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课文复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教学中,气泡图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图 形化的思维组织工具。气泡图的组成看上去很简 单,它由中心圈和围绕中心圈的子圈组成,用来 表示对于一个主要观点的分解。任何一篇文章的 结构都是由主旨和细节所组成的,而主旨和细节 之间的关系就是气泡图主圈和子圈的关系。利用 气泡图对文章进行分解,将文章内容形象化,不 仅可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基础理解能力,同时利 于学生对文章的记忆和复述。运用这样的思维导 图,可以先让学生挑选子圈的内容,复述一部分, 然后再复述整体,也可以直接让学生复述整篇课 文,可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4. 利用双重气泡图,复述正反观点类文章 教材模块五第三单元 reading 是一篇关于克隆 的文章。克隆这个话题,一直都有争议。第一个克 隆羊 Dolly 的出生,引发了人们的争论。克隆人类 胚胎,更是饱受争议,一时众说纷纭,大体分赞成 和反对两派。这样的文章属于正反观点呈现类文 章,用双重气泡图来表明比较和对比的关系,能够 非常直观地表现出正反两方的不同观点和理由。 双重气泡图(此略)非常清晰地展现了文章 结构,论点和论据一目了然。学生在学习完这篇 文章之后,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因此, 学生可以选择赞成或反对,然后利用思维导图进 行复述,同时可以加上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复述 观点明确、结构清晰,可以培养逻辑性思维和抽 象思维。同时学生也可以就两种观点都进行复述, 通过比较和对比,培养辩证思维。 课文复述是学生掌握、积累和运用语言材料 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复述这一活动不仅提高了学 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 性,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利用思维导图 进行课文复述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 写等方面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 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 生的思维品质。 (作者单位:无锡市堰桥高级中学)
一、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
1. 知识可视化理论 2004 年,马丁·爱普和拉莫·格哈德首次提 出知识可视化的术语和定义,他们认为视觉传播 与视觉认知是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基础。知识可视 化将原有知识通过恰当的图解方式转化为可视化 的知识。思维导图将抽象的内容变成直观形象的 内容,是实现知识可视化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2. 记忆的加工层次理论 记忆力直接影响我们的学习能力,英国哲学 家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信息加工理 论认为,信息加工的水平或者深度,对记忆效果有 明显的影响。信息的加工层次越深,记忆的时间就 会越长。加工时间的长短并不是决定记忆时间的长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思维导图的理论 基础,并且将思维导图用于高中英语课文读后活动——复述这一教学活动中;介绍了依托牛津高中英语教材,采用气泡图、 树状图、流程图、双重气泡图等形式进行课文复述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课文复述;思维品质
[4] 陈茜 . 高中英语思维导图教学策略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4
·2021/03(中)
道。故事采用倒叙的方式,报道了一个男孩失踪, 人们对他的失踪原因众说纷纭,其中被外星人带 走这一说法可能性比较大,警方对此也没有足够 的证据,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这篇叙事类 的文章,故事情节很吸引学生,同时故事按照时 间顺序发生。因此,笔者以故事发生的时间为主线, 绘制了以下流程图,清晰地再现了 Justin 失踪前 后发生的事情。学生以此图为抓手,能够非常轻 松地对课文的部分内容进行复述。
3. 脑科学理论 大脑是人类记忆、思维、情感的中心。大脑 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负责语言,还具有逻辑思 维和判断的能力。可以说,左脑具有学习能力。 右脑主要用来处理音乐、图像和幻想,它能将接 受到的信息以图像方式处理,它的图像处理功能 在创造性活动上占主导地位。思维导图源自脑神 经生理的学习互动模式,并且具有人人生而具有 的放射性思考能力(Radiant Thinking)和多感官 学习特性。如果说大脑是发散性思维联想的机器, 思维导图的模式就是其外部表现。
二、思维导图对课文复述的作用
复述是指学生在初步理解已学文本材料大意 的基础上,通过对材料的综合概括、适当取舍等 形式的二次加工,对其内容进行深度理解、消化,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包括笔头和口头) 的一种活动。复述作为一种阅读教学后的延伸活 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巩固课文中的 基本语言知识,学习文本结构,还可以锻炼学生 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导图将文本内容抽象的文 字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形”,可以清晰地展现可以采用很多复述方式,而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复述文本,掌 握文本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发散性思维。
参考文献:
[1] 罗芳春,李艳玲,孙存志 . 关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复述方法的思考[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5): 175-176.
[2] 张艳霞 . 基于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相关对策的 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5(6):79.
