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化学方程式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有关2H2+O22H2O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
B.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C.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
D.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份质量的水
2.在化学方程式aCu+bHNO3═cCu(NO3)2+dNO↑+eH2O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3b=6c+d B.2e=b C.c+d=b D.d+e=a
3.用等质量的碳、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足量的氧化铜时,得到的铜的质量()A.碳最多B.氢气最多
C.一氧化碳最多D.都一样多
4.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
A.反应物的种类B.生成物的状态
C.化学反应的快慢D.反应的条件
5.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
反应①:2H2O22H2O+O2↑
反应②:2KClO32KCl+3O2↑
A.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
B.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
C.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
D.反应①和反应②反应物中都含有氧元素
6.下列四种对H2+Cl22HCl的认识错误的是()
A.
B.
C.
D.
7.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是改变()
A.反应物B.生成物C.化学式D.化学计量数8.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xO2yCO2+4H2O,其中x、y分别是()
A.5;3B.7;3C.1;3D.1;5
9.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2m=a B.3a=n C.3m=4n D.2b=mn
10.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工业制HNO3的尾气中含有的NO2和NO常用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NO不能被NaOH溶液吸收.同温、同压下NO2与NO的体积比如下,其中不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的是()
A.1:1B.1:3C.2:l D.3:1
11.一定量甲烷(CH4)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之比可能为()
A.1:1:2B.2:1:6C.2:3:6D.3:1:6
1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S+O2SO2B.2KClO32KCl+3O2
C.Cu+AgNO3═CuNO3+Ag D.HCl+NaNO3═NaCl+HNO3
1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3+3H2O
B.Fe2O3+H2SO4═FeSO4+H2O
C.Zn+2HNO3═Zn(NO3)2+H2↑
D.Cu(OH)2+H2SO4═CuSO4+2H2O
14.在2A+3B=2C+4D的反应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
若1.3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 D。
则此反应中B、D的质量比为()
A.4:9B.8:1C.10:11D.13:14
15.在反应A+2B=C+2D中,已知参加反应B与C的质量比为16:11,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2,则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A.11:9B.16:9C.11:1D.2:1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化学方程式2CO+O22CO2表示的意义有:
①宏观:
②微观:
③质量关系:
17.对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现有如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①3Fe+2O2Fe3O4;②2H2+O22H2O;③C+O2CO2.通过比较
我们发现,这三个化学方程式有许多相似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两处:
(1);(2).
请再写出一个符合这两点的化学方程式:;
这三个化学方程式之间也存在差异,其中一个与众不同,这个不同之处是.18.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Cu+O2CuO
(2)C3H8+O2CO2+H2O
(3)FeS2+O2Fe2O3+SO2.
19.有反应:A+3B→2C+3D,已知A、B、C、D四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1、M2、M3、M4,恰好完全反应时A、B、C、D之间的质量比为m1:m2:m3:m4.现给出下列六个关系式:则其中一定成立的关系是(填编号)。
①m1:m2=m3:m4
②m1+m2=m3+m4
③M1+M2=M3+M4
④M1+3M2=2M3+3M4
⑤m1:m2=M1:M2
⑥m1:m2=M1:3M2
20.我们学习过铁和稀硫酸的反应:Fe+H2SO4(稀)═FeSO4+H2↑,高中以后还将学习铁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2Fe+6H2SO4(浓)Fe2(SO4)3+3SO2↑+6H2O。
请仿照上述反应写出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后铜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1.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
观察化学方程式可得到很多信息。
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3Mg+N2Mg3N2(读作氮化镁),写出你得到的三点信息。
(1)。
(2)。
(3)。
22.根据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写出所提供的任意2条信息。
4.4化学方程式(一)第四章生命之源--水2021~2022学年九年
级化学同步练习(科粤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有关2H2+O22H2O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
B.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C.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
D.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份质量的水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从微观上,点燃条件下,每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故选项叙述错误;
B、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故选项叙述正确;
C、该化学方程式应该读作: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故选项叙述错误;
D、在化学方程式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反应
生成3份质量的水,不符合反应时物质的质量比,故选项叙述错误。
故选:B。
