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电力拖动 第9章 同步电机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第九章
图9-12 双环位置伺服系统结构图
§9.3伺服系统的设计
三.双环位置伺服系统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W op (s)
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
K p ( i s 1) CT /( jJ ) K ( i s 1) 3 2 is s (Ti s 1) s (Ti s 1)
K
三.双环位置伺服系统
由Routh稳定判据求得系统稳定的条件
i d Ti ( i d ) K ( i d )( i d Ti ( i d )) 1
图9-13 采用PID控制的双环控制伺服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对数幅频特性
§9.3伺服系统的设计
常用的调节器有比例-微分(PD)调节器、比例-积分(PI)调 节器以及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器,设计中可根据实际 伺服系统的特征进行选择。
§9.3伺服系统的设计
一.调节器及其传递函数
在系统的前向通道上串联PD调节器校正装置,可以使相位超前, 以抵消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使相位滞后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机械传动机构的状态方程
d m dt j
§9.2伺服系统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
一.直流伺服系统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
驱动装置的近似等效传递函数
状态方程
Ks Ts s 1
dUd 0 Ks 1 Ud0 uc dt Ts Ts
§9.2伺服系统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
一.直流伺服系统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
图9-11 双环位置伺服系统
§9.3伺服系统的设计
三.双环位置伺服系统
忽略负载转矩时,带有电流闭环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Wobj ( s )
《电机及拖动基础》第9章 同步电机
以往,同步电动机通常用于运行速度恒定的场合,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现代交流电机调速技术的发展进步
,由同步电动机组成的高性能调速系统的研发及应用也
越来越广泛。
第九章
同步电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同步电机的双反应原理
第三节 同步电动机电压平衡方程式及相量图
第四节 同步电动机的功角特性
第九章
在旋转磁极式结构中,
又分为隐极式和凸极式两种
型式(上页图9.1),其定子部
分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完全
一样。
图9.2 旋转电枢式同步电机示意图
第一节
概述
二.同步电机的额定值
❖ 额定电压 U N :电机额定运行时定子的线电压,单位为 V
或 kV。
❖ 额定电流 I N :电机额定运行时定子的线电流,单位为 A。
PN SN cos N 3U N I N cos N
(9.1)
对电动机为轴上输出的额定机械功率
PN SN cos NN 3U N I N cos NN
(9.2)
此外,铭牌上还有额定频率 f N ,单位为 Hz;额定励
磁电压 U fN ,单位为 V;额定励磁电流 I fN ,单位为 A。
的确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第二节 同步电机的双反应原理
由 Fad 单独作用产生的磁通称为纵轴电枢磁通 ad ,如图
9.6(1)所示。
n
Fad
ad
(1)纵轴
图9.6电枢反应磁动势及磁通
第二节 同步电机的双反应原理
由 Faq 单独作用产生的磁通称为横轴电枢磁通 aq ,如图
9.6(2) 所示。
对数越多,转速愈低。
同步电机主要用作发电机,几乎所有的电力都由同
《电机及拖动第版许晓峰课件按节编辑同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节能技术
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如高效电动机、能量回收技 术等,提高系统能源利用效率。
能效管理
通过能效管理手段,如能源审计、能源监测等,实现电力 拖动系统的节能运行。
THAHale Waihona Puke KS谢谢您的观看04
同步电动机的启动与调速
同步电动机的启动方法
1 2 3
直接启动
直接将同步电动机接入电源,利用电动机的异 步起动转矩达到同步。
辅助电动机启动
利用辅助电动机将同步电动机拖动至接近同步 转速,然后切除辅助电动机,接入同步电动机 的励磁电源,使其加速至同步。
脉冲启动
利用脉冲电源或其他装置使同步电动机加速至 同步转速,然后切除脉冲电源,接入励磁电源 ,使其稳定运行。
03
04
05
• 课前预习和课 • 注重实践和应 • 加强交流和讨
后复习
用
论
通过预习和复习,更好地 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通过实验和课程设计等实 践环节,加深对理论知识 的理解和应用;
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 讨论,及时解决学习中遇 到的问题。
02
同步电动机的基本类型和主要结构
同步电动机的基本类型
直流同步电动机
同步电动机的故障诊断与处理
诊断方法
采用振动、温度、声音、绝缘电阻等检测方法,及时发现和判断电动机的故障。
处理措施
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更换轴承、修复齿轮、清理通风口等, 确保电动机的正常运行。
06
电力拖动系统的过渡过程及计算
电力拖动系统的过渡过程
启动过程
制动过程
调速过程
缓冲过程
电动机从静止状态到稳定运行状 态的过程。
同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第一章绪论电力拖动课件武汉理工
零.如右图,我们定义该方向为该场点磁感
应强度 的方向.
