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推断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推断题
1.现有一瓶含杂质的碳酸钠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钙,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判断该固体的组成成分,进行以下实验;取少量该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然后再往上述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硝酸至过量,不断搅拌,烧杯中的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点对应溶液呈(“酸性”碱性”或中性”)。

(2)该固体中除碳酸钠外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3)BC段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D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写离子符号)。

2.如图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是一种常见的碱,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其中“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请回答:
(1)写出物质A、F的化学式:A:,F:。

(2)物质B的一种用途:。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4)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1)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五瓶无色溶液,现将其任意编号:A、B、C、D、E,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表(微溶物视为可溶物):
实验A+B A+C A+D B+C
现象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①写出溶液A 、D 中溶质的化学式:A ;D ;
①写出溶液B 与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主要化学原理:
2323NaCl+H O+NH +CO =NaHCO +X ↓ ; 323222NaHCO Na CO +H O+CO Δ↑ 等。

请判断:X 的化学式为 。

4.“神箭”助力中华民族太空“安家”梦想。

已知A~F 分别代表初中化学教材中六种常见物质,下图中“→”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能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

其中A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B 、C 、D 、E 属于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B 广泛用于玻璃和洗涤剂生产。

(1)A 的化学式为 。

(2)物质F 的一种用途是 。

(3)E 属于 (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4)B→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下列字母A~F 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其中D 、E 、F 均由三种元素组成。

(1)A 能进行光合作用,被称为气体肥料,A 的化学式为 。

(2)B 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可与C 发生反应,得到黄色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D 可与B 发生反应,但无明显实验现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E 是补钙剂和建筑材料中的主要成分。

若向B 和一定E 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F 溶液,看到有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F 生成D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6.A~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其中C 的浓溶液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
燥剂,D 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

分析辨识回答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2)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C一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7.A~H 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G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常温下C 为无色液体,A、B、D、E均为气体,且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C,F可以广泛用于制造肥皂,印染等工业。

(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或“”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单向或双向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转化及反应关系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化学式是。

(2)反应G→E 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写出D 与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若H 为蓝色溶液,则G 的片状物与少量H 充分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8.A~I分别为初中化学学过的不同纯净物,它们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反应①是工业炼铁的主要反应,A为红棕色固体,H为蓝色溶液,W中不含金属元素。

常温下B、D、F均为无色气体。

(反应①、①的个别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G ,H ,W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反应①可以说明E物质____________(填字母)。

A.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是由氢分子与氧分子构成
(4)通常检验I的方法是。

(写出操作和现象)
9.如图所示,A、B、C、D、E均为初中化学所涉及的常见物质,它们存在如下图的转化关系。

C是空气的重要组成成分,B是人体内直接供能物质。

B、C、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

(“→”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1)C的化学式
(2)D→A的反应方程式
10.A,B两种物质都是黑色粉末,A,B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根据上述变化关系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两种黑色粉末的化学式:A是B是
写出变化①,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①
11.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C、E、F为单质,且C的状态与另两者不同,A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D、G、H、J为氧化物,且D、G均为黑色固体,B由两元素组成,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比为1:1。

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

(2)写出E→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写出I-J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2.下列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F 都是黑色固体,Y、G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能源物质,B是红色固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A、D、G常温下都是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和E的化学式:X ;E .A、D、G三种气体中,固态时常用作制冷剂的是(写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①①的化学方程式.① ;① .
(3)在实验室进行反应①的操作时,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气体G,然后再加热,其目的是.
13.A~H内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已知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常用作建筑材料,E是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H的溶液呈浅绿色。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未完全棕标出)。

(1)写出A的化学式、F的名称:A ,F .
(2)写出反应①、①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 ,反应① ,其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3)少量气体B通入F的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化学方程式为。

14.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A俗称生石灰,C是最常用的溶剂,C与F
元素组成相同。

(1)C的化学式是。

(2)D→A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A→B的反应(填“吸收”或者“放出”)热量。

(4)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

且三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

它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已略去,“→”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请回答:
(1)若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丙是有毒气体,写出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2)若丙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则乙的化学式为,甲转化成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参考答案:
1.(1)碱性
(2) 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 Na 2SO 4、Ba(NO 3)2、NaOH 碳酸钙/CaCO 3
(3)BaCO 3+2HNO 3=Ba(NO 3)2+H 2O+CO 2↑
(4)H +、Na +、Ba 2+
2.(1) H 2O CaCO 3
(2)中和酸性土壤
(3)22H O 通电222H O ↑+↑
(4)复分解反应
3. Na 2CO 3 Ca(OH)2 BaCl 2+H 2SO 4=BaSO 4↓+2HCl NH 4Cl 4.(1)CH 4
(2)工业生产、灌溉、饮用等(合理即可)
(3)碱
(4)232222H O Na CO HCl NaCl CO +=++↑(答案不唯一)
5. CO 2 Fe 2O 3+6HCl =2FeCl 3 +3H 2O HCl + NaOH=NaCl+H 2O Na 2CO 3+ 2HCl =2NaCl +CO 2↑+ H 2O Ca(OH)2+Na 2CO 3 =CaCO 3↓+2NaOH 6. Fe 2O 3(或Fe 3O 4) H 2SO 4+CuO=CuSO 4+H 2O H 2SO 4+2NaOH=Na 2SO 4+2H 2O 复分解
7.(1)CH 4
(2)置换反应
(3)2232CO 2NaOH Na CO H O ++=
(4)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8.(1) Cu CuSO 4 NH 4HCO 3
(2)23
23CO+Fe O 2Fe+3CO 高温
(3)A (4)加入硫酸,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9.(1)2O
(2)()2322CO +Ca OH =CaCO +H O ↓(合理即可)
10. CuO C C+2CuO
高温
2Cu+CO 2↑ CuO+H 2SO 4═CuSO 4+H 2O 11.(1) CaCO 3 H 2
(2) 2
343Fe+2O Fe O 点燃 2232CO +Ca(OH)CaCO +H O =↓
12. CuO , Fe ; CO 2; 2CuO+C 高温2Cu+CO 2↑; 3Fe+2O 2点燃Fe 3O 4; 防止加热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时,发生爆炸. 13. CaCO 3 氢氧化钙 232 3CO+Fe O 2Fe+3CO 高温 44Fe+CuSO =Cu+FeSO 置换 ()2322CO +Ca OH =CaCO +H O ↓
14. H 2O 分解反应 放出 222
222H O 2O H n O+O M ↑ 15. 2CO +C
2CO 高温 吸收 H 2O 置换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