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中创建和谐德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班级中创建和谐德育
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亿万个孩子是一个民族的希望。
为了这希望,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都应该而且必须走出“重智育、轻德育”的误区,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孩子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因此,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中,班主任就必须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作为教育主体的班主任们应该更新教育理念,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观;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成长观;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统合起来,全面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水平。
从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播下一颗爱读书的种子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长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其工作的核心就是德育。
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首先任务是制定班规,从文明细则到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良好行为习惯都一一出台,量化评估,从点滴小事入手常抓不懈。
有时候,一个良好习惯的培养,胜过千万句的说教。
今年,我接手了一个五年级的乱班。
由于学生人数多,学习底子薄弱,学习兴趣淡薄,自制力差,在我眼里他们一点也不可爱,他们上课叽叽喳喳,下课追逐打闹,三天两头闯祸。
全校的常规评比,我们班级总是老末。
虽然制定新的班规,但学生们视而不见,我三令五申,仍不见效。
记得开学第一周,我布置学生写作文,收上来一看,有一半学生写了不足两百字。
“这哪儿像五年级的学生,基础也太差了!”我很生气,但静下心来想,光生气不能解决问题,学生还得我带。
于是我结合语文课,决定从培养阅读习惯入手,开展读书活动。
可是,不爱读
书的调皮鬼,不管怎么强迫,总是坐不住。
我想到孩子们都喜欢表扬,针对学生读书建立读书奖励机制,制定方案后开始了新的尝试。
我把整个教室分成9个区域,每个区域就是一个读书小组,选出一位“读书官”。
设计一系列读书活动,在小组间展开竞赛。
比如,每个小组有一张读书登记表,每读完一本书,就在登记表上贴一枚读书标签,记国5分,积满100分,可以获得一份奖品。
在颁发奖品时,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练习本,在学生眼里可是了不起的事,他们越读越带劲儿。
过去,学生们午饭后常在教室里打闹。
我就利用这段时间,开设了阅读课,师生一起遨游书海。
渐渐地,班里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很多学生迷上了写作,出现了一批“小作家”。
最意想不到的是,连最调皮的也爱读书了。
小小的说明书活动,就是一种无声的召唤,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沉浸其中。
他们的言行举止,渐渐地都有了文化味儿,班风也越来越好了。
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成功
以前,对于我来说,上课是一件挺苦恼的事。
由于性情温柔,在课堂上总是镇不住学生。
你看,我在讲台上大讲,有的学生在埋头小讲,有的还搞恶作剧,把教室搞得乱哄哄,如若停下来整顿学生,又耽误教学,真是苦恼不已。
有一老教师告诉我现在的学生性格怪异,过分强调自我,看一看心理方面的书会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但看着看着,觉得心理学再也没有以前那么多烦恼,课堂精彩了,教学有效率了,教学成绩也提高得很快。
现在,碰到学生跟我闹,我也很少发火。
这不,上课铃响过了,
在操场上打篮球的学生才跑进来,篮球塞在背心里。
鼓着肚子大声喊道:“报告!分明是故意出洋相学生们乐不可支。
我不慌不忙地走过去,拍拍他的肚皮说:“哟,快坐下消消气。
看你一脸的汗,要不先洗把脸?”“嗯,不用了,谢谢老师。
”一看老师没生气,学生觉得挺没劲儿,老老实实开始上课,
学生的一些小把戏,无非是想引起老师的关注,多半并无恶意,因为对学生多了一份理解,我也更愿意走近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慢慢地,一到课间,我的办公桌前就围了一群学生,不是问我语文的问题,而是想说说生活中的小烦恼。
这就是教育的美丽,因为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些智慧,心与心之间更加贴近,生命之花在一刹那间绽放。
让成长没有“死角”
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班主任应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三种教育协调一致,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因为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方面以不同的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占据了孩子的整个生活,所以无论哪一方面出现空白,都将使孩子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放任自流,不利于学生德育的全面发展。
小星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但让我苦恼的是,他脾气暴躁,经常为小事跟同学大动拳脚,甚至在课堂上顶撞老师。
第一次走进小星的家庭,我细心观察,这是一个很富裕的家庭房间,装修得富丽堂皇,可是唯独看不到一本书,小星的父亲是建筑老板,平时在工地上忙,很少回家,母亲一天到晚在外面打麻将。
、几天后,我请小星的妈妈陈女士来到学校,晓以利害:“缺少了温情的家庭,会在孩子心灵上投下阴影,身为父母,如果你们不改善自我,受害的是孩子,这个家庭还有什么希望?”
这一番话让家长深受震撼,回到家里,按照学校的建议,陈女士
立即动手,把杂物间腾出来,改装成书房,摆上书架,墙上挂一些劝学的条幅,我帮忙到书店买一些书。
一番忙碌之后,这个家庭总算有了读书场所,趁着热乎儿,我又提出要求,家长要做好表率,和孩子一起读书。
他们虽然有钱,却不会生活,要让他们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自从陈女士开始读书,她就像变了一个人,告别了麻将,情愿在家做贤妻良母,在父母的感召下,小星也越来越优秀,当上了学校的少先队员。
家庭教育是德育的又一亮点,我们将学生家庭细分为不同类型,分析各自的问题,寻找家庭结构的功能缺乏,已经摸索出来一套解决思路和对策,只有研究孩子在家庭的成长规律,才能引领家庭和学校教育同步前进。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我们生来接受的教育应有三种,一种是来自父母,一种是来自教师,一种是来自社会,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努力。
要上好德育这门大课程,我们既需要教育观念的更新,也需要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的变革,更需要教育大环境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