【点评】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在化学方程式aCu+bHNO3═cCu(NO3)2+dNO↑+eH2O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3b=6c+d B.2e=b C.c+d=b D.d+e=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由化学方程式aCu+bHNO3═cCu(NO3)2+dNO↑+eH2O,对化学方程式进行配平,可得3Cu+8HNO3═3Cu(NO3)2+2NO↑+4H2O.则a=3,b=8,c=3,d=2,e=4。
故6c+d=18+2=20≠3×8=24,2e=2×4=8=b,c+d=3+2=5≠b=8,d+e=2+4=6≠a=3,
所以2e=b是正确的。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用等质量的碳、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足量的氧化铜时,得到的铜的质量()A.碳最多B.氢气最多
C.一氧化碳最多D.都一样多
【分析】根据H2、C、CO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设有H2、C、CO的质量为a,则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还原的铜的质量。
【解答】解:设agH2、C、CO分别还原足量氧化铜,得到铜的质量分别为m、n、h,CuO+H2Cu+H2O、2CuO+C2Cu+CO2、CuO+COCu+CO2
2 64 12 128
28 64
ag m ag n ag h
m=32ag
n
h
可见生成的铜,H2最多,CO最少。
故选:B。
【点评】本题虽不难理解,但计算量却很大,尤其是化学方程式如果配平错误,会得出错误的结果,所以同学们应该细心解答。
4.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
A.反应物的种类B.生成物的状态
C.化学反应的快慢D.反应的条件
【分析】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
【解答】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左边的是反应物,故选项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生成物的状态,故选项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无法确定化学反应的快慢,故选项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本题的关键。
5.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
反应①:2H2O22H2O+O2↑
反应②:2KClO32KCl+3O2↑
A.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
B.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
C.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
D.反应①和反应②反应物中都含有氧元素
【分析】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质量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氧气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反应②需要进行加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①放出热量,反应②需要进行加热,是吸热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①和反应②反应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宏观、微观、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下列四种对H2+Cl22HCl的认识错误的是()
A.
B.
C.
D.
【分析】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质量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H2+Cl22HCl,反应条件是点燃,故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可读作:每2份质量的氢气和71份质量的氯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73
份质量的氯化氢,则反应中氢气、氯气、氯化氢的质量比为2:71:73,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H2+Cl22HCl,从微观上,点燃条件下,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氯分子反应生成2个
氯化氢分子,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可读作:氢气和氯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氯化氢,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宏观、微观、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是改变()
A.反应物B.生成物C.化学式D.化学计量数【分析】根据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在式子的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即粒子的个数,它是个整数值,当它是1时省略不写),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的过程。
不能改变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式。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xO2yCO2+4H2O,其中x、y分别是()
A.5;3B.7;3C.1;3D.1;5
【分析】直接将化学方程式配平,再确定x和y的数值,配平思路是:先配平C和H,最后配平O,实在不平用分数,再同时乘以分母即可.
【解答】解:由于反应物中有3个C,8个H,所以在二氧化碳前面放上3,在水前面放上4,这时生成物中含有O一共10个,所以在反应物氧气前面放上5就可以了,所以x 是5,y是3。
故选:A。
【点评】有机物燃烧的方程式配平方法是:先配平C和H,最后配平O,实在不平用分数,再同时乘以分母.
9.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2m=a B.3a=n C.3m=4n D.2b=mn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列等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反应物中含有2a个碳原子、6a个氢原子、2b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有m 个碳原子、2n个氢原子、(2m+n)个氧原子。
A、根据反应前后碳原子个数不变,可得2a=m,故选项错误。
B、根据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不变:6a=2n,则3a=n,故选项正确。
C、根据反应前后碳原子个数不变,可得2a=m,故选项错误。
D、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变,可得2b=2m+n,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抓住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化学计量数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工业制HNO3的尾气中含有的NO2和NO常用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NO不能被NaOH溶液吸收.同温、同压下NO2与NO的体积比如下,其中不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的是()
A.1:1B.1:3C.2:l D.3:1
【分析】根据这两个方程式: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可知NO和NO2的体积比为1:1正好被吸收,再根据第二个方程
式可知二氧化氮能直接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再进行具体分析.
