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的概念:土地是有地球陆地一定高度和深度范围内的土壤、岩石、矿藏、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土地与国土的区别:国土是一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版图,包括领土、领海和领空,是一个政治概念,但现在也作为经济概念来使用
土地集约利用:在一定土地利用面积上投放较多的生产资料、技术措施和劳动,进行精耕细作,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农产品总量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其标志是高投入,高成本,高产量,高收益
土地人口承载力:也叫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潜力(或能力),是指一定面积土地的食物生产潜力所能供养的一定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土地财产制度:指土地所有、使用、管理的土地经济制度及相应的法权制度
土地所有制: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土地所有权归属的制度规定,它是整个土地财产制度的核心,是土地关系的基础
土地使用制:是对土地使用程序、条件和形式的制度规定,是土地财产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土地国家爱管理制度:指国家政权以“社会代表”的身份,对全国(或某一区域)的土地,在宏观上进行管理、监督和调控的制度、机构和手段等形成的完整体系
土地征收: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公共目的强制取得土地所有权人的土地,并依法给予补偿行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土地征收制度。

我国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将集体所有的土地有偿转为国有的措施
土地储备: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为实现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目标,依法取得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土地的行为
土地的自然供给: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给或实质供给,指地球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土地的数量,即后备土地资源
土地的经济供给:指在土地的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图的有效供给
地租:是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所占有的部分
级差地租:是耕种(使用)较优土地所获得的,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
绝对地租: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无论租种好地还是坏地,都必须缴纳地租,这种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就是绝对地租
基准地价:是某一时点的土地使用权价格,这一时点就是基准地价评估的基准日,是各类用途土地的区域平均价格,是现状用途下土地未来地租的资本化,是现状来发程度下的土地使用权价格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包括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公共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论述:
1.土地的自然特性
1)位置固定性
2)面积有限性
3)质量差异性
4)功能永久性
土地的经济特性
1)供给的稀缺性
2)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
3)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4)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5)土地资产性,既是资源又是资产
简答:
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含义
1)城市土地投入的提高
2)城市土地产出的提高
3)城市土地产出率的提高
4)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提高
5)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优化
6)城市存量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2.我国土地征收特征
1)以公共利益为目的
2)行使征地权的主体职能是国家(实际是各级土地行政主管机关政府)3)征地的标的只能是集体土地
4)征地行为具有强制性
5)征收土地应以土地补偿为条件
3.土地征收的补偿
1)土地补偿费
2)安置补助费
3)地上附着物
4)青苗补助费
4.土地市场的特点
1)地域性
2)竞争不充分性
3)供给滞后性
4)供给弹性较小
5)低效率性
6)政府管制较严
5.土地市场的功能
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2)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
3)健全市场体系,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6.马克思地价理论的主要观点
1)自然状态的土地虽然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并存在价格2)土地价格的实质是地租的资本化
3)土地租金是出租土地的资本化收入
7.土地价格的特点
1)土地价格是土地的权益价格
2)土地价格不是土地成本货币的表现,不依生产成本定价
3)土地价格由土地供给与土地需求决定,而土地需求影响更大
4)土地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
5)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8.土地税收的特点:1)土地税收是国家税收中最悠久的税种
2)土地税收以土地制度为基础
3)土地税税源稳定
4)土地税收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转嫁
9.土地税收的功能:1)防止地价撒花姑娘张过快,抑制土地投机
2)引导土地利用方向,促使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3)调节土地收益分配,促进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4)保障财政收入,筹集公共设施建设资金
小题:
中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
07年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国家标准GB)
08年主要地类面积
耕地18.2574亿亩(底限18亿亩)
国土:960万平方公里
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
海洋平均深度961米
岛屿个数5400个
1.1924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伊利和莫尔豪斯合著的《土地经济学原理》出版,标志着土地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17世纪末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首次提出级差地租的概念,尔后杜尔阁、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相继对若干土地经济问题进行了探讨
3.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人口理论和土地肥力理论及地租地价理论
4.列宁的土地国有化理论
5.农业区位论---杜能的《孤立国》
6.工业区位论(德国韦伯工业区位论)
公式:
在农业领域:垦殖系数:(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森林覆盖率:(林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水面利用率:(已利用水面/全部水面)*100%
城镇或非农建设用地:建筑密度:(建筑物占地或基地面积/用地总面积)*100%
容积率:(建筑面积/用地总面积)*100%
土地利用系数:(已利用土地/土地总面积)*100%
土地集约分类(集约内容):劳动集约,资金集约,技术集约
完整的土地财产制度: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国有土地所有权不存在流转问题
土地国家管理的内容: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
在整个土地财产使用制度中,土地所有制决定着土地使用制
土地国家管理的手段:立法、经济、行政、政策、计划规划、技术、教育
用益物权
1)土地承包经营权2)建设用地使用权3)宅基地使用权4)地役权
担保物权
1)抵押权2)质权3)留置权
土地制度: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协议,招标,拍卖,挂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