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徒的信仰中心。圣彼得教堂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座
教堂。
佛教(前6世纪) 东正教
释迦牟尼
基督教(1世纪) 天主教
耶稣
伊斯兰教(622) 新教
穆罕默德
路德教 加尔文教 英国国教
小知识:基督教3世纪成为罗马国教;基督教1054年分裂 为以君士坦丁堡为首的东部教会与罗马为首的西部教会。 东部教会自称东正教;西部教会自称罗马公教会(天主教 会)。16世纪宗教改革中诞生新教。 注释:世界基督教 徒约有13亿(其中天主教徒7亿,新教徒5亿,东正教徒1 亿)。
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教会 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冲 破教会的垄断和束缚。
材料二:天主教会的腐朽
教皇出巡
华丽的祭坛 纵情声欲的生活
兜售“赎罪券”
1517年教皇兜售 赎罪券以搜刮民 财---导火线
当时梵蒂冈计划 建造一座新的圣 彼得教堂,于是 在整个德国大量 发行赎罪券。
“因信称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无需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 员。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20张PPT)-精品 教学课 件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20张PPT)-精品 教学课 件ppt
(一)马丁·路德在德国的宗教改革
①人生来是有罪的,只有尊崇上帝,忠实地履行七种圣礼: 洗礼、圣餐、悔罪等,通过苦修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20张PPT)-精品 教学课 件ppt
一、西欧宗教改革的原因
1、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 封建制度逐渐衰落,天主教会腐 朽残暴严重阻碍社会进步。
3、思想文 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思想解放 化: 4、导火线: 教皇以修建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
宗教改革:把人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 人应该过怎样的心灵生活
启蒙运动:把人从王权的压迫中解放出来 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20张PPT)-精品 教学课 件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20张PPT)-精品 教学课 件ppt
加尔文的学说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了辩护,从神学 角度论证了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以 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所以说 “先定论”实际上是以宗教学说的形式,反映资产阶级的 意识形态。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20张PPT)-精品 教学课 件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20张PPT)-精品 教学课 件ppt
三、宗教改革的意义
• 1、政治:简化了宗教仪式,打击了教会势力, 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促进了民族国家的 形成。
• 2、经济: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 3、思想: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 传播和发展,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准备。
注意:宗教改革否定什么?
教皇的权威
封建主的特权
基督教
上帝 《圣经》的权威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20张PPT)-精品 教学课 件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20张PPT)-精品 教学课 件ppt
文艺复兴:把人从神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人应该过怎样的世俗生活
• 4、文化: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 业的发展。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20张PPT)-精品 教学课 件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20张PPT)-精品 教学课 件ppt
问题:宗教改革是发 生在16世纪的一场爆 发于德意志,并迅速 席卷西欧的社会思想 政治运动,实质上是 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 建斗争,人文主义思 想得以进一步弘扬。 结合马丁路德和加尔 文的思想,分析宗教 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含义。
2、兴起: 1536年出版《基督教原理》 3、思想主张:
1)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2)先定论;
a、内容 b、意义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20张PPT)-精品 教学课 件ppt
加尔文的“先定论”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20张PPT)-精品教学课件ppt
成功与失败,贫富与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 志无法改变。上帝把世人分成“选民”和“弃民”,前者 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
但这并不意味着基督徒可以对他们在世上的行为漠 不关心。因为谁能说得清楚上帝是怎样安排每个人的命运 呢?由于谁是“选民”或“弃民”,衡量的标准是人在现 世的成功与失败,因此要想成为“选民”,就必须进取, 追求利润,发财致富。
赎罪卷价目表


杀人罪
谋杀双亲或兄弟姊妹
在教堂犯奸污罪
伪造文书
赦免价 8个金币 6个金币 6个金币 7个金币
信徒们只有遵守教会制订的教阶制度和 复杂的圣礼制度,才能获得灵魂的解脱。
灵魂得救的途径:持斋、守贞、安贫、乞食、 忍让、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进入 修道院是最佳途径。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20张PPT)-精品 教学课 件ppt
