城运平台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和风险预警发布,辅助责任网格各类人员力量上报、处置问题事件,应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基于气象的城市运行管理预测预警模型,在城运系统中提供多维度、插件式服务。
(牵头部门:区城运中心、区气象局,配合部门:各街镇、开发区、头桥集团)
(四)智慧气象保障城市建设
建立灾害性天气敏感条件阈值体系,综合分析灾害性天气对建设工程领域的影响,建设灾害性天气建设工程应用场景,按需提供气象服务保障,重点为深基坑开挖、高空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提供精细化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切实加强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
(牵头部门:区建设管理委、区气象局)
(五)智慧气象保障智慧旅游
加强与文旅相关部门合作,开发主要景区实况、预报、预警等旅游气象荐游产
品。
加强气象精细化服务,重点保障国际摩托车世界锦标赛、菜花节等重大活动。
融入旅游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宽旅游气象服务覆盖面,为创建奉贤文化旅游新地标提供高品质气象服务。
(牵头部门:区文化旅游局、区气象局)
(六)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建立重污染天气联合预警机制,增强“水天一色”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气象服务能力。
针对区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提升气象应急服务保障能力。
保障国家生态园林城区创建工作,开展热岛效应强度指标评估。
开展典型区域气象生态效益评价,打造具有奉贤特色的生态气象环境品牌。
(牵头部门:区生态环境局、区绿化市容局、区气象局)
(七)智慧气象保障都市农业
建设完善都市现代农业气象监测网络,加强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直通式气象服务。
建设“一本账、一张图、一张网、一把尺、一队伍、一平台”的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
气象与农业部门联合推进农作物气象指数保险工作,打造乡村振兴气象服务示范点,保障智慧农业发展。
(牵头部门:区农业农村委、区气象局)(八)气象金融合作保障城市安全
深化保险和气象合作机制,借鉴黄浦区巨灾保险模式经验,为保险公司和巨灾保险试点区域相关部门提供覆盖事前、事中、事后阶段的专属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切实发挥气象与保险联合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风险转移作用。
(牵头部门:区金融办,配合部门:区气象局、各街镇、开发区、头桥集团)
(九)智慧气象保障城市健康生活
加强气象、卫生健康、生态环境部门合作,以极端天气、复合污染对健康影响和健康防护为重点,针对影响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联合为幼托机构、养老机构、特定易感人群开展健康气象服务。
(牵头部门: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区气象局,配合部门:区生态环境局)
(十)智慧预警发布保障城市安全
加强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设,运用前沿技术,建设与预警管理部门标准化对接的预警信息共享发布平台、与公共发布渠道对接的智能化发布渠道,为政府决策部署、部门应急联动、社会公众防灾避灾提供支撑,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牵头部门:区应急管理局、区气象局,配合部门:各街镇、开发区、头桥集团)(十一)智慧气象保障基层社区安全
利用社区内公共信息发布资源,面向基层社区开展天气信息的精准智能推送,为基层社区气象灾害防御和公众安全出行自动推送针对性服务产品。
依托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健全基层社区气象灾害风险防控体系。
(牵头部门:区应急管理局、区气象局,配合部门:区民政局、各街镇、开发区、头桥集团)
三、提升智慧气象服务智能化水平
(一)建设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先知系统
城市精细化管理气象先知系统是“一网统管\"工作的重要支撑,结合智能气象插件建设,提供任意点天气预报和实况,以及城市运行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产品,为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不同场景提供智慧应用。
城市精细化管理气象先知系统将气象数据与城市管理事件数据深度融合,建立气象要素对城市运行管理事件的影响模型,通过预测天气变化,推导城市运行应变量的变化,采取事先预防的措施,努力实现事未发、人先知、管在事先、防于未然。
(牵头部门:区城运中心、区气象局,配合部门:相关委办局、各街镇、开发区、头桥集团)
(二)提高城市智慧气象感知能力
加强气象高影响区域和高敏感行业的监测能力。
完善交通气象监测网建设,加强高速公路沿线和沿江沿海区域气象监测网络建设,利用“雪亮工程”共享视频资源和图像识别技术,拓展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实现大风、大雾、道路结冰智能监测。
建立覆盖乡村旅游公园(郊野公园)、乡村振兴示范村、观光农业旅游基地及
绿色田园先行区等的都市农业气象物联网,加强对农作物生长环境、农业气象灾害、农业设施环境的监测。
发挥智能电线杆“一杆多用”功能,在智能电线杆上加装气象传感器设备,实时收集传送城市气象运行体征感知数据。
利用汽车厂商社会资源,开展智能汽车气象感知。
(牵头部门:区气象局,配合部门:区信息委、区公安分局、区交通委、区农业农村委)
(三)开展精细化城市运行气象风险普查
结合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开展针对住建、交通、防汛等城市运行重要领域的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普查工作,掌握主要气象灾害类型、气象致灾因子及相关要素和城市运行气象服务用户需求情况等,建立基于重点领域的城市运行气象风险信息数据库。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服务和管理,压实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主体责任。
(牵头部门:区应急管理局、区气象局,配合部门: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文旅局、区建管委等相关委办局)
(四)加强智慧气象服务计算和数据支撑能力
区政务数据管理中心通过区电子政务云、区大数据资源平台为区气象局开展智慧气象服务提供计算能力、存储资源、数据共享支撑,推动气象数据和相关部门数据共享融合,与城市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民生服务等平台对接。
(牵头部门:区政务数据管理中心,配合部门:区气象局)
四、保障措施
(一)深化区局合作,实现齐抓共管
深化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市气象局区局合作,加强对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区政府将气象先知系统纳入城运系统进行统一部署、统一支持,信息委、防汛、公安、建设交通、环保、文旅、卫健等部门加强对本领域气象保障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指导,加强数据共享应用。
区级财政配合做好城市精细化管理保障工作。
区气象局加强与上海市气象局中心气象台、灾防中心、
遥感生态中心、信息中心等业务单位的技术合作。
通过深化市区相关部门合作,形成气象与各相关部门共同推进、齐抓共管的格局,进一步提升本区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合力。
(二)明确组织分工,保障工作推进
做好顶层设计。
奉贤区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确定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督办各部门的工作任务。
创建工作机制。
奉贤区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成立工作协调组,信息委和气象局分管领导为协调组组长,城运中心和区数据管理中心分管领导为协调组副组长,相关委办局、街镇、开发区、头桥集团分管领导为协调组成员,整体负责本区气象保障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的推进,协调组各成员单位指定专职人员负责具体落实。
建立例会制度。
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召开专题研讨会,听取协调组工作汇报,监督检查工作进度,协调解决存在问题。
协调组按照进度要求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对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建设中涉及的数据、系统、管理等交叉问题进行协调解决,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三)加强标准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立足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进一步细化相关部门在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职能,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进一步强化管理措施,逐步建立智慧气象精细化管理标准体系,不断为基于气象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标尺和依据。
探索开展智慧气象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示范试点,为智慧气象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