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七年级 语文下册 名著默写阅读训练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默写阅读训练及答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2)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4)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5)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6)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7)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8)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9)《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柳暗花明又一村
(2)此夜曲中闻折柳
(3)化作春泥更护花
(4)濯清涟而不妖
(5)自缘身在最高层
(6)闲敲棋子落灯花
(7)朔气传金柝
(8)隔江犹唱后庭花
(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解析】【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柳”“濯”“缘”“柝”等字词的书写。
故答案为:(1)柳暗花明又一村;
(2)此夜曲中闻折柳;
(3)化作春泥更护花;
(4)濯清涟而不妖;
(5)自缘身在最高层;
(6)闲敲棋子落灯花
(7)朔气传金柝
(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点评】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
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2.根据理解,填写古诗文名句。
诗中有美景:
(1)露从今夜白,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
(2)草书之春不久归,________。
(韩愈《晚春》)
诗中有情思:
(3)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文中有璞玉:
(5)斯是陋室,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7)诗中有家国:晚唐政治腐败,面对不理朝政,纸醉金迷的统治者,杜牧在《泊秦淮》中愤懑斥责:________,________。
国家兴亡在即,君主却求仙问神。
李商隐不得不借古讽今,感慨:________,________。
(《贾生》)
【答案】(1)月是故乡明
(2)百般红紫斗芳菲
(3)何人不起故园情
(4)闲敲棋子落灯花
(5)惟吾德馨
(6)濯清涟而不妖
(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解析】【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本题中应注意“菲”“棋”“馨”“濯”“涟”“犹”这几个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⑴月是故乡明;
⑵百般红紫斗芳菲;
⑶何人不起故园情;
⑷闲敲棋子落灯花;
⑸惟吾德馨;
⑹濯清涟而不妖;
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
古文的背诵和默写。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
答题时应注意,记忆性默写,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记识,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至今已不要出现错别字。
3.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游山西村》
(2)________,一山放过一山拦。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3)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士别三日,________。
《孙权劝学》
(5)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
《约客》
(6)《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采用互文手法,概述战斗激烈、战争岁月漫长。
(7)《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箫鼓追随春社近
(2)政入万山围子里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即更刮目相待
(5)青草池塘处处蛙
(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分析】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
“箫”“政”“围”“化作”“遮”“自缘”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故答案为:⑴箫鼓追随春社近;
⑵政入万山圈子里;
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⑷即更刮目相待;
⑸青草池塘处处蛙;
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⑺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
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
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4.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
(李商隐《贾生》)
(3)转转不已,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4)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说明了许多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赵师秀《约客》中写诗人一直伴着孤灯,焦急地等待所约的客人,营造出孤灯、夜雨、寂寞氛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商女不知亡国恨
(2)不问苍生问鬼神
(3)遂反溯流逆上矣
(4)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5)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默写能力。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
本题中,要注意“ 遂”“ 溯”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商女不知亡国恨
⑵、不问苍生问鬼神
⑶、遂反溯流逆上矣
⑷、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⑸、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
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5.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2)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3)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4)民歌《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
(5)爱国,是诗歌常见的主题。
请你默写出以爱国为主题的古诗名句(连续的两句):
________。
【答案】(1)独坐幽篁里
(2)双袖龙钟泪不干
(3)杨花榆荚无才思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①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②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③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此题要注意“ 篁”“ 荚”“ 龙钟”等字词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独坐幽篁里
⑵双袖龙钟泪不干
⑶杨花榆荚无才思
⑷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⑸ ①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②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③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兵。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默写、理解能力。
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直接性默写,根据提示写出上下句即可;理解性默写,需要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需要注意“ 篁”“ 荚”“ 龙钟”的写法。
6.古诗文默写
①水何澹澹,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②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③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④狼亦黯矣,而顷刻两毙,________,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⑤同样是咏秋,刘禹锡《秋词》中的“________”写出了秋天明艳的景致,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 ”,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⑥诸葛亮《诚子书》中写“学”与“志”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⑦《论语》十二章中,表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山岛辣峙;影入平羌江水流;落花时节又逢君;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晴空一鹤排云上;枯藤老树昏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析】【分析】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辣、峙、羌、禽、兽、诈藤”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故答案为:山岛辣峙;影入平羌江水流;落花时节又逢君;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晴空一鹤排云上;枯藤老树昏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点评】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
