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科学探究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
[考点剖析]
科学探究题用来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
科学探究题命题趋势是将化学学科核心知识和热点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现代科技紧密结合起来。
此类试题是中考中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能力要求最高的一类试题。
题型主要有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
[考例精析]
一、要在已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和大胆的做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
例1. 小青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预先在集气瓶底装有少量水。
实验过程中她联想到老师介绍过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于是想了解燃烧后集气瓶底部残留的“水”是否也呈酸性。
她取“水”多次测其pH,发现其pH始终小于7并逐渐减小,直至稳定在pH=4,证明集气瓶底残留液呈酸性。
随后小青想进一步了解该残留液是否具有酸的通性,请你与她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残留液还能与什么物质反应呢?
[猜想] ;
[设计方案]请你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二、根据试题的要求、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化学探究性实验
例2.小明是爱动脑筋的小男孩,学习了化学后,他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化学。
于是,他喜欢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出一些问题,用学过的知识去探究、解决。
今天学习了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后,他就想:我们家里的燃料-----液化石油气,它的成分是什么?它到底含有哪些元素呢?他就在家中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探究,请你帮助他一起完成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 判断家用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
[猜想] ①只含有碳元素;②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③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方案设计]
(1)证明含有碳元素存在的实验方案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含有氢元素存在的实验方案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分析](3)为什么不能判断液化石油气含有氧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4)由上述实验,你认为猜想中_____ 结论是正确的。
三、要善于对实验所得出的事实证据通过对比、归纳等方式进行处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并由此解释化学现象,说明问题
例3. (07湖北)某研究小组对用H 2O 2分解生成H 2O 和O 2的实验条件进行探究。
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 往盛有5 mL 5 % H 2O 2溶液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
② 往盛有5 mL w % H 2O 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 g MnO 2,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③ 往盛有5 mL w % H 2O 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 g Fe 2O 3,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④ 经检验,②、③ 中反应后试管中仍分别含有a g MnO 2和a g Fe 2O 3。
..........
对溶液浓度....、催化剂的种类......
等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
下表选取了部分实验数据:用足量等体积H 2O 2溶液制取相同体积O 2所需的时间
浓度
时间(min )
条件
30% H 2O 2 15% H 2O 2 5% H 2O 2
加入a g MnO 2
0.2 0.8 2.0 加入a g Fe 2O 3
7.0 9.0 16.0
四、要会对简单的化学实验探究方案的优劣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例4.(07连云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某化工厂化验室排出的废水感兴趣,并对其进行了探究:
[调查获悉] 废水中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银
问题:(1)MnO 2、Fe 2O 3在上述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 ②、③ 中H 2O 2的浓度(w %)以___________为宜。
问题:(3)从上表中能得出哪些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含硝酸亚铁的溶液呈浅绿色
[实验目的] 探究用锌从废水中最大程度地回收金属银的方法;探究锌和废水中硝酸亚铁、
硝酸银的反应顺序。
[实验用品] 废水、所需化学试剂及相关的仪器、用品
[设计方案] 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发现问题]小组成员分别进行实验,在得到固体甲的同
时发现:有些同学得到无色溶液乙,有些同学得到深浅不同的浅绿色溶液乙,小丹同学提出问题:哪种结果能最大程度地回收金属银呢?锌与废水中哪种物质先反应呢?
[讨论分析]小军同学认为:这个问题必须通过探究溶液乙或固体甲的组成才能回答,此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赞同,经研究,他们决定探究溶液乙。
于是他们分成两小组,第一组对无色溶液进行探究,第二组对浅绿色溶液进行探究:
(1) 首先他们对溶液乙中的溶质作出了多种猜想:
第一组:①溶质为 Zn(NO 3)2 ②溶质为 Zn(NO 3)2 、AgNO 3
第二组:③溶质为 Fe(NO 3)2和 ④溶质为 Fe(NO 3)2 、 和
(2)小悦同学思考后指出:“通过实验或推理,都能排除第一组同学提出的猜想②,从而确立猜想①是合理的”,请你叙述其推理过程。
(3)第二组同学经过向不同的浅绿色溶液中加入一种试剂,观察实验现象后得出结论,使③④两种猜想都得以验证。
请你参与到实验操作过程中并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乙溶液于试管中,
,观察。
若 则是 , 若 则是 。
[交流后得出结论]
(4)当反应后溶液呈无色,溶质为 或当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溶质为 和 时,能最大程度地回收金属银。
通过探究,同学们认为:“使用过量的锌,过过滤 过滤 废水样品 固体甲 溶液乙 加入一定量的锌粉 加入适量稀硫酸酸
固体银
(反应中其他生成物已略去)
滤后得无色溶液”是方便、快捷并确保最大程度地回收金属银的一种方法。
经过观察和思考,同学们还得出了 Zn先和废水中反应,再和反应的结论。
[探究后反思](5)老师评价:这种方法虽然方便、快捷,但也有不足,请你指出它的不足。
[中考热身]
1.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有一瓶失落标签的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也可能是氢氧化钙。
白色粉末是哪种物质呢?请你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我的猜想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2. 小兵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严重破损(如右
图所示)。
老师告诉他,这瓶试剂可能是硫酸、硫酸钠、硫酸镁溶液中的一种。
小兵
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物质H2SO4Na2SO4MgSO4
溶解度/g 与水任意比互溶19.0 39.0
小兵同学根据上述信息.分析认为此溶液一定不是溶液。
为确定其成分,该同学对此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假设】该溶液可能是。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3.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把氢氧化钠的片状固体放在表面皿中,离开实验室。
三天后进行观察。
发现问题:三天后片状固体变成白色粉末状固体了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固体物质是什么?”
建立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请你来完成以下实验,把相关内容填写在表格中。
实验方法及操作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结论
反思与应用:我们学过的哪些物质还具有这样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
4、家中烧开水的铝壶和盛放开水的暖瓶,使用时间长了易结水垢(如图)。
因为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其中碳酸氢钙[Ca(HCO 3)2] ,受热易分解,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一种难溶性的化合物,它是水垢的成分之一。
【观察与问题】 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另外两种生成物质是什么?
【假设与预测】 ①鸿鸿认为生成物中的固体可能是碳酸钙。
②我认为生成物中的气体可能是 。
【实验与事实】 依据猜想我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猜想正确应该的实验现象 验证猜想的①方案
取少量水垢于试管,滴加稀盐酸, 在试管口用燃烧着木条检验
验证猜想②的方案
取少量硬水于试管并加热,将生成气
体通入 中
5、已知在溶液中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现实验室中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也可能是氧化钙或氢氧化钙。
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你按要求帮助完成探究活动。
⑴ 提出假设:假设①碳酸钠
假设② 氧化钙
假设③ 氢氧化钙
⑵ 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分析进行判断并填空: ⑶ 实验后思考:假定这包白色粉末是混有少量氧化钙的碳酸钠粉末,将混合物溶于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
假设 设计的相关实验操作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假设是否成立 ①
取一定量粉末加入稀盐酸 没有气体产生 _______________ ②
取一定量粉末溶于水 溶液浑浊且温度升高 _______________ ③
取一定量粉末溶于水,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通入二氧化碳 没有沉淀产生 _______________
离,分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再将分离后的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