2021/3/4
电机与拖动基础
37
—电机与拖动基础—
• (2)当电流元的取向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时,受到的磁场力
与该电流元在该场点具有其它可能取向时受到的磁场力相比
为最大,表示为dFm a x
.
dFm a x
与
Idl
的大小成正
• 比,并与各点磁场的性质有关。我们将 dFmax 与 Idl 大
小的比值定义为该场点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即
B dFmax
•
Idl
•
恒定磁场中各点处的磁感应强度 都具有确定的量值。
它由磁场本身性质所决定,与电流元 的大小无关。
•
2021/3/4
电机与拖动基础
38
—电机与拖动基础—
• (3)实验表明,磁场力 dFmax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电 流元 Idl和磁感应强度B 所组成的平面,而且
• 电势e正方向表示电位升高的方向,与U 相反。如果同一元件上e和U正方向相同 时,e= -U。
2021/3/4
电机与拖动基础
34
—电机与拖动基础—
• 一、磁路的基本概念
• 磁路:磁通经过的路径。 • 基本物理量: • 1、磁感应强度B(磁密)单位:Wb/m2;或T • 2、磁通 单位:WB • 3、磁场强度H单位:A/m • 4、磁动势F=NI 单位:A • 5、磁压降V=Hl 单位:A • 线圈中有电流I,线圈周围就会产生磁场,磁场强弱取决
2021/3/4
电机与拖动基础
42
—电机与拖动基础—
• 1.载流直导线的磁场 如图右图所示, 在长为 L的一段载流直导线中,通有恒定
《电机与电力拖动》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1.课程的目标和任务《电机与电力拖动》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在高职高专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适度、够用”的电机理论和电力拖动的有关基础知识,掌握各类电机工作原理,了解其结构特点和基本特性,了解直流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变压器、同步电机、控制电机的运行特性和分析方法,掌握各类电机的机械特性以及起动、制动和调速的基本技能。
该课程是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应用为一体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不仅为学生实训和毕业设计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而且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考高级电工资格证书、职业能力培养做准备。
2.学习内容3.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突出特点是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并重,要求理论必须与实际操作密切结合,强调技术的应用。
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转变强调课程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教学观念,将原来较为单一的“理论教学+验证实验”的课程教学模式,转变为“应用性理论讲授+课程实验+技能实训”的课程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课程的重点:课程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适度、够用”的电机理论和电力拖动的有关基础知识,掌握各类电机工作原理,了解其结构特点和基本特性,了解直流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变压器、同步电机、控制电机的运行特性和分析方法,掌握各类电机的机械特性以及起动、制动和调速的基本技能。
课程的难点:课程的难点为直流电机、三相异步电动机、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变压器联结组和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绕组的基本知识和结构。
电机的运行分析(电机的起动、制动、调速的过程分析)与生产实际的结合。
4.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4.1单元一直流电机(1)教学基本要求本单元主要介绍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基本结构。
学习本单元应主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掌握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在磁场里运动导体产生感应电动势和载流导体受力两个基本规律,这两个规律是直流电机工作的理论基础。
《电机与拖动基础(第2版)》(习题解答)
《电机与拖动基础(第2版)》(习题解答)电机与拖动基础第⼀章电机的基本原理 (1)第⼆章电⼒拖动系统的动⼒学基础 (6)第三章直流电机原理 (12)第四章直流电机拖动基础 (14)第五章变压器 (29)第六章交流电机的旋转磁场理论 (43)第七章异步电机原理 (44)第⼋章同步电机原理 (51)第九章交流电机拖动基础 (61)第⼗章电⼒拖动系统电动机的选择 (73)第⼀章电机的基本原理1-1 请说明电与磁存在哪些基本关系,并列出其基本物理规律与数学公式。
答:电与磁存在三个基本关系,分别是(1)电磁感应定律:如果在闭合磁路中磁通随时间⽽变化,那么将在线圈中感应出电动势。
感应电动势的⼤⼩与磁通的变化率成正⽐,即 tΦNe d d -= 感应电动势的⽅向由右⼿螺旋定则确定,式中的负号表⽰感应电动势试图阻⽌闭合磁路中磁通的变化。
(2)导体在磁场中的感应电动势:如果磁场固定不变,⽽让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这时相对于导体来说,磁场仍是变化的,同样会在导体中产⽣感应电动势。
这种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的感应电动势的⼤⼩由下式给出 Blv e = ⽽感应电动势的⽅向由右⼿定则确定。
(3)载流导体在磁场中的电磁⼒:如果在固定磁场中放置⼀个通有电流的导体,则会在载流导体上产⽣⼀个电磁⼒。
载流导体受⼒的⼤⼩与导体在磁场中的位置有关,当导体与磁⼒线⽅向垂直时,所受的⼒最⼤,这时电磁⼒F 与磁通密度B 、导体长度l 以及通电电流i 成正⽐,即Bli F = 电磁⼒的⽅向可由左⼿定则确定。
1-2 通过电路与磁路的⽐较,总结两者之间哪些物理量具有相似的对应关系(如电阻与磁阻),请列表说明。
答:磁路是指在电⼯设备中,⽤磁性材料做成⼀定形状的铁⼼,铁⼼的磁导率⽐其他物质的磁导率⾼得多,铁⼼线圈中的电流所产⽣的磁通绝⼤部分将经过铁⼼闭合,这种⼈为造成的磁通闭合路径就称为磁路。
⽽电路是由⾦属导线和电⽓或电⼦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也可以说电路是电流所流经的路径。
电机及电力拖动教学大纲
