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学生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指定微粒的数目不相等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
B.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
C.同温、同压、同体积的14CO和NO含有的质量数
D.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
2.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7.8 g Na2O2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2N A
B.7.8 g Na2S与Na2O2的混合物,含离子总数为0.3N A
C.7.8 g Na2O2与足量的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0.2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7.8 g Na2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甲烷中含有10N A个质子
B.27 g铝被完全氧化成氧化铝,失去2N A个电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苯含有N A个C6H6分子
D.常温常压下,28 g乙烯含有2N A个碳碳双键
4.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7 g NH3和18 g H2O中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 A
B.2 L 1.5 mol·L-1乙酸钠溶液中含有的CH3COO-为3N A
C.标准状况下,5.6 L NO2溶于足量水中,完全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0.75N A D.向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O与1 mol NO2,容器中的分子总数为3N A 5.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甲苯含碳碳双键的数目为3N A
B.56 g纯铁粉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的分子数为N A
C.25 ℃,1 L 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为0.2N A
D.标准状况下,11.2 L一氯甲烷含共价键的数目为2N A
6.
如图,抽去右图所示装置中的玻璃片,使两种气本充分反应(整个过程中认为装置气密性良好),等温度恢复到原来温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瓶内压强是反应前的1
10
B.装置中氢元素的总质量为0.42 g
C.生成物的分子数目为0.01N A
D.反应结束后,两个集气瓶很容易分开
7.取100 mL 0.3 mol·L-1的硫酸溶液和300 mL 0.25 mol·L-1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至500 mL,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21 mol·L-1B.0.42 mol·L-1
C.0.56 mol·L-1D.0.26 mol·L-1
8.实验室常用98%(ρ=1.84 g·mL-1)的浓H2SO4配制1:4的稀H2SO4,此稀H2SO4的密度为1.23 g·mL -1,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
A.4.6 mol·L-1B.5.7 mol·L-1
C.3.88 mol·L-1D.18.4 mol·L-1
9.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气态化合物V L(标准状况),溶于m g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w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密度为ρg·cm-3。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M=22.4mw -w V
B.物质的量浓度c=1 000ρV
MV+22.4m
C.溶液的质量分数w=MV
22.4m
D.溶液密度ρ=cM
1 000w
10.下列有关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B.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 g NaCl
C.用100 mL的量筒量取5.2 mL的盐酸
D.用浓盐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量取浓盐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11.3 g镁铝合金与100 mL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无水硫酸盐17.4 g,则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 mol·L-1B.1.5 mol·L-1
C.2 mol·L-1D.2.5 mol·L-1
12.有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1,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 mol·L-1,则此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 mol·L-1B.0.15 mol·L-1
C.0.2 mol·L-1D.0.25 mol·L-1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1 mol Na被完全氧化为Na2O2,失去的电子数为2 N A
B.常温常压下,16 g O3气体含有氧原子数为N A
C.常温常压下,22.4 L CO2含有分子数为N A
D .18 g D 2O 所含有电子数为10N A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 2(g)和N 2(g)分子数相同
B .等温等压下,SO 2气体与CO 2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16∶11
C .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两气罐中分别盛有5 mol O 2(g)和2 mol N 2(g),两容积中的压强之比等于5∶2
D .等温等压条件下,5 mol O 2(g)和2 mol H 2(g)的体积之比等于5∶2
15.同温同压下,x g 的甲气体和y g 的乙气体占有相同的体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x ∶y 等于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B .x ∶y 等于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
C .x ∶y 等于同温同压下甲与乙的密度之比
D .y ∶x 等于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压强之比
16.把V L 含有MgSO 4和K 2SO 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 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 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

则原混合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A.b -a V mol·L -1
B.2b -a V
mol·L -1 C.2(b -a )V mol·L -1 D.2(2b -a )V
mol·L -1 17.某溶液中存在五种离子:NO -3、SO 2-4、Fe
3+、H +和一种未知离子(OH -忽略不计),它们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3∶1∶3∶1,则未知离子可能为)
A .Fe 2+
B .Ba 2+
C .Cl -
D .Mg 2+
18.在标准状况下,将a L NH 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 氨水,溶液的密度为ρ g·cm -3,溶质的质量分数
为ω,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ω=35a
22.4V ρ
×100 % ②c =1 000 a 22.4 V
③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 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ω
④上述溶液中再加入1.5 V mL 同浓度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Cl -)>c (NH +4)>c (H +)>c (OH -)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9.将含有2.05 g 某高价含氧酸的钙盐的溶液A 与含1.20 g 碳酸盐的溶液B 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1.25 g 白色沉淀C 。

