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与协调机制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沟通与协调机制制度
1. 背景和目的
为了提高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和协调本领,加强团队合作,保障生产管理顺利进行,特订立本《沟通与协调机制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企业内部各部门能够及时沟通、有效协调,促
进信息共享、问题协商和决策订立,协同推动企业整体目标的达成。

2. 沟通与协调原则
2.1 开放性原则
在企业内部沟通与协调过程中,各部门须保持开放态度,促进信息
流通和知识共享。

各部门之间要遵从诚信、互信、平等的基本原则,
在敬重各自职责的前提下,乐观自动地沟通合作。

2.2 及时性原则
企业内部沟通与协调应及时、快速地进行,避开信息滞后和沟通堵塞。

紧要信息应立刻转达给相关部门,并在必需时召开紧急会议解决
问题。

2.3 精准性原则
沟通和协调的信息应准确、明确,避开造成误会和冲突。

相关部门
在沟通与协调中应明确表达本身的意图和需求,以便其他部门能够准
确理解并采取相应行动。

2.4 形式多样原则
企业内部沟通与协调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含但不限于会议、报告、邮件、电话、即时通讯等。

依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沟通方式,以
提高效率和减少沟通本钱。

3. 沟通与协调机制
3.1 部门间联络会议
每个部门负责人每周举办联络会议,会议由部门负责人主持。

会议
内容包含部门工作计划、进展情况、问题讨论和解决方案等。

会议时
间和地方由参会人员商讨确定,会议纪要要及时记录并发送给相关人员。

3.2 跨部门沟通协作机制
在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项目中,必需建立跨部门沟通协作机制。


关部门负责人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商解决合作过程中的问题,确
保项目进展顺利。

会议纪要要及时记录,相关行动要点要明确,并逐
一跟进落实。

3.3 跨职能沟通汇报会议
为了提高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理解和协作,每月举办跨职能沟通汇报
会议。

会议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轮流主持,与会人员包含各职能部门
负责人和相关骨干员工。

会议内容包含各部门工作进展、互通信息和
问题沟通,以促进相互理解和协作。

3.4 跨层级沟通机制
企业内部沟通不但限于部门间的沟通,还应有跨层级沟通机制。


层管理人员应定期举办沟通会议,与各级管理人员沟通工作动态、政
策变动和决策计划。

底层员工也应定期参加员工代表会议,了解企业
最新动态和政策。

3.5 情报搜集和共享机制
为了提高企业对内外部环境的把握本领,应建立情报搜集和共享机制。

各职能部门要及时收集、整理和汇报与企业生产管理相关的信息,供高层决策参考。

企业内部也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让各部门之间可
以共享信息资源,以便更好地协作和决策。

4. 责任与考核
4.1 沟通与协调责任
各部门负责人是沟通与协调工作的责任主体,应确保部门内外部的沟通顺畅和协调高效。

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要负责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并乐观参加各种沟通与协调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问题的解决。

4.2 绩效考核
沟通与协调工作的完成情况将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体系。

各部门负责人应定期评估本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工作质量,并及时向高层管理人员报告,以便依据评估结果进行嘉奖或惩罚。

5. 审批与执行
本制度的修订和更改由企业负责人审批,并通知全体员工执行。

各部门负责人要全面理解本制度的内容,并确保在本部门范围内执行。

若有任何问题或建议,可以向企业负责人提出,并经过讨论和决策后进行修改。

6. 附则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对于未尽事宜或特殊情况,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增补和调整。

制度的解释权归企业负责人全部。

以上规章制度由企业管理负责人依据《沟通与协调机制制度》的要求编写而成。

该制度旨在提高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沟通效率和协调本领,促进信息共享和问题协商,进而推动生产管理的顺利进行。

各部门负责人需遵守本制度,认真履行沟通与协调责任,并将沟通与协调工作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体系。

本制度的修订和更改需经企业负责人审批,并通知全体员工执行。

各部门负责人要全面理解本制度的内容,并确保本部门范围内的执行。

任何问题或建议可向企业负责人提出,经过讨论和决策后进行修改。

企业负责人拥有该制度的解释权。

制度将从颁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