《电机及电力拖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电机及电力拖动力英文名称:Fundamental of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Drives 课程类型:本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学时数:68(理论58+实验10)学分数:开课对象:10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先修课程:物理、电路参考教材:唐介电机与拖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本课程主要介绍交直流电机、变压器和控制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和特性,以及电力拖动系统的运行性能、分析计算、电机选择及实验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交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及控制方法,为后续课程“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变频调速”等专业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在电机及电力拖动方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第1章变压器的原理及特性理解变压器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掌握变压器的空载运行特性、负载运行特性的分析与计算,了解三相变压器的电路系统、磁路系统及其对电动势波形的影响。
了解自耦变压器与互感器的基本概念。
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及相量图。
第2章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理论基础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有关概念及工作原理,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动方程式和等效电路分析法,会计算其功率和转矩,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各种机械特性。
第3章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理解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制动要求,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各种启、制动方法和优缺点及其能量传输关系,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各种调速方法和特点。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各种运行状态。
第4章同步电动机的基本理论了解三相同步电动机、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及结构,理解同步电机的物理模型和电枢反应,理解三相同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功率及转矩。
理解同步电机的基本应用。
第5章同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了解同步电机的启动及调速方法。
第6章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理论掌握直流电机基本工作原理,会分析其电路系统和磁路系统,掌握单叠绕组的基本分布规律,正确理解电刷、换向器在直流电机中的作用,会计算直流电机的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
第9章,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第5版,阮毅
9.3.2梯形波永磁同步电动 机的自控变频调速系统
图9 -12 梯形波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等效电路及逆变器主电 路原理图
9.3.2梯形波永磁同步电动 机的自控变频调速系统
图9 -13 PWM逆变 器输出电压 图9 -14 梯形波永磁同步 电动机的转矩脉动
9.3.2梯形波永磁同步电动 机的自控变频调速系统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运动控制系统
第 9章
同步电动机变压变 频调速系统
同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
同步电动机直接投入电网运行时, 存在失步与起动困难两大问题,曾 制约着同步电动机的应用。 同步电动机的转速恒等于同步转速, 所以同步电动机的调速只能是变频 调速。
同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
变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不仅实现了同 步电动机的调速,同时也解决了失步 与起动问题,使之不再是限制同步电 动机运行的障碍。随着变频技术的发 展,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应用日益 广泛。 同步电动机调速可分为自控式和他控 式两种,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
Te max
图9 -3 隐极同步电动机的矩角特性
3U s Es m xd
9.1.4 同步电动机的稳定运 行
0
2
能够稳定运行
图9 -4 隐极同步电动机的矩角特性
9.1.4 同步电动机的稳定运 行
2
不能稳定运行, 产生失步现象。
图9 -5 隐极同步电动机的矩角特性
9.1.5 同步电动机的起动
9.3.1自控变频同步电动机
需要两套 可控功率 单元,系 统结构复 杂。
图9 -9 自控变频同步电动机调速原理图 UI——逆变器 BQ——转子位置检测器
9.3.1自控变频同步电动机
《电机及拖动第版许晓峰课件按节编辑同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电机及拖动按照工作原理和应用 领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直流 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伺 服电机等。
电机及拖动的基本原理
电磁感应
电机及拖动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定 律,即磁场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 动势,从而产生电流。
控制原理
通过控制电机的输入电压、电流或磁 场,可以实现对电机输出转矩、转速 或位置的精确控制。
行。
变速控制
通过改变输入电压或励磁电流, 实现对同步电动机的调速控制。
软启动控制
利用软启动装置,逐步增加同步 电动机的输入电压,实现平稳启
动。
同步电动机的控制策略
转子磁场定向控制
通过控制转子磁场的旋转速度,实现对同步电动 机的矢量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
通过直接控制同步电动机的转矩,实现快速、准 确的调速控制。
磁场与电流相互作用