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
7.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A.四十而不惑,五十而耳顺,六十而知大命。
B.秋风吹散马啼声,山入潼关不解平。
C.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D.可怜半夜虛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深林人不知,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②________,俭以养德。
(诸葛亮《诚了书》)
③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④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⑤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⑥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明月寄相思,千里传真情。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以月寄情,表达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①“________,________”;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月抒怀,表现对被眨友人的牵挂②“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D
(2)①明月来相照;②静以修身;③影入平羌江水流;④博学而笃志;⑤何人不起故园情;⑥黄梅时节家家雨
(3)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诗词文章字形。
A.六十而知天命。
B. 秋风吹散马蹄声。
故选CD。
(2)(3)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
注意:平羌、博、笃志、故园、婵娟、夜郎。
故答案为:⑴ C D
⑵①明月来相照;②静以修身;③影入平羌江水流;④博学而笃志;⑤何人不起故园情;⑥黄梅时节家家雨
⑶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点评】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
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8.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中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神态的句子是:________。
(2)文中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
(3)文中描写“径去”之狼动作及心理活动的句子是:________。
(4)文中发表评论、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
【答案】(1)目似瞑,意暇甚
(2)盖以诱敌
(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解析】【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文的背诵与默写。
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
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1)目似瞑,意暇甚(注意“暇”的书写)
(2)盖以诱敌
(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注意“隧”的书写)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故答案为:⑴目似瞑,意暇甚;
⑵盖以诱敌;
⑶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⑷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点评】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9.东方中学七(2)班想在下周举办以“爱国”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为他们出谋划策。
(1)有同学献计可以举办爱国诗词朗诵会,请写出一联完整的爱国诗词。
(2)除了举办爱国诗词朗诵会,还可以举办什么活动?请写出三个。
【答案】(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爱国人物故事会;爱国名言展示会;爱国电影推荐会。
【解析】【分析】(1)答案不唯一,符合“爱国”主题即可。
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明确活动主题是什么,所在设计的活动要具有可行性。
还有注意活动的格式要与“爱国诗词朗诵会”的字数,格式一致。
如:爱国征文展示会;爱国人物故事会;爱国名言展示会;爱国电影推荐会。
故答案为:⑴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⑵爱国人物故事会;爱国名言展示会;爱国电影推荐会。
【点评】⑴本题考查古诗句的积累。
有关爱国的古诗句有很多,如陆游的“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都属此类。
注意书写时不要出现错别字。
⑵本题考查活动的设计。
适合中学生开展的活动有:朗读比赛、图片展、读书报告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主题歌咏比赛、古诗文朗诵大赛、办一期手抄报等。
从中选择两种活动,按照所给的示例拟写名称即可。
如:爱国人物故事会,爱国诗词朗诵会等。
10.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B.谁家玉笛暗飞生,散入春风满洛城。
C.谈笑有鸿濡,往来无白丁。
D.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E.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F.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
(2)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②深林人不知,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③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④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⑤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⑥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①《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E
(2)朔气传金柝
;明月来相照
;马上相逢无纸笔
;无案牍之劳形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花之君子者也
(3)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解析】【分析】(1)B句中的“生”应为“声”;C句中的“濡”应为“儒”;D句中的“污”应为“淤”;F句中的“伙”应为“火”
(2)试题名篇名句的直接默写,难度不大;但要注意背记准确,书写不要出现错字。
(3)认真阅读题目中限定性语言,分析内容,可找到对应的语句。
11.同学们,通过对七年级下册语文的学习,你一定增加了不少语文知识吧?请调动你的积累,完成以下题目。
(1)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请写出两句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
(2)马,是人类的朋友,所以,“马”常被冠以许多佳名美誉,你知道的马的佳名美誉有哪些?请写出其中两个。
【答案】(1)示例:(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老骥/千里马/白驹/天马/骏马/宝马等
【解析】【分析】(1)诗歌的类别积累更考查了学生积累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学生积累合理即可。
(2)马的佳名美誉,积累合理即可。
12.阅读课文《老山界》选段,请根据内容,按要求完成题目。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
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象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
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除此以外,就是寂静。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②像山泉在呜咽
③像波涛在澎湃
④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1)文段中既说“寂静”又写出许多声响,对这种写法的正确理解应是()
A.前后矛盾
B.静中有动
C.以动写静
D.动中有静
(2)文段横线上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A.④①③②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
【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结合本段内容分析,此时是半夜时分,周围的环境都非常寂静,在这寂静的环境里,周围的或大或小或粗或细的声音才能听到,因此,这是用的是以动写静的写法。
故选C。
(2)根据平时积累可知,文段横线上以此填入的一组句子是④①②③。
故答案为:⑴C。
⑵B。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以动写静写作手法的掌握能力。
答题时,首先要理解文章内容,然后再根据这种写作手法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⑵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及默写能力。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名篇名句,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此题比较容易,只需要在平时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排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