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去游乐园》教案(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游乐园。
(教材第54~55页)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结合现实的情境,初步感知乘法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在游乐园都玩过哪些项目?都喜欢玩什么?今天,淘气和笑笑也来到了游乐园。
说说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情境图) 学生可能会说:
•我从售票处了解到太空船每人需要12元,电动火车每人6元。
•淘气算出了2人坐太空船需要24元。
•笑笑想知道3人、4人、5人坐太空船,分别需要多少元钱?
……
师:淘气是这样算的,他做得对吗?(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淘气的算法)
生:前两个都对了,第三个好像是涉及进位,应该是不对的。
师: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要问题。
【设计意图:由学生喜欢的游乐园场景引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
师:5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元?自己试着计算一下,然后与同伴交流计算过程。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并交流计算过程,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生1:已知坐太空船每人12元,5人需要的钱数就是计算12的5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在计算12×5时,可以先计算个位上的数字2与5相乘,得数是10;再算十位上的数字1,也就是表示1个十与数字5相乘,结果是50;最后计算50+10=60。
可以用列表、算式或竖式表示出计算过程:
×10 2
5 50 10
50+10=60 10×5=50
2×5=10
50+10=60
1 2
× 5
1 0
5 0
6 0
生2:可以写成比较简单的竖式计算。
当计算12个位上的数字2与一位数5相乘时,满10向前一位进1,所以积的个位上写0;12十位上的数字1与一位数5相乘时,还要加上进位来的1,所以积的十位上是6。
竖式计算如下:
1 2
5
×
1
6 0
对解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
师:13人坐电动火车需要多少元?自己尝试用竖式算一算。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汇报,给予解答正确的学生鼓励和表扬。
师:14人坐电动火车需要多少元?15人呢?16人呢?自己算一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派代表交流汇报,给予解答正确的学生表扬。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在多样化的算法中,让学生自主选择算法,实现算法的优化。
】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有什么收获?评价一下自己今天的学习情况。
去游乐园
12×5=60(元)
1 2
5
×
1
6 0
答:5人坐太空船,需要60元。
A类
1.火眼金睛辨对错,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
〔考查知识点: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B类
3.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去的时候用了3时,返回时用了2时。
(1)从县城到王庄乡有( )千米。
(2)返回时平均每时行( )千米。
4.
(1)
× 4
1 8
(2)
2
×
6
〔考查知识点: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前面两道题是错的,后面两道题是对的。
改正如下:
1 5
× 6
3
9 0
1 3
×
1
4
5 2
2. 18×3=54(本)
B类:
3. (1)156 (2)78
4. (答案不唯一)
(1)
32
× 4
1 2
8
(2)
2
1
×
6
12
6
教材第55页“练一练”
1. 48 91 70 21 70+21=91
2. 46 80 96 38
3.
4. (1)18×5=90(元) (2)16×4=64(元)
5. 24 36 48 60 后一个算式的结果比前一个的结果多12,因为每一个算式中,前一个乘数都是12,后一个乘数都比前一个算式里的要大1,结果就多12。
12×6=7212×7=84
买文具。
(教材第47~49页)
1.认识中括号,了解中括号的作用。
2.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重点: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熟练地进行运算。
课件。
同学们经常去文具店买东西吗?
仔细观察这幅图片(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情境图),从中你找到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
汇报:计算器每个22元,铅笔盒每个18元,圆珠笔每支4元,钢笔每盒24元。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
汇报:
1.买4支圆珠笔多少元?
2.钢笔每支多少元?
3.买3个计算器多少元?
4.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多少元?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第4个问题: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多少元?
1.需要多少元呢?你能独立完成吗?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汇报:求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多少元,可以用3个计算器的钱加1支钢笔的钱。
22×3=66(元) 24÷4=6(元) 66+6=72(元)
答: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72元。
2.谁可以列成综合算式?
学生交流。
汇报:22×3+24÷4。
谁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这个算式里含有加、乘、除两级运算,应该先算乘除,后算加法。
22×3+24÷4
=66+6
=72(元)
练习: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35+65×40÷512×(153-83)÷8
师:第二道有小括号,应该怎么办?
生: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小结:在一个算式里含有两级运算,应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完成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3题。
先请学生说出每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3.你能添上括号使9÷3×5-2=1吗?(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试一试”例1)
学生交流。
汇报:只使用小括号能行吗?怎么办?
请中括号[ ]来帮忙。
9÷[3×(5-2)]
=9÷[3×3]
=9÷9
=1
小结:当我们需要改变运算顺序时,如果只有小括号不行,那我们就可以请中括号来帮忙。
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完成教材第49页“练一练”第6题。
要求:先让学生说出每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小结: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歌谣,能帮助你记一下运算顺序呢,读一读,试一试。
混合式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
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
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
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
中括号里后边算,次序千万不能乱。
每算一步都检验,又对又快喜心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歌谣的形式,记忆混合运算的顺序,学生既喜欢,又记得牢固。
】
1.做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2题。
指名让学生板演。
2.做教材第49页“练一练”第4题。
指名让学生板演,纠正时说一说运算顺序。
4.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给你的小伙伴听听。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补充。
【设计意图:课后练习同步课堂教学,能起到“趁热打铁”的非常效果。
个别指导,及时发现漏洞,针对性强。
】
买文具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式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
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
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
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
中括号里后边算,次序千万不能乱。
每算一步都检验,又对又快喜心间
A类
1.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900-189+11 100÷4+36
[196-(96+4)]÷6234÷[(51-48)×3]
(考查知识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力要求:能熟练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
B类
2.比一比,算一算。
15×(39-30)÷3(185-35)÷(180÷6)
15×[(39-30)÷3] 72÷[(12+24)÷9]
(考查知识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力要求:能熟练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722 61 16 26(说运算顺序略)
B类:
2. 45 5 45 18
教材第48页“练一练”
1. 略
2. 270÷3-140÷2=20(千米)
3.722 575 1932 154 68 158
4.72 234 72 26
5.(1)(答案不唯一)6×3+2+4=242×6+3×4=24(2)略
6.16 192 18 50
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