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奶牛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1月第1期(总第200期)草食家畜(双月刊) 10.16863/ki.1003-6377.2020.01.007
一起奶牛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体会
王六合1,马晓燕2,马倩若3,马卫平1,李爱巧1,王涛1*
(1.新疆乌鲁木齐市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乌鲁木齐830063;
2.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畜牧兽医站,乌鲁木齐830000;
3.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畜牧兽医站,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目的】有机磷类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普遍使用,引起奶牛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为了指导基层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科学制定对奶牛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的治疗方案,提高诊治效果和治愈率,降低错误治疗方案带来的损失。

【方法】笔者对一例奶牛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运用特效解毒药生理拮抗剂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活剂解磷定及中枢兴奋药安钠咖强心、利尿的方法进行救治。

【结果】奶牛有机磷农药中毒,体内的胆碱酯酶活性受到抑制,从而导致神经生理机能的紊乱。

前期运用阿托品和解磷定治疗后,在呼吸困难,心率加快的情况下,再经安钠咖强心、利尿后,奶牛发生急性死亡。

【结论】奶牛有机磷农药中毒出现肺水肿,使机体血氧饱和度下降,造成心肌缺氧,脑缺氧,此时使用中枢兴奋剂心脑活动加强,耗氧量剧增,心肌缺氧和脑缺氧进一步加重,导致出现心脑衰竭、心脑缺氧的恶性循环,最终直到死亡。

奶牛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脉搏增数的情况下,禁止使用中枢兴奋药强心、利尿。

关键词:奶牛;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治;强心
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377(2020)01-0036-05
在农业生产中树木、果树、蔬菜的防虫,家畜体外寄生虫的驱虫等,有机磷类杀虫剂(农药)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过去应用大量的有机氯杀虫剂(如六六六和滴滴涕等),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着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健康。

此后,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机磷类农药在不同的时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有机磷农药中,低毒类包括:马拉硫磷、辛硫磷、敌百虫等;中毒类包括:倍硫磷、敌敌畏、乙硫磷等;高毒和剧毒类包括:乐果、甲胺磷、甲拌磷、对硫磷等。

由于有机磷类农药的广泛应用,被家畜误食而发生中毒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在棉花播种前后尤为多发,因为棉种播种后为防虫蛀,播种前要用甲拌磷(3911)处理棉种。

笔者诊治一头因误食棉种而引起奶牛中毒的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供同行借鉴。

1发病概况
1993年5月初,在北疆某国营农场某单位棉花播种后,一奶牛养殖户在地头放牧过程中,一头5岁
基金项目:乌鲁木齐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动物布病免疫效果动态研究及综合防控技术推广”(y121220001)
作者简介:王六合(1966-),男,本科,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的防控与诊疗。

E-mail:564750856@
通讯作者:王涛(1984-),男,硕士,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的诊断、实验室检测和防控工作。

Email:1346948069@
收稿日期:2019-11-27,修回日期:2019-12-13
36
左右奶牛误食了地头遗漏的棉种,他发现及时并驱赶奶牛到兽医站进行就诊。

经问诊后,该牛表现不安,流涎、全身肌肉震颤、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心率(120次/min),四肢无力、步履蹒跚、随后卧地。

我们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50mg/10mL肌内注射,解磷定20mg/kg、5%葡萄糖溶液5000mL混合静脉滴注。

经过救治,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第三天,病牛表现精神萎靡,呼吸迫促,心率(105次/min),为加快毒物的排出,运用中枢兴奋剂进行强心、利尿,10%安钠咖注射液20mL加入500mL5%的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输入250mL左右时,病牛肌肉突然抖动,瞬息间死亡,结果导致一起奶牛有机磷中毒救治的失误。