【解答】解:A、根据NO+NO2+2NaOH=2NaNO2+H2O方程式可知NO2与NO的体积比为1:1,正好被吸收,故A能完全被吸收,故A错;
B、NO2与NO的体积比为1:3,一氧化氮多了,因为NO2与NO的体积比为1:1,正
好被吸收,所以多了的一氧化氮又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一氧化氮不能被NaOH 溶液完全吸收,故B正确;
C、NO2与NO的体积比为2:1,反应完后二氧化氮有剩余,通过2NO2+2NaOH=
NaNO2+NaNO3+H2O反应可知剩余的二氧化氮可以直接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C错;
D、NO2与NO的体积比为3:1,反应完后二氧化氮有剩余,通过2NO2+2NaOH=
NaNO2+NaNO3+H2O反应可知剩余的二氧化氮可以直接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D错;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通过分析所给的方程式可知二氧化氮过量可被吸收,一氧化氮过量不能被吸收.
11.一定量甲烷(CH4)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之比可能为()
A.1:1:2B.2:1:6C.2:3:6D.3:1:6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一定量甲烷(CH4)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前后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不变,
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x、y、z,
则(x+y):2z=1:4,
则(x+y):z=1:2,
观察选项,B符合要求。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反应前后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S+O2SO2B.2KClO32KCl+3O2
C.Cu+AgNO3═CuNO3+Ag D.HCl+NaNO3═NaCl+HNO3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
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B、该化学方程式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KClO32KCl+3O2↑,故
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硝酸铜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u+2AgNO3═Cu
(NO3)2+2Ag,故选项错误。
D、盐酸与硝酸钠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3+3H2O
B.Fe2O3+H2SO4═FeSO4+H2O
C.Zn+2HNO3═Zn(NO3)2+H2↑
D.Cu(OH)2+H2SO4═CuSO4+2H2O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解:A、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 ═FeCl2+H2↑。
B、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2O3+3H2SO4═Fe2(SO4)
3+3H2O。
C、硝酸的氧化性很强,与锌反应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4.在2A+3B=2C+4D的反应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
若1.3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 D。
则此反应中B、D的质量比为()
A.4:9B.8:1C.10:11D.13:14
【分析】由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列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由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进而此反应中B、D的质量比。
【解答】解:设生成C的质量为x
2A+3B=2C+4D
9 44
x 4.4g
x=0.9g
由质量守恒定律,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0.9g+4.4g﹣1.3g=4g。
此反应中B、D的质量比为4g:4.4g=10:11。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质量守恒定律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在反应A+2B=C+2D中,已知参加反应B与C的质量比为16:11,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2,则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A.11:9B.16:9C.11:1D.2:1
【分析】依据A+2B=C+2D,结合题中数据分析;
【解答】解:设参加反应A的质量为x,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参加反应B的质量为16m,则生成C的质量为11m
A+2B=C+2D
n 4n
x 16m
x=4m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D的质量为4m+16m﹣11m=9m
则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16m:9m=16:9;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计算,主要是利用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化学方程式2CO+O22CO2表示的意义有:
①宏观:点燃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②微观:点燃条件下,每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
③质量关系: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
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分析】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
但要注意读化学方程式时,“+”应读作“和”,“═”应读作“生成”。
【解答】解:①宏观上,该反应可读作:点燃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②从微观上,点燃条件下,每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
子。
③该反应可读作: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
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①点燃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②点燃条件下,每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
③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二
氧化碳。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宏观、微观、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对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现有如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①3Fe+2O2Fe3O4;②2H2+O22H2O;③C+O2CO2.通过比较
我们发现,这三个化学方程式有许多相似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两处:
(1)都属于化合反应;(2)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请再写出一个符合这两点的化学方程式:2Mg+O22MgO;
这三个化学方程式之间也存在差异,其中一个与众不同,这个不同之处是②的反应物全部是气体,而①③的反应物中有固体..
【分析】从物质分类、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类型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解答;写出一个具备上述特征的化学方程式即可;根据三个反应之间也存在相异之处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通过比较发现,三个反应的反应物都是两种物质,生成物都为一种物质,都属于化合反应;反应条件都是点燃;生成物都为氧化物,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等;
符合这两点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
②的反应物全部是气体,而①③的反应物中有固体.
