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本章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1060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问题
(1)n对等位基因(完全显性、独立遗传)的遗传规律
相对 性状 对数 1
2
3
等位 基因 对数 1
2
3
F1 产生 的配子
种类 比例
2
1∶1
F1 产生的配 子的可能组
F2
基因型
合数
种类 比例
4
3
1∶2∶1
22
(1∶1)2 42
32
(1∶2∶1)2
23
(1∶1)3 43
33
(1∶2∶1)3
2.性状类 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如花的颜色、 茎的高矮等。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如毛色)的不同表现类型(如 黄、白)。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 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 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专题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
专题三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
专题四 基因型和表型的推导方法 1.基因填充法 先根据亲代表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亲本的基因型可 用A_来表示,隐性亲本的基因型只有一种(aa),再根据子代中 的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 2.隐性纯合子突破法 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的突破口,因 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a基因, 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型进一步判断。
3.基因类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来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来表示。 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个体类 表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如高茎和矮茎。 基因型:与表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纯合子:由具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能稳定遗传,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包括显性纯合子(如基因 型为AA的个体)和隐性纯合子(如基因型为aa的个体)。 杂合子:由具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基因型+环境条件→表型。
本章整合
知识网络·系统构建
核心观点·专题归纳
专题一 相关概念 1.交配类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或同一个体的 雌、雄配子结合的过程。 测交: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待测个体的 基因型)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若甲♀×乙♂为正交,则甲♂× 乙♀为反交。
F2 表型
种类 2 22
23
比例
3∶1 (3∶ 1)2 (3∶ 1)3
︙
︙︙
︙
︙
n
n
2n
(1∶1)n 4n
︙︙
︙︙
3n
(1∶2∶1)n 2n
(3∶ 1)n
谢谢观看!
(2)判断控制某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对数的方法
①若F2中某性状所占比例为(3/4)n,则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 ②若F2子代性状分离比之和为4n,则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
3.分离比法 子代表型 亲本基因型组合
全显
AA×_ _
全隐
aa×aa
显∶隐=1∶1 Aa×aa
显∶隐=3∶1 Aa×Aa
亲本基因型、表型 亲本中至少有一个是显 性纯合子 亲本均为隐性纯合子 亲本一方为杂合子,一方 为隐性纯合子 亲本均为杂合子
专题五 解题技巧 1.解答致死类问题的技巧 (1)从每对相对性状分离比角度分析。如: 6∶3∶2∶1⇒(2∶1)(3∶1)⇒一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4∶2∶2∶1⇒(2∶1)(2∶1)⇒两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2)从F2每种性状的基因型种类及其比例角度分析。如基因 型为BB时致死,则:
2.对基因遗传效应累加的分析
相关原理
举例分析(假设基因型为 AaBb)
自交后代比例
测交后代比例
显性基因在 基因型中的 个数影响性 状表现
AABB∶(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 aaBb)∶ aaBb)∶aabb=1∶4∶6∶4∶1 aabb=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