2临床症状
就诊时,该病牛表现不安、流涎,反刍停止,腹痛、腹泻。

呻吟,呼吸急促,呼出的气体呈蒜味,大量流泪、出汗,心跳加快,全身肌肉抽搐,尤其是肩背部皮肤抽搐明显,眼球震颤,瞳孔缩小,四肢无力、卧地。

3病例解剖
因为经消化道食入发生的急性中毒,口腔内充满唾液;胃内容物中有棉种并且散发蒜味,胃肠粘膜出血、肿胀,呈暗红色,粘膜层易剥落;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肺部充血、肿胀,气管内充满白色泡沫,弥漫性心内膜和心外膜出血;肝、脾、肾肿大。

4实验室检查
4.1血液胆碱酯酶活性测定的原理
奶牛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主要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

在正常机体中,胆碱能神经末梢所释放的乙酰胆碱,在完成其传导功能后,迅速被组织中的胆碱酯酶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而胆碱酯酶则又恢复其正常生理活性。

当机体接触有机磷农药时,由于有机磷结构与乙酰胆碱很近似,因而也能与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后者不能水解乙酰胆碱,从而造成体内乙酰胆碱的蓄积,引起神经传导功能的紊乱。

有机磷农药中毒后,把体内乙酰胆碱分解为乙酸和胆碱的能力减弱,因而影响pH值变化的乙酸含量减少,通过溴麝香草酚蓝(B.T.B)指示剂的显色反应,可间接测出胆碱酯酶的活性。

4.2操作方法
将2块试纸分别置于清洁玻璃片上,一片上滴加病畜血液,另一片上滴加等量同种健畜血液(对照),然后加盖另一玻璃片,用橡皮筋扎紧,迅速放入37℃恒温箱(野外可用人体温度)20min,取出后以血滴中央的颜色与标准色片比较,判断胆碱酯酶的活性及中毒程度。

红色为正常,紫红色为轻度中毒,深紫色为中等中毒,蓝色为严重中毒。

5诊断及鉴别诊断
5.1发病原因调查和分析
当发生牲畜中毒时,应结合中毒所在地当时使用有机磷农药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注意检查中毒牲畜的饲料和饮水,中毒牲畜的胃内容物、呼吸道分泌物和皮肤等有无有机磷农药的特殊气味。

5.2临床诊断分析
有机磷农药进入机体后,与分布在神经系统、肌肉、血浆及红细胞的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后者失去原来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的活性,导致体内乙酰胆碱蓄积过多而中毒,临床表现为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

5.2.1由毒蕈碱样作用(M胆碱受体兴奋)引起的症状
37
流涎,腹泻、腹痛,多汗,瞳孔缩小,呼吸困难,支气管分泌增多等。

5.2.2由烟碱样作用(N胆碱受体兴奋)引起的症状
肌肉震颤,躯体及四肢僵硬。

肌肉活动过度,很快转为四肢无力和麻痹。

5.3治疗性诊断
阿托品能阻断由乙酰胆碱蓄积所引起的M胆碱受体兴奋作用。

静脉或肌内注射足量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约几分钟后表现中毒症状(M胆碱受体兴奋作用)得到缓解,可判定为有机磷农药中毒。

5.4鉴别诊断
有机磷农药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毒性作用和临床症状相似,家畜发生中毒,并伴有典型的胆碱能神经兴奋症状时,可作出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的初步诊断。

一般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是不可逆的,与胆碱酯酶结合力很稳定;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对胆碱酯酶的结合力较弱,也较不稳定。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是真性胆碱酯酶和假性胆碱酯酶的抑制剂,测定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具有诊断意义。

注射生理拮抗剂阿托品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有效,但用胆碱酯酶复活剂无效。

能引起呼吸困难、大量流涎、肌肉强直或麻痹等的种种疾病和中毒病,均可能与有机磷农药中毒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相混淆。

如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症状易与尿素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氢氰酸中毒、磷化锌中毒、食盐中毒等混淆。

血液和组织中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有助于鉴定动物是否曾与过量的胆碱酯酶抑制剂接触过,在作出结论性诊断以前,应尽可能排除上述疾病。

6防治
6.1治疗
经皮肤或经口中毒者,用1%肥皂水洗涤皮肤或1%~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甲拌磷在碱性溶液中分解失效。