故答案为:(1)都属于化合反应;(2)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2Mg+O22MgO;
②的反应物全部是气体,而①③的反应物中有固体.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解题时从物质分类、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类型的角度对比分析是解题的主要切入点.
18.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2Cu+1O22CuO
(2)1C3H8+5O23CO2+4H2O
(3)4FeS2+11O22Fe2O3+8SO2.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数目不变来配平.
【解答】解:(1)用观察法.
Cu+O2 CuO
观察上式,显然,CuO里的铜原子来自反应物里的铜,而CuO里的氧原子又来自反应物O2的氧原子.
因此,CuO化学式前必须写一化学计量数2,而铜原子前必须写一化学计量数2.至此化学方程式各元素已平为2Cu+1O2 2CuO.
故答案是:2;1;2;
(2)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3H8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O2、H2O、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5、4、3.
故答案是:1;5;3;4;
(3)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Fe2O3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FeS2、O2、S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4,同时扩大2倍,则化学计量数分别是4、11、2、8.故答案是:4;11;2;8.
【点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关键是找准入手点(从哪个元素开始配平),随后的工作就轻松了.
19.有反应:A+3B→2C+3D,已知A、B、C、D四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1、M2、M3、M4,恰好完全反应时A、B、C、D之间的质量比为m1:m2:m3:m4.现给出下列六个关系式:则其中一定成立的关系是②④⑥(填编号)。
①m1:m2=m3:m4
②m1+m2=m3+m4
③M1+M2=M3+M4
④M1+3M2=2M3+3M4
⑤m1:m2=M1:M2
⑥m1:m2=M1:3M2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质量是相等的,用相对分子质量表示物质的质量时,必须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相应的化学式前的系数。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的质量比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不一定相等。
【解答】解: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的质量比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不一定相等,故①不正确;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质量是相等的,故②正确。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不一定相等,故③不正确。
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的系数等于物质的质量,故④正确。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比不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⑤不正确。
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的系数等于物质的质量,故⑥正确。
经分析知只有②④⑥肯定成立。
故填:②④⑥。
【点评】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具体计算方法是将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其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20.我们学习过铁和稀硫酸的反应:Fe+H2SO4(稀)═FeSO4+H2↑,高中以后还将学习铁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2Fe+6H2SO4(浓)Fe2(SO4)3+3SO2↑+6H2O。
请仿照上述反应写出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反应前、后铜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0、+2。
【分析】由铁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2Fe+6H2SO4(浓)Fe2(SO4)3+3SO2↑+6H2O,
进行类比,结合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铁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2Fe+6H2SO4(浓)Fe2(SO4)3+3SO2↑+6H2O,则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Cu属于单质,故铜元素的化合价为0;硫酸铜中硫酸根显﹣2价,则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前、后铜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0、+2。
故答案为:
Cu+2H2SO4(浓)CuSO4+SO2↑+2H2O;0、+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类比法、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1.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
观察化学方程式可得到很多信息。
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3Mg+N2Mg3N2(读作氮化镁),写出你得到的三点信息。
(1)点燃条件下,镁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
(2)点燃条件下,每3个镁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氮化镁分子。
(3)每72份质量的镁和28份质量的氮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100份质量的氮化镁。
【分析】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
但要注意读化学方程式时,“+”应读作“和”,“═”应读作“生成”。
【解答】解:(1)该反应可读作:点燃条件下,镁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
(2)该反应可读作:从微观上,点燃条件下,每3个镁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氮化镁分子。
(3)该反应可读作:每72份质量的镁和28份质量的氮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100份质量的氮化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点燃条件下,镁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
(2)点燃条件下,每3个镁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氮化镁分子;
(3)每72份质量的镁和28份质量的氮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100份质量的氮化
镁(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宏观、微观、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根据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写出所提供的任意2条信息。
【分析】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质量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磷和氧气,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反应条件是点燃;该反应可读作: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反应物是磷和氧气,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反应条件是点燃(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宏观、微观、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