[3] 王玉昕 . 借助思维导图开展高中英语写作教学[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1):124-125.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生 动和直观的方式将抽象的思维表达出来。在教学 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以具体 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呈现出清晰的思维过程, 可以提升学习兴趣,培养发散思维,提高记忆能力, 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短的根本条件,处理水平的深度才是决定记忆长短 的因素。我们以构建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本身就是一个对信息进行深层加工的过程。
2. 利用树状图,复述介绍说明类文章 介绍说明类文章不仅可以采用气泡图进行复 述,也可以利用树状图进行复述。教材模块九第 一单元 reading,从地理位置、自然宝藏、历史以 及国家的象征物枫叶等几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加拿 大,由此得出加拿大是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国家 之一的结论。这篇文章和模块一第一单元介绍英 国的学校生活结构相似。笔者绘制了树状图。 这幅树状图(此略)非常清晰地展示了文章 从 location、treasure、 history、symbol 四大主要方 面介绍了加拿大,从整体和细节上都给了学生复 述的帮助,有了这一思维导图,学生的复述相当 顺利,且条理清晰。 3. 利用流程图,复述故事类文章 教材模块二第一单元 reading 是一篇新闻报
名师讲坛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课文复述
朱彩霞
朱彩霞,中学一级教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后取得华东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学历。2002 年任教于 无锡市堰桥中学,从事高中英语教学 15 年。教学基本功深厚,有多年高三毕业班教学经验,多次获得市区教育局嘉奖 荣誉。曾撰写多篇教学设计和教学论文在省市区级刊物发表、获奖,近年来参与了高中英语课文复述的策略研究方面的 课题研究。在校内外组织的各项业务能力比赛中表现突出,2016 年获惠山区中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2021/03(中) 33
名师讲坛
三、思维导图在课文复述中的应用
常见的思维导图有括号图、流程图、多重流 程图、树状图、桥型图、气泡图、双重气泡图、 圆圈图等。下面以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为例,谈谈 笔者利用思维导图开展读后复述活动的一些浅显 的做法。
1. 利用气泡图,复述介绍说明类文章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下称“教材”)模块一第 一单元 reading 部分介绍了一位留学生在英国的学 校生活,属于介绍说明类的文章。文章从 school hours、assembly、 teachers and students、homework、 subjects and food 等方面全面介绍了英国学生的学校 生活。文章内容多而杂,要想让学生顺利进行复述, 教师必须提供一些帮助,因此笔者绘制了下面的 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进行复述。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托 尼·巴赞于 20 世纪 60 年代所创立的一种打开大 脑潜能的图解工具。思维导图基于层级、分类信 息组织之上,通过中心主题的特定关联所形成的 分支,包括关键词、图形标识等,借助于字体色 彩的变化,实现思维的放射性及其结果的可视化。 它不仅是一种直观、 形象的“图形”,还是一种有 效的思维工具。
4. 利用双重气泡图,复述正反观点类文章 教材模块五第三单元 reading 是一篇关于克隆 的文章。克隆这个话题,一直都有争议。第一个克 隆羊 Dolly 的出生,引发了人们的争论。克隆人类 胚胎,更是饱受争议,一时众说纷纭,大体分赞成 和反对两派。这样的文章属于正反观点呈现类文 章,用双重气泡图来表明比较和对比的关系,能够 非常直观地表现出正反两方的不同观点和理由。 双重气泡图(此略)非常清晰地展现了文章 结构,论点和论据一目了然。学生在学习完这篇 文章之后,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因此, 学生可以选择赞成或反对,然后利用思维导图进 行复述,同时可以加上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复述 观点明确、结构清晰,可以培养逻辑性思维和抽 象思维。同时学生也可以就两种观点都进行复述, 通过比较和对比,培养辩证思维。 课文复述是学生掌握、积累和运用语言材料 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复述这一活动不仅提高了学 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 性,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利用思维导图 进行课文复述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 写等方面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 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 生的思维品质。 (作者单位:无锡市堰桥高级中学)
一、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
1. 知识可视化理论 2004 年,马丁·爱普和拉莫·格哈德首次提 出知识可视化的术语和定义,他们认为视觉传播 与视觉认知是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基础。知识可视 化将原有知识通过恰当的图解方式转化为可视化 的知识。思维导图将抽象的内容变成直观形象的 内容,是实现知识可视化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2. 记忆的加工层次理论 记忆力直接影响我们的学习能力,英国哲学 家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信息加工理 论认为,信息加工的水平或者深度,对记忆效果有 明显的影响。信息的加工层次越深,记忆的时间就 会越长。加工时间的长短并不是决定记忆时间的长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思维导图的理论 基础,并且将思维导图用于高中英语课文读后活动——复述这一教学活动中;介绍了依托牛津高中英语教材,采用气泡图、 树状图、流程图、双重气泡图等形式进行课文复述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课文复述;思维品质