为了阻止毒物的继续吸收,促进毒物的排出,可灌服活性炭(吸附)和4%~6%硫酸镁、硫酸钠溶液(缓泻)。

外用敌百虫过量所致的中毒时,用水清洗用药部位,禁用碱性溶液,敌百虫在碱性溶液中转变为毒性增强十倍的敌敌畏。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效解毒药:生理拮抗剂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和胆碱酯酶复活剂有解磷定、氯磷定、双解磷、双复磷。

(1)硫酸阿托品注射液50mg/10mL肌内注射。

阿托品能阻断由乙酰胆碱蓄积所引起的M胆碱受体兴奋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毒。

在1~2d内,需要根据动物反应情况,足量和多次用药,直到达到阿托品化(即心率加快,口舌干燥,瞳孔散大等)。

(2)解磷定20~50mg/kg体重,溶于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对于严重的中毒病例,应适当加大剂量,给药次数同阿托品。

氯磷定、可作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剂量同解磷定。

双复磷可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剂量40~60mg/kg体重。

双解磷可肌内和静脉注射,首次用量3~6g,以后每两小时用药一次,剂量减半。

辅助疗法:以消除肺水肿,兴奋呼吸中枢,输入高渗葡萄糖溶液等,提高疗效。

输入VC、高渗葡萄糖、生理盐水、5%葡萄糖(补液);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或硫酸镁(解痉镇静,禁用吗啡等);速尿+强心苷+吸氧(强心,同时需限制液量);安钠咖、尼可刹米、樟脑磺酸钠或山梗菜碱(兴奋呼吸);地塞米松+山梨醇或甘露醇+吸氧+头部降温(降低氧耗并消除脑水肿);速尿+高渗葡萄糖(消除肺水肿);抗生素。

6.2预防
38
健全农药购销、保管和使用制度,落实专人负责,严防人为破坏。

开展经常性的宣传工作,以普及和深化有关农药使用和预防家畜中毒的知识,以推动群众性的预防工作。

由专人统一安排施用农药和收获饲料,避免互相影响。

对于使用农药驱除家畜内外寄生虫,可由兽医人员负责,定期组织进行,以防意外的中毒事故。

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

限制生产和使用高效、高毒、高残留的有机磷农药。

7小结与讨论
本病例中,奶牛有机磷农药中毒出现肺水肿,使机体血氧饱和度下降,造成心肌缺氧,脑缺氧,此时使用中枢兴奋剂心脑活动加强,耗氧量剧增,心肌缺氧和脑缺氧进一步加重,导致出现心脑衰竭、心脑缺氧的恶性循环,最终直到死亡。

奶牛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呼吸困难、心率加快(100次/min以上)、脉搏增数的情况下,禁止使用中枢兴奋剂强心和利尿。

在奶牛有机磷农药中毒没有出现严重的血氧饱和度降低(即心脏还有一定的代偿能力),并保证呼吸道畅通的条件下,使用中枢兴奋剂增强呼吸和利尿是可以消除肺水肿并改善机体的缺氧状态,所以中枢兴奋剂的使用,要结合中毒奶牛的临床症状,选择正确的用药时机。

阿托品不能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胆碱酯酶复活剂能使磷酰化胆碱酯酶迅速恢复为胆碱酯酶,从而水解乙酰胆碱,解除由乙酰胆碱蓄积引起的机体中毒症状。

