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协管日常巡查制度范文(二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监督协管日常巡查制度范文
一、引言
卫生监督协管日常巡查制度是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强化卫生监督,提高卫生管理水平而制定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卫生监督协管人员的日常巡查工作,确保其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对各类卫生场所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
二、巡查范围
根据卫生监督法和相关法规规定,卫生监督协管人员应对以下场所进行巡查:
1.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包括食品生产企业、餐饮服务单位、批发市场等;
2. 卫生室和医疗机构:包括各类医院、诊所、药店等;
3. 公共场所:包括学校、幼儿园、公共浴室等;
4. 个人卫生场所:包括公共厕所、个人住宅等。
三、巡查内容
卫生监督协管人员在巡查时应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查:
1. 卫生设施和环境:包括是否存在卫生死角、设施设备是否完善、环境是否清洁等;
2. 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储存、加工、销售环节是否符合卫生要求、食品安全培训情况等;
3. 医疗卫生质量:包括医疗设备是否合格、医生、护士是否按规范操作等;
4. 公共场所卫生:包括公共场所的清洁状况、垃圾处理情况等;
5. 个人卫生:包括个人卫生习惯是否良好、个人住宅卫生情况等。
四、巡查流程
1. 提前准备:卫生监督协管人员在巡查前需提前准备必要的工作用品和资料;
2. 巡查前培训:巡查前,卫生监督协管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巡查培训,熟悉巡查内容和要求;
3. 巡查准备:到达巡查地点后,卫生监督协管人员应与相关责任人进行沟通,了解基本情况;
4. 开展巡查:根据巡查内容,卫生监督协管人员对巡查场所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5. 记录和报告:卫生监督协管人员应将每次巡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改进措施;
6. 教育和宣传:针对存在的问题,卫生监督协管人员应加强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被监督单位的卫生意识;
7. 定期检查:卫生监督协管人员应定期对巡查过的场所进行再次检查,确保问题的整改落实。
五、巡查记录
卫生监督协管人员应以规范的形式记录巡查情况,包括以下内容:
1. 巡查时间和地点;
2. 巡查人员的姓名和职务;
3. 巡查内容和检查情况;
4.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改进措施;
5. 被巡查单位的整改情况。
六、制度宣导
卫生监督协管人员应加强制度宣导工作,确保被监督单位和职工了解本制度的要求和意义。
宣导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卫生监督协管人员的权责和工作流程;
2. 被监督单位的合作义务和整改期限;
3. 监督结果的公示和问责制度。
七、效果评估
卫生监督协管日常巡查制度的实施效果应定期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 定期召开评估会议,听取相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 进行随机调查,了解公众对巡查工作的满意度;
3. 对巡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巡查工作的成效。
八、结语
卫生监督协管日常巡查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卫生监督的效果,保障公众健康。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该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确保其有效运行。
同时,也需要卫生监督协管人员不断学习、提高素质,提高巡查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好的卫生服务。
卫生监督协管日常巡查制度范文(二)
1. 目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卫生监督协管日常巡查工作,以确保卫生安全和公共卫生秩序,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卫生监督协管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中的行为和操作。
3. 巡查内容
3.1 食品安全巡查
3.1.1 检查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是否有效,是否按照要求进行经营。
3.1.2 检查食品销售场所的卫生状况,包括食品储存、陈列、保管等环节。
3.1.3 检查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和操作规范是否符合要求。
3.1.4 检查食品供应者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保证食品安全。
3.1.5 检查食品标签、标识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3.2 环境卫生巡查
3.2.1 检查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状况,包括公厕、垃圾箱、道路、公园等。
3.2.2 检查居民小区的环境卫生状况,包括楼道、垃圾分类等。
3.2.3 检查商业场所的环境卫生状况,包括商场、超市、饭店等。
3.3 医疗卫生巡查
3.3.1 检查医疗机构的卫生状况,包括手术室、病房、门诊等。
3.3.2 检查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包括储存、处置等。
3.3.3 检查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运行情况,包括消毒、保养等。
3.3.4 检查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3.5 检查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4. 巡查程序
4.1 制定巡查路线和时间安排,确保巡查覆盖面广、时效性强。
4.2 在巡查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巡查对象的情况,熟悉巡查标准和要求。
4.3 巡查过程中,认真记录巡查情况,包括问题发现、处理意见等。
4.4 巡查结束后,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巡查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4.5 处理巡查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进行整改和追责,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5. 巡查要求
5.1 巡查人员应持有效证件,依法执行巡查任务。
5.2 巡查人员应保持职业操守,不得收受贿赂或违反职业道德。
5.3 巡查人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巡查。
5.4 巡查人员应自觉接受监督,确保巡查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6. 巡查效果评估
6.1 定期对巡查工作进行评估,包括巡查范围、巡查频次、巡查结果等。
6.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巡查工作的重点和改进措施。
6.3 对巡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汇报给上级主管部门。
7. 处罚措施
7.1 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和处理。
7.2 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督促其整改。
7.3 对巡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可以采取警示、约谈、通报等方式进行公开曝光。
8. 改进措施
8.1 定期开展培训,提升巡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
8.2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形成合力,提高巡查效果。
8.3 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卫生素养。
9. 监督机制
9.1 成立巡查监督小组,对巡查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9.2 推行巡查结果公开制度,接受公众的监督和评价。
9.3 定期对巡查工作进行督查,检查巡查记录和巡查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以上制度范本为卫生监督协管日常巡查制度,旨在规范协管人员的巡查工作,确保卫生安全和公共卫生秩序的维护。
巡查内容包括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和医疗卫生等方面,巡查程序要求科学严谨,巡查人员要求遵守职业操守和法律法规。
巡查效果评估和监督机制确保巡查工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同时,制定改进措施提高巡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