回答:宗教改革时期 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 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 特权,提倡人的个性 解放,使人从罗马天 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 解脱出来,获得更多 的个人自由。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20张PPT)-精品 教学课 件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20张PPT)-精品 教学课 件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20张PPT)-精品 教学课 件ppt
一、宗教改革背景 什么叫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概念:在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发展大 背景下,16世纪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广大农 民和城市平民强力响应、个别国家君主支持的 对封建天主教会展开猛烈冲击并使天主教会发 生分裂、涌现出反映资产阶级的基督教新教派 的宗教变革运动。 ➢形式:采用神学异端的形式。 ➢宗教改革实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资产 阶级反封建反天主教会神权统治的社会、思想 及政治运动。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建于1506年—1626年, 为梵蒂冈的教廷教堂,是天主教会举行最 隆重仪式的场所。梵蒂冈教廷从中古时代 起即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彼得大教堂
彼得大教堂穹顶
这片只有0.44平方公里的土地,仅相当于北京故宫
五分之三大。错落着壮观的梵蒂冈建筑群。这里就是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而且是全球8亿多天主教
皆为祭司。 因信称义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20张PPT)-精品 教学课 件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20张PPT)-精品 教学课 件ppt
(二)加尔文改革
1、背景:
德国宗教改革运动风靡全欧,许多国家先后接受 新教,加尔文深受影响
因行称义
②只要虔诚地信仰耶稣就可灵魂得救,无须经过烦琐的 仪式。这些仪式中,除圣餐外,皆是糟蹋钱财的多余
之举,皆可废除。 因信称义
③上帝是不与油嘴之人直接交往的,只有在我们教士的 主持下,才能聆听到上帝的福音;否则,就要受到永世
惩罚。 因行称义
④每个教徒,只要自己面对《圣经》,真诚忏悔,就可直 接与上帝心灵沟通,无须你们所谓尊贵的教士,凡信徒
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时间
14-17C
16CLeabharlann 兴起意大利(最早)
德意志(最早)
对象
封建神学
天主教会
异 性质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
对教会 的态度
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
直接否定教皇权威
同 根源
资本主义萌芽及其发展
内容 都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指向天主教会
影响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 一些精神枷锁
材料1
在中世纪,适应自然经济的需要,神学家所 提倡的是禁欲主义,认为自甘奉行赤贫的生 活才是获得上帝之爱的基本条件,追求财富 必然陷入贪婪的罪恶。……但商品经济不声 不响的创造出了一个新的上帝——金钱。这 个新上帝将以其自身的力量迅速改变旧的道 德秩序,它逐渐代替了封建特权和以地产为 衡量人们社会地位高低和拥有财富多少这一 唯一尺度。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 知道马丁·路德的 主要思想。 ★ 认识宗教改革时期 人文主义的含义。
关于宗教
物理研究到了
宗教不同于迷信。宗教一 尽头就是哲学,而
般是由共同的信仰、道德规范、
哲学研究到了尽头 就是宗教。
仪礼、教团组织等要素所构成。
——杨振宁
我们心灵所不可企 及的东西就是宗教,它 的美和崇高只能间接 的、通过微弱的反光抵 达我们,感受到这些。 只是在这意义上,我才 是一个有宗教感情的 人。 ——爱因斯坦
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 (2)实践活动: 张贴《九十五条论纲》,宣称赎罪券功效微不足道,
只要内心真成悔罪,就能赦免; 2、路德教改革影响: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20张PPT)-精品 教学课 件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20张PPT)-精品 教学课 件ppt
(一)马丁·路德在德国的宗教改革
天主教会 因行称义
马丁.路德 因信称义
靠遵守教阶制度, 通过神职人员, 复杂的圣礼得救
靠信仰得救,读《圣经》、 与上帝直接对话,简化仪式
实质是维护教皇绝 对权威,为教皇垄 断神权服务
实质:否定教皇权威,信仰自 由,灵魂自主。具有鲜明的人 文主义色彩。
“因行称义”: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救。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20张PPT)-精品 教学课 件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20张PPT)-精品 教学课 件ppt
二、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想主张 (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内容 (1)核心思想: 主张“因信称义”学说,认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
材料三 主教扯着脖子喊:“……谋杀父母和兄弟姐妹的犯人 出15个金币,就可以获得赦免。快把购买赎罪券的金币投进 这个柜子吧,当啷一响,灵魂就可以升天堂了啊!”---这件 事发生在1517年,那个红衣大主教叫特兹尔,是罗马教皇派 到德国的特使。教皇在德国的剥削比德国皇帝多21倍……
——《德国史》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20张PPT)-精品 教学课 件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