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专项水平练习湘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专项水平练习湘教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_________。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解释下列词语。

发:朝:
辞:还:
(3)说明船行速度极快的诗句是:;。

2.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下列各题。

绝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朝的__________。

[3]这首诗的前两句选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

[4]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绿了,
钓竿上()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补全诗歌,体会用字的精妙。

[2]画线的部分把“山溪”比作___________,写出了“山溪”___________的特点。

[3]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山间钓鱼图啊!我从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读出了他的专心,我还从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读出他获得了成功。

[4]这首诗的描写既有色彩的点染,又有动静的转换,在写的时候一步步把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小小的“点”上,请你试着来填一填。

4. 阅读。

暮江吟①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②半江红。

可怜③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④月似弓。

(注释)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的一种诗体。

②瑟瑟:碧绿色。

③可怜:可爱。

④真珠:珍珠。

[1]“残阳”的意思是()
A.破旧的太阳。

B.朝阳。

C.夕阳。

[2]这首古诗描写了两幅美丽的画,第一幅是__________,第二幅是
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二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诗人描写的景物中,像珍珠的是_________,像弓的是_________.
5. 古诗阅读。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寒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于: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能写出这个季节的两句古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读诗歌,回答问题。

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1)请翻译整首诗。

(2)“暗”“惊”“寻”“没”四字妙在何处?
7. 阅读诗句,完成练习。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________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________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按照原诗把诗句补充完整。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2)用“”画出诗中的比喻句。

(3)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和鱼儿。

(4)给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解释。

(填序号)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________
A.人影把溪水染绿了。

B.人影被溪水染绿了。

(5)这首诗有静有动,如同两幅水墨画。

请把描写“动态美”的诗句画上“”。

8.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________,
江上秋风________。

知有儿童________,
夜深篱落________。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书”是___________的意思,“所见”是______________的意思。

[3]作者见到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________,
每逢________。

遥知兄弟________,
________茱萸少一人。

[4]这首诗的作者是朝的,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5]“异”是的意思。

“倍”是的意思。

[6]重阳节是农历的,古人在重阳这一天有的习俗。

[7]这首诗歌中, 和这两句诗写的是作者的想象。

9. 课内阅读。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1]“元日”指的是农历___月初___。

[2]给文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
A.果树。

指条技。

B.桃符,春联的前身。

[3]根据提示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写的节日情景。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提示词语:热闹喜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描写的春节习俗除了放鞭炮外,还有哪些?选一选,打上“√”。

①畅饮屠苏()②夜晚赏月()
③开门迎日()④更换桃符()
10. 读古诗,回答问题。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全诗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从第、句诗中可以看出。

[2]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
了、、、四种景物,给
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

B.第三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

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

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时的哀伤叹息深秋。

11. 日积月累。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________旧曾谙。

____________红胜火,
____________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把这首词补充完整。

[2]解释这首词中加点的词。

谙:______________
胜:______________
蓝:______________
[3]回答: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课内阅读。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_______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____ ____,
钓竿上_____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第一句诗中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这形象地写出了小溪______、______的特点。

[3]与“人影给溪水染绿了”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人影把溪水染绿了。

B.人影被溪水染绿了。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1)这首诗第一、二句是静态描写,描写的景物有垂柳、溪水、人影、鱼竿、蜻蜓。

()
(2)“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中的“扑腾”是写孩子不小心掉到水里时的声音。

()
(3“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描绘了鱼跃人欢的画面。

()
1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①,香雾空蒙月转廊②。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③烧高烛照红妆④。

(注释)①东风袅袅泛崇光:海棠花在微风吹拂下,浮动着高贵华美的光泽。

②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

③故:于是。

④红妆:把海棠花比作美女。

[1]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_________(季节)的_________(时间)观赏海棠花。

[2]请结合注释写出“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香雾空蒙月转廊”是从嗅觉和听觉两方面进行描写的。

B.诗歌前两句写出了海棠花光彩夺目、香气弥漫的特点。

C.诗歌后两句中,“花睡去”是把花当作人来写,“红妆”是把花比作美丽的女子。

D.从诗歌后两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浓浓的爱花、惜花之情。

[4]生活中,你一定见到过、观察过各种各样的花,你知道下面哪张照片是海棠花吗?(______)(填序号)
①②③④
1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清溪流过碧山头”,诗句中划线字解释错误的是()
A.清:冷清
B.碧:碧绿
C.“碧”指山上树木葱茏、苍翠欲滴
(2)“空水澄鲜一色秋”中,“空水”的意思是,“澄鲜”的意思是。

(3)下面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三十里:十五公里
B.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C.一色秋:溪水和秋天融为一色
(4)“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作品题为“秋月”,文中却没有一个“月”字,作者是如何表现秋月主题的?
15. 阅读。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liáo)①,
我言秋日胜春朝②。

晴空一鹤排③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④。

(注释)①悲寂寥:悲叹萧条。

②春朝:春天。

③排:推,有冲破的意思。

④碧霄:青天。

[1]自古以来,秋天给人的感觉都是_________的,而作者却认为秋天
_________。

[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二句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A.表达了诗人孤苦无依的悲伤之情。

B.表达了诗人对前途无法估计的迷茫之情。

C.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D.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