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许文多
来源:《新教育·综合版》 2019年第5期
虽初中历史学科作为中考必考科目,由于所占分值较少,许多老师与学生常常忽视历史学科的学习,历史学科知识点包含时间、事件、地点、人物、起因、意义等多个方面,给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带来一定的难度,导致学生不愿意在历史学科下功夫,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随之减弱。
本文主要以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进行以下几点分析,以期为初中历史教学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以及教育学者愈发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建立公平、民主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考虑学生的自身感受,尊重学生自然发展规律,在老师积极的引导下,与学生建立平等互动的桥梁。
2.提高老师的综合素养。
初中历史老师不仅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与教学手段,同时自身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
初中历史老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再以传统教授知识作为主要教学目的,而是要以加强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重点,才能让学生转变自身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二、运用老师的体态语言与情感教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阶段,对任何事物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
因此,初中历史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教学内容融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或人物事迹等,加强引导学生。
在初中历史教学时,老师要运用自身的体验语言与情感教化,将历史教材内容变得生动有趣,通过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历史事件,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场面的震撼;而通过老师栩栩如生地讲解历史人物,让学生更加了解历史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例如:老师在讲解《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时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的管辖制度,与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中外交流的影响与作用,老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讲述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故事,进而让学生感受到张骞的冒险精神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的重要贡献,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开拓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设定疑问教学法吸引学生注意力
初中历史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通过设定相关教学问题,从而充分结合教材内容,找到历史规律,通过课前疑问教学法,利用有趣的教学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投入到历史教材中,寻找历史答案,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形成有效的历史思维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与探索兴趣,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悟由感性过渡到理性的认识,让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质的飞跃,实现老师的教学目标。
例如:老师在讲授《科举制的创立》这一课时,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应用疑问教学法。
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说出唐朝杰出的皇帝有哪些?皇帝在统治期间,使中国出现了政治清明、国力增强的盛世局面,皇帝统治措施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从隋唐时期封建统治者通过哪些方式进行人才选拔等,通过有效的课前提问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历史教学中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快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步伐,现如今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我
国的教学事业当中。
因此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中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信息技术的视频、音频、图片等方式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壁垒,使
初中历史知识更加形象具体地向学生展示出来,便于学生充分理解与掌握更好的历史知识,通过
信息技术中视觉与听觉的双重震撼效果,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更加
丰富有趣,从而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更多的历史知识,加深学生的记忆,进而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
例如:老师在讲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掌握历史时间线,通过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充分还原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义和团运动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和借口,从而
使学生投入到历史的学习之中,老师顺势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从而树立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
五、设立角色扮演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不仅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还要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创设角色扮演教学模式,通过新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不仅发
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有助于构建健康、和谐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让学生熟悉历史背景,体会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通过人物角色的扮演,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有效培养学生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
例如:老师在讲解《北伐战争》时,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前因后果,理解国民大革命运动的转折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历史事件重新展现,组织历史教学活动,让学生毛遂自荐,以自编自导自演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四一二”反革命事件,进而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高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
师生情感,这是学生热情参与学习的基础,进而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历史学科自身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