二者联合并且多次足量用药,方能有效。

胆碱酯酶复活剂所含醛肟基或酮肟基具有强大的亲磷酸酯作用,能将结合在胆碱酯酶上的磷酸基夺过来,使胆碱酯酶与结合物分离,恢复活性。

如果中毒时间过长,磷酰化胆碱酯酶可发生“老化”(可能是酶中一个烷基或烷氧基被解离变成稳定的单烷基或单烷氧基磷酰化胆碱酯酶)。

此时解磷定与氯磷定不能恢复酶的活性。

所以对使用此类药物解毒,早期用药效果较好。

安钠咖注射液:本品为无水咖啡因与苯甲酸钠的灭菌水溶液。

作用与用途:中枢兴奋药。

能加强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兴奋呼吸及血管运动中枢。

用于中枢性呼吸、循环抑制和麻醉药中毒的解救。

用法与用量:以有效成份计。

静脉、肌内或皮下注射:一次量,牛2~5g。

不良反应:剂量过大可引起反射亢进、肌肉抽搐乃至惊厥。

注意事项:(1)忌与鞣酸、碘化物、盐酸四环素及盐酸土霉素等酸性药物配伍,以免发生沉淀。

(2)大家畜心动过速(100次/min以上)或心律不齐时禁用。

(3)剂量过大或给药过频易发生中毒,中毒时可用溴化物、水合氯醛或巴比妥类药物解救。

休药期:牛28d。

参考文献院
[1]朱蓓蕾.动物毒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58-159.
[2]王建华.动物中毒病及毒理学[M].西安:天则出版社出版,2002:105-109.
[3]段得贤.家畜内科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出版,431-435.
[4]邓修玲.动物药物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27-128,276-278.
[5]娄欣建.奶牛有机磷中毒病例的诊疗报告[J].现代畜牧科技,2016,(11):66-66.
[6]李鹏程.奶牛有机磷中毒的治疗[J].中国畜牧兽医,2006,(11):26-27.
39
2020年1月第1期(总第200期)草食家畜(双月刊)
[7]李瑞斌.奶牛有机磷中毒的抢救措施[J].中国奶牛,1992,(3):43-44.
[8]赵振威.奶牛群体性有机磷中毒的诊治[J].养殖与饲料,2018,(5):59-60.
[9]钟卫兵、吴家玲、张伟.奶牛有机磷中毒的救治[J].广西畜牧兽医,2004,(3):136-137.
[10]陈海花、石立斌.奶牛有机磷中毒的治疗[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6,(3):36-36.
[11]吉文元.肉牛有机磷中毒的诊断[J].贵州畜牧兽医,2010,(2):23-23.
[12]张建军.牛有机磷中毒病诊断与防治[J].甘肃畜牧兽医,2010,(3):25-27.
[13]纪银鹏.中西医结合治疗牛有机磷中毒[J].中兽医学杂志,2014,(2):32-32.
Experience on the Treatment of a Case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 in Dairy Cattle
WANG Liu-he1,MA Xiao-yan2,MA Qian-ruo3,MA Wei-ping1,
LI Ai-qiao1,WANG Tao1*
(1.Urumqi Centre of Animal Disease Control and Diagnosis in Xinjiang,Urumqi830063,China;
2.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tation of Midong District Urumqi,Urumqi830000,China;
3.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tation of Gaoxin District(Xinshi District)
of Urumqi,Urumqi83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Organophosphate agrochemical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but the poisoning events of dairy cows happened occasionally.In order to guide grassroots veterinarians and farmers to scientifically formulate treatment schemes for cows'organic phosphorus poisoning cases,improv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ffects and cure rate,so as to reduce the loss brought.[Methods]Such a poisoning case was treated by use of atropine(a kind of physiological antagonist and antidote),pralidoxime(cholinesterase reactivator)and Caffeine and Sodium Benzoate(central stimulants)to strengthen heart and promote diuresis. [Results]With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cow's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was inhibited which resulted in neurophysiological disorder.After the early treatment with atropine and pralidoxime,the cow showed dyspnea and cardiac acceleration,and then suffered acute death after using Caffeine and Sodium Benzoate.[Conclusion]In short,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 caused pneumonedema,which made a reduction in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of the body,and in turn resulted in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brain hypoxia.In the meantime,the central stimulants increased cardio-brain activities as well as the oxygen consumption,hence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brain hypoxia were further aggravated,leading to a vicious cycle of failure and hypoxia of heart and brain,and finally the cow died.As a conclusion,the use of central stimula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n treatment of cows'organic phosphorus poisoning in the case of dyspnea, increased heart rate and increased pulse.
Key words:cow;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poisoning;diagnosis and treatment;cardiotonic
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