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怎样降低医药商业企业药品流通成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怎样降低医药商业企业药品流通成本
作者:李志艇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12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医药企业已经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之路,医药商业企业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品流通成本管理是医药企业的重要管理部分,对于提高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近两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医药加成的取消,我国医药企业在新一轮的整改后其药品流通成本并没有下降,这成为阻碍医药企业发展和走向世界医药市场的重要因素。

本文主要就当前医药企业药品流通成本较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降低医药企业药品流通成本的相关措施,望对医药企业提供微薄参考。

关键词:医药企业医药流通成本管理
一、引言
由于药品商品的特殊性,医药行业与其他行业存在一定的不同,药品商品需要确保其安全性和价格的合理性,而药品的研发成本、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都较高,这使得药品的市场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抬高。

虽然我国目前的医药商业企业数量很多,但是受我国经济体制的影响,国内的医药商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效益不高。

我国医药企业普遍存在重生产轻经营的问题,对于药品的研发、生产很重视,但是对于药品生产过程以及药品流通过程中的采购、运输以及存储问题普遍不重视,这就导致了医药商业企业的药品流通成本过高,药价过高。

在医疗改革不断推进和我国经济市场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医药商业企业的药品流通管理成为医药企业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的医药企业在药品流通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流通体系,这也是药品流通成本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医药企业药品流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降低医药商业企业的药品流通成本提出相关建议,望对我国医药商业企业的发展做出微薄贡献。

二、医药流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药品的安全性问题。

药品,作为治病救人的特殊物品,其在流通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保证其性质不改变,坚决维护其安全性,达到治疗病人的目的。

不同药品,其化学组成成分不同,因此在流通过程中需要采取的相应物理措施有所不同,存在的差异性主要包括冷藏、稳定以及时间性。

对于不耐热的药品要采取冷藏运输,对于见光易分解的药品要采取避光运输,维持其药品成分的稳定性,对于水溶性较大的药品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潮保护,而对于所有药品来说都具有时间性,必须在药物的有效期内送达使用。

在流通过程中如果忽略这些问题的话,就会使药品效能大打折扣,甚至变质,效果不亚于毒药的使用。

2.物流计价问题。

药物也是一种商品,既然为商品就会产生成本,这些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与流通成本,本文主要就医药流通问题进行阐述。

流通成本的控制作为流通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对于降低流通成本,提升资金流转率与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流通成本主要有两方面组成,一是医药物流成本,二是药品商业成本,对于流通成本的核算一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计价方法,实现对物流成本的规范化管理。

基于现阶段较为复杂的医药物流成本结构,可以借助现代医药物流解决其计价问题。

3.医药人员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还是基于药品安全性所提出,关乎人类生命健康问题,所以一定不能忽略。

医药流通过程中,包括药品的采购、仓库管理、药品运送负责等方面都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士来管理,这些人员要取得相应药师职称,并且要求具备良好的物流运作经验,积极避免因为人员的不专业导致不必要的安全问题发生。

4.药品库存问题。

药品的库存问题能否顺利解决是保证药品流通顺畅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疾病发病特点,药物的库存也存在季节性以及批量自由变化性。

同时就药品销量上来看,药品可以分为稳定品种与不稳定品种,前者是指一些有关于常见的慢性疾病所应用的药品品种,这些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因此根据以往销量可以确定实际订货量。

对于后者来说,是指那些流行性、病毒性等疾病所应用的药物品种,这些疾病的发生没有固定的时间、而且发病量的不好预测,较多的不确定性致使制药商、流通企业、医疗机构都无法达成共识,库存量也无法确定。

当在这种疾病大爆发时就会造成库存量不足,从而影响医药流通的通畅性。

5.流通环节问题。

当前我国医药流通形式主要是“仓库”到“仓库”,而且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药品流通中间环节较多,从制药企业到药房,大概需要经过6-7个流通环节,这样直接就造成了流通成本过高的问题,因此十分有必要实现产销一体化,真正达到降低流通成本的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降低医药商业企业药品流通成本相关措施
1.提高药品安全性,加强药品的生产监督。

药品自身的安全性是藥品价格的主要体现,目前,我国药品流通市场很多的高价药品都是国外进口的药品,这也成为药品流通成本和药品价格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提高国内药品生产的安全性,减少药品的进口需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药的流通成本。

医药商业企业应当加强对药品生产安全性的监督,积极研发提高药品的安全性,优化药品生产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不断提高药品的安全性。

2.提高对药品流通的重视程度。

很多医药企业是研发、经营和销售一体化的企业,药品的流通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很多医药企业出现重生产、轻流通的现象,医药企业应当认识到药品流通成本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市场形势和企业自身发展情况的分析,对药品的流通进行统筹规划,加强药品流通的预算规划性,对药品流通进行全程化监督管理,避免药品流通过程中的认为加价。

3.建立信息化药品流通系统。

在网络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医药企业应当与时俱进,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建立医药流通信息系统。

建立供应商、批发商以及零售商的信息化平台,对药品的订货、采购、配送以及药品的零售等信息进行监督,并进行信息共享,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

在药品流通平台上,药品的供应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可以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流,医药企业可以根据相关信息和市场形势对药品的生产进行合理规划,对于药品的流通,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流通方式选择,保证药品流通成本合理化,最大限度的降低药品的流通成本。

4.建立药品流通规范化体系。

在现代化物流管理要求下,医药商业企业的药品流通应该具有规范的流通体系。

一方面,医药企业自身应该加强药品的链条化流通管理,减少药品的流通环节,进而降低药品的流通成本。

医药企业要选择优质的药品批发商、零售商与之达成长期的合作,建立起供应商、批发商与零售商一体化的药品流通战略合作关系,减少了中间商的药品流通环节,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医药的流通成本。

另一方面,国家政府应当对药品的市场流通进行适当干预和监督,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局应当利用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对药品的市场流通进行统筹规划和监督,并可以将此作为企业的竞争指标,进而控制药品的市场流通价格,降低药品的流通成本。

四、结语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既要保证其商品安全性,又要保证其价格的合理性,那么就要对其可控制的流通成本进行管理。

医药商业企业要对药品流通进行优化整合,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物流优势,构建完善的药品流通体系。

政府要适当介入对药品流通成本进行市场控制,调整市场竞争结构,构建公平竞争体系,对医药商业企业进行适当扶持,促进医药企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姜枫椿.药品流通成本研究-基于现代医药物流角度[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3).
[2]梁乃文.医药流通企业物流系统优化方法研究[J].中南大学.2013.
[3]孟阁.医药企业物流成本管理[J].天津工业大学.2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