[4] 陈茜 . 高中英语思维导图教学策略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4
·2021/03(中)
道。故事采用倒叙的方式,报道了一个男孩失踪, 人们对他的失踪原因众说纷纭,其中被外星人带 走这一说法可能性比较大,警方对此也没有足够 的证据,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这篇叙事类 的文章,故事情节很吸引学生,同时故事按照时 间顺序发生。因此,笔者以故事发生的时间为主线, 绘制了以下流程图,清晰地再现了 Justin 失踪前 后发生的事情。学生以此图为抓手,能够非常轻 松地对课文的部分内容进行复述。
3. 脑科学理论 大脑是人类记忆、思维、情感的中心。大脑 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负责语言,还具有逻辑思 维和判断的能力。可以说,左脑具有学习能力。 右脑主要用来处理音乐、图像和幻想,它能将接 受到的信息以图像方式处理,它的图像处理功能 在创造性活动上占主导地位。思维导图源自脑神 经生理的学习互动模式,并且具有人人生而具有 的放射性思考能力(Radiant Thinking)和多感官 学习特性。如果说大脑是发散性思维联想的机器, 思维导图的模式就是其外部表现。
二、思维导图对课文复述的作用
复述是指学生在初步理解已学文本材料大意 的基础上,通过对材料的综合概括、适当取舍等 形式的二次加工,对其内容进行深度理解、消化,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包括笔头和口头) 的一种活动。复述作为一种阅读教学后的延伸活 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巩固课文中的 基本语言知识,学习文本结构,还可以锻炼学生 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导图将文本内容抽象的文 字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形”,可以清晰地展现可以采用很多复述方式,而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复述文本,掌 握文本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发散性思维。
参考文献:
[1] 罗芳春,李艳玲,孙存志 . 关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复述方法的思考[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5): 175-176.
[2] 张艳霞 . 基于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相关对策的 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5(6):79.
[3] 王玉昕 . 借助思维导图开展高中英语写作教学[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1):124-125.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生 动和直观的方式将抽象的思维表达出来。在教学 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以具体 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呈现出清晰的思维过程, 可以提升学习兴趣,培养发散思维,提高记忆能力, 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短的根本条件,处理水平的深度才是决定记忆长短 的因素。我们以构建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本身就是一个对信息进行深层加工的过程。
2. 利用树状图,复述介绍说明类文章 介绍说明类文章不仅可以采用气泡图进行复 述,也可以利用树状图进行复述。教材模块九第 一单元 reading,从地理位置、自然宝藏、历史以 及国家的象征物枫叶等几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加拿 大,由此得出加拿大是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国家 之一的结论。这篇文章和模块一第一单元介绍英 国的学校生活结构相似。笔者绘制了树状图。 这幅树状图(此略)非常清晰地展示了文章 从 location、treasure、 history、symbol 四大主要方 面介绍了加拿大,从整体和细节上都给了学生复 述的帮助,有了这一思维导图,学生的复述相当 顺利,且条理清晰。 3. 利用流程图,复述故事类文章 教材模块二第一单元 reading 是一篇新闻报
名师讲坛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课文复述
朱彩霞
朱彩霞,中学一级教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后取得华东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学历。2002 年任教于 无锡市堰桥中学,从事高中英语教学 15 年。教学基本功深厚,有多年高三毕业班教学经验,多次获得市区教育局嘉奖 荣誉。曾撰写多篇教学设计和教学论文在省市区级刊物发表、获奖,近年来参与了高中英语课文复述的策略研究方面的 课题研究。在校内外组织的各项业务能力比赛中表现突出,2016 年获惠山区中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2021/03(中) 33
名师讲坛
三、思维导图在课文复述中的应用
常见的思维导图有括号图、流程图、多重流 程图、树状图、桥型图、气泡图、双重气泡图、 圆圈图等。下面以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为例,谈谈 笔者利用思维导图开展读后复述活动的一些浅显 的做法。
1. 利用气泡图,复述介绍说明类文章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下称“教材”)模块一第 一单元 reading 部分介绍了一位留学生在英国的学 校生活,属于介绍说明类的文章。文章从 school hours、assembly、 teachers and students、homework、 subjects and food 等方面全面介绍了英国学生的学校 生活。文章内容多而杂,要想让学生顺利进行复述, 教师必须提供一些帮助,因此笔者绘制了下面的 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进行复述。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托 尼·巴赞于 20 世纪 60 年代所创立的一种打开大 脑潜能的图解工具。思维导图基于层级、分类信 息组织之上,通过中心主题的特定关联所形成的 分支,包括关键词、图形标识等,借助于字体色 彩的变化,实现思维的放射性及其结果的可视化。 它不仅是一种直观、 形象的“图形”,还是一种有 效的思维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