将滤去沉淀C 的滤液蒸发,得到白色固体D ,继续加热D 时,D 分解只得两种气态物质的混合物,在0 ℃、1×105 Pa 下,体积变为0.56 L ,并得到0.90 g 液态水,另一种气态物质为气态氧化物R 2O 。

试回答:
(1)白色沉淀C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

(2)A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B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3)R 2O 与H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生成D 的质量为________,D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R 2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R 2O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4)写出A 和B 混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0.实验室需要配制0.50 mol/L NaCl 溶液480 mL 。

按下列操作步骤填上适当的文字,以使整个操作完整。

(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药匙、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等质量的几片滤纸。

(2)计算:配制该溶液需取NaCl 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

(3)称量:
①天平调平之后,应将天平的游码调至某个位置,请在下图中用一根竖线标出游码左边缘所处的位置:
②称量过程中NaCl晶体应放于天平的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

③称量完毕,将药品倒入烧杯中。

(4)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转移、洗涤:在转移时应使用________引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

(6)定容,摇匀。

(7)在配制过程中,某学生观察定容时液面情况如右图所示,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1.将含有2.05 g某高价含氧酸的钙盐的溶液A与含1.20 g碳酸盐的溶液B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5 g白色沉淀C。

将滤去沉淀C的滤液蒸发,得到白色固体D,继续加热D时,D分解只得两种气态物质的混合物,在0℃、1×105Pa下,体积变为0.56 L,并得到0.90 g液态水,另一种气态物质为气态氧化物R2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B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3)R2O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生成D的质量为________,D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R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R2O的化学式是________。

(4)写出A和B混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灾区的水需用杀菌消毒剂处理后才能确保饮水安全。

救灾物资中的一瓶“84消毒液”的包装说明上有如下信息:
含25%NaClO(次氯酸钠)、1 000 mL、密度1.19 g/cm3,稀释100倍(体积比)后使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

(2)该同学取100 mL上述“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100倍后的溶液中c(Na+)=________mol/L(假设稀释后溶液密度为1.0 g/cm3),该消毒液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能吸收标准状况下CO2的体积为________L。

(3)灾区志愿者根据上述“84消毒液”的包装说明,欲用NaClO固体(NaClO易吸收空气中的H2O、CO2)配制480 mL含25%NaClO的消毒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如图所示的仪器中,有四种是不需要的,还需一种玻璃仪器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要烘干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
C.利用购买的商品NaClO来配制可能会导致结果偏低
D.需要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3 g
(4)ClO2对污水中Fe2+、Mn2+、S2-和CN-等有明显的去除效果。

某工厂污水中含CN-b mg/L,现用ClO2将CN-氧化,只生成两种无毒气体,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处理100 m3这种污水,
至少需要ClO2______mol。

23.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配制含有NH+4、Cl-、K+、SO2-4的植物培养液450 mL,且要求该培养液中c(Cl-)=c(K+)=c(SO2-4)=0.4 mol·L-1。

实验室提供的药品有:NH4Cl、KCl、(NH4)2SO4、K2SO4和蒸馏水;提供的实验仪器有:①药匙、②托盘天平、③烧杯、④玻璃棒、⑤胶头滴管、⑥量筒。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培养液中,NH+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该研究小组配制该植物培养液时,还须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

A.450 mL容量瓶B.500 mL容量瓶
C.两个250 mL容量瓶
(3)甲同学用KCl和(NH4)2SO4两种物质进行配制,则需称取m(KCl)=________ g,m[(NH4)2SO4]=________ g。

(4)乙同学用所提供药品中的三种进行配制,请帮助该同学选用三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5)若配制该培养液的其他操作均正确,则下列错误操作将使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将烧杯内的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时,因操作不当使部分溶液溅出容量瓶
C.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时,溶液的凹液面高于容量瓶刻度线
D.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24.下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和氯化钠混合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

(2)40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 g。

(3)大于30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________氯化钠的溶解度(填“>”“<”或“=”)。

(4)40 ℃时,碳酸钠和氯化钠均形成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到20 ℃时,析出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为检验(4)中析出的物质,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完全溶解,并有气体产生,再加入几滴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