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课ppt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页
2、缺乏生成,源于没抓住各阶段生 成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个独立课程形态, 其 生成性是最显著特征之一。生成性含有不 可预测性、突发性。
第28页
三个阶段生成: (1)主题确立阶段生成 (2)课程实施阶段生成 (3)活动结束阶段生成
第29页
生成性个案:剪纸艺术 预设:1、了解剪纸 2、学剪纸
第16页
(3)主题确定方式
教师为主 、 学生为主、 师生共议
第17页
(4)主题展开方式
主题展开方式有以下三种: 横向统整(案例:汽车) 纵向递进(案例:行业故事) 多元展开(案例:走进莞城古街古迹)
第18页
(5)主题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体验性学习(考查、调查、访问、参观) 应用性学习(设计、制作) 实践性学习(参加社会活动)
第19页
(6)主题活动过程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方法大致可分为 三部分:
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 主动探索与研究 交流与合作
第20页
(6)主题活动过程方式
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 处理问题所需要各种数据资料、事实事 例都要靠学生自己去寻找、查阅、选择、 摘录,并深入地分析和处理,进而把信 息进行公布和交流。
第42页
五、理想、现实与努力 努力:在内容方面,要帮助学生创设 发觉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 选择适合自己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 适合自己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
第43页
五、理想、现实与努力 努力:在指导方式上,要重视团体 指导和协同教学,重视课程开展过程中 合作学习。
第44页
五、理想、现实与努力
3、主题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主题设计为组织方式, 以任务为取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活动形 态课程。
第7页
主题设计应致力于“三确定”: 一是要确定主题活动活动目标 二是确定主题活动活动内容 三要确定主题活动学习方式和实施策略
第8页
主题设计需要遵照标准: (1)教育性、趣味性 (2)创新性、实践性 (3)导向性、自主性 (4)综合性、开放性
第4页
二、概念阐述
2、主题: 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灵魂,教师要充分开发 和利用生活中广泛课程资源,从学生生活实际 、学校活动、德育内容.学科学习中发觉活动 主题。
第5页
二、概念阐述
主题个例: 1、行业故事 2、磁中学问大 3、可怕白色污染 4、助残献爱心 5、我和鸟类做朋友 6、学生与网吧
第6页
二、概念阐述
第34页
1、预设主题与生成主题关系 关注活动过程中主题“生成性”, 从两个方面考虑:其一,在活动过程中 能够增加新有意义主题;其二,在活动 过程中放弃无意义或经过努力依然不可 能完成主题。
第35页
1、预设主题与生成主题关系 有问题能从横向拓展内容,成为子 课题;有问题能从纵向加深主题,也可 能是个新详细课题。
第24页
(8)主题生成性
在实施主题活动过程中,时刻都会表达出 生成性特征。从活动主题确定、过程、方式 ,到学生收获,都含有强烈生成性。
第25页
(9)收获与评价
强调: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 过程与结果性兼顾
推荐:档案袋评价
第26页
四、常见误区
1、主题单一,源于对四大领域误解。
通常把研究性学习、小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合称为综合 实践活动课程四大板块,认为这是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全部内容。
第32页
“甩手掌柜”个案:高兴购物 1、小熊信息组(以苹果为例) 2、小猪价格组(以某品种饼干) 3、跳跳购物组(包装、优劣商品) ——孩子凌乱想法
第33页
五、处理好两个关系 1、预设主题与生成主题关系 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就是 一个自我不停生成过程,是综合实践活 动课程价值动态表达过程。
3、动手剪小马 4、义卖剪纸
生成:剪纸还有“空间”,能够美 化环境。 5、剪纸装饰我家
第30页
3、指导不足,源于没把学生放在主 体地位。 当前常出现两个极端: “包办” “甩手掌柜”
第31页
包办个案:家庭燃气探秘 1、家庭燃气安全 2、家庭燃气种类与成份 3、家庭燃气生产 4、家庭燃气
---成人化设计
第36页
五、处理好两个关系 2、主题设计主体性与导向性关系 强调主体同时,教师指导作用十分 关键,直接影响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 施有效性和目标达成。
第37页
2、主题设计主体性与导向性关系 从思想意识上: (1)加强理论研究 (2)转变教师角色 (3)强化学生指导
第38页
从详细策略上: (1)增强学生活动有效性。(2)处 理好认识与实践关系。(3)建立综合实 践活动教师指导基本行为规范或常规。 (4)组成方法论指导系列。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0世纪90年代初活动课程发展而来 2、年6月明确要求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 3、年秋季在不少课改试验区陆续推行 4、年全国中小学全范围内进入实施阶段
第2页
疑惑:主题设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主要方式。终究能够设计哪些方面主题? 怎样来确定和设计主题?主题设计需要注 意哪些方面问题?
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生命来 对待,不只关注学生认识发展,还要关 注他们能力、情感、兴趣、需要等,使 学生得到整体性发展,实现综合实践活 动课程灵魂。
第45页
谢谢倾听 再见
第46页
一个成熟主题设计主要围绕着: 主题起源、主题内容、主题设计方式、主题 展开方式、主题学习方式、主题生成性、活动 过程方式、收获与评价、反思类型。
第12页
(1)主题起源
尤其指定了四个领域:“研究性学习”、 “小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 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然而,这并非是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全部。
第21页
(6)主题活动过程方式
主动探索与研究: 观察研究法、调查研究法、 试验研究法。
第22页
(6)主题活动过程方式
交流与合作: 学生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必定要 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与教师进行交 流与合作,与社会上其它人进行交流与 合作。
第23页
(7)主题活动实施地点
主题设计时,能把学校与社会联络起来, 把学生受教育空间扩展到校外,提供更多受 教育机会。教室试验室、运动场、校园、家 庭、社会大自然都能够成为活动课活动场所 。
第13页
(1)主题起源
综合实践活动还包含大量非指定领域, 如:班团体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 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交往活 动、学生个人或群体心理健康活动等等。
第14页
(1)主题起源
比如:健康高兴人 教师,我想亲近您 小区老人们
第15页
(2)主题内容
三条线索进行: (1)学生与自然关系 (2)学生与他人和社会关系 (3)学生与自我关系
教育部普通只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指导纲要。
第3页
二、概念阐述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要求一门有计划、有组 织面向全体学生,以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 ,以学生自主选择、综合利用所学知识、探究和直 接体验整个过程为主要学习方式,以促进情感、行 为、认知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以重过程为主 ,终端结果为辅评价方式课程。
第39页
五、理想、现实与努力 理想:主题设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施关键部分,含有以下五个特征: 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 自主性
第40页
五、理想、现实与努力 现实: 教师素质水平将是制约主题设计质量 最关键原因,老一套“填鸭式”教学模 式为大多数教师钟爱。
第41页
五、理想、现实与努力 努力: 处理好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构建与教 师有效指导关系。
第9页
主题设计应是一个学习过程设计,让学生 在经历实践活动、探究、体验全过程中,融合 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为学生提供一个建构 知识发展平台。
第10页
主题设计个案:有趣灯笼 设计:1、灯笼知识搜集(搜查组)
2、学做灯笼(制作组) 3、未来灯笼设计(设计组) 4、灯笼功效调查(调查组)
第11页
三、主题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