电机的旋转或直线运动是由磁场与电 流相互作用产生的力矩或推力实现的 。
电机及拖动的发展历程
早期发展
电机及拖动的发展始于19世纪初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各种类
型的电机逐渐得到应用。
现代发展
进入20世纪后,随着电力电子技术 、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电机及拖动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同步电动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发电厂
01
在发电厂中,同步电动机主要用于拖动发电机组,实现电力的
生产和输出。
输配电系统
02
同步电动机还用于输配电系统中,如用于驱动变压器和调相机
电
03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同步电动机常用于驱动发电机组,将风能
转化为电能。
同步电动机的应用案例分析
同步电动机的未来发展方向
高性能化
通过改进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同步电动机的性能指标,如效率、 功率密度等。
同步电机知识点
同步电机知识点
同步电机是一种常用的交流电机,其动态性能对全电力系统的动态性能有极大影响。
以下是关于同步电机的知识点:
1. 同步电机是电力系统的心脏,它是一种集旋转与静止、电磁变化与机械运动于一体,实现电能与机械能变换的元件。
2. 同步电机的特点包括:稳态运行时,转子的转速和电网频率之间有不变的关系;若电网的频率不变,则稳态时同步电机的转速恒为常数而与负载的大小无关。
3. 同步电机分为同步发电机和同步电动机。
4. 同步发电机的转矩方程为T1=To+Te,其中T1为原动机的驱动转矩。
5. 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以外特性为主U=f(I)。
6. 投入并联运行的条件包括:发电机的相序应与电网一致;发电机的频率应与电网相同;发电机的激磁电动势与电网电压大小相同、相位相同。
7. 投入并联的方法包括:准确整步法、自整步法。
8. 同步电机的特点包括:转速不随负载变化而变化;改变励磁电流可以改变功率因数;增大励磁电流,可以提高电磁功率,从而提高电动机的过载能力。
9. 有功功率的调节方法:增加发电机的输入功率,即增加原动机的驱动转矩,可以增加发电机向电网输入的有功功率。
10. 无功功率的调节方法:通过改变励磁电流的大小可以改变发电机对电网无功功率的需求。
11. 同步补偿机是同步电机的一种(同步电机不带载时),作用是改善电网功率因数。
电机与电力拖动技术
电机与电力拖动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技术是现代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术,它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制造中,为生产线的高效运转和产品质量的保证提供了可靠的动力支持。
本文将从电机与电力拖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种技术,为实现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电机与电力拖动技术的基本原理电机是一种可以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依靠电场作用在导体内部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旋转力。
电力拖动技术是利用电动机和传动机构共同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动力传递和运动控制,具有高效、精准、可靠的特点。
电机与电力拖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电动机驱动电动机驱动是电力拖动技术的核心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能产生的磁效应在电动机内部产生磁场,使得电机转动,从而实现物体的运动。
电动机的种类有直流电动机、交流异步电动机、交流同步电动机等,不同的电动机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2.传动机构传动机构是电力拖动技术中起关键作用的机械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将电动机产生的转动力传递到被动部件上。
传动机构的种类有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气动传动等,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需要,选择不同的传动机构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运动效果。
3.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电力拖动技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电动机的控制和传动机构的调节,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动力传递的高效协调。
控制系统的种类有PLC控制、数控控制、液压控制等,根据不同应用场合和需要,选择不同的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运动方案。
以上三个方面共同组成了电力拖动技术的核心,只有在三个方面协同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实现高效、稳定、精准的生产和运动控制。
二、电机与电力拖动技术的分类电机与电力拖动技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需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机床类机床类是电机与电力拖动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特点是速度高、精度高、负载大,具有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点。
电机与拖动技术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
1.1电机和电力拖动技术的发展及在经济技术领域中的作用 1.2本课程在专业中的作用、任务及课程目标 1.3电机理论中的基本知识点 1.4电机及拖动基础中常用的定律 1.5电机与拖动系统的MATLAB仿真技术
第1章 绪论
1.1电机和电力拖动技术的发展及在经济技术领域中的作用
电能是现代能源中应用最广的二次能源,它的生产、变换、传输、分配 、使用和控制都比较方便经济,而要实现电能的生产、变换和使用等都离不 开电机。电机就是一种将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电磁机械装置。因此,电 机一般有两种应用形式。第一种是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称之为发电机,它 通过原动机先把各类一次能源蕴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然后再把机械能转 换为电能,最后经输电、配电网络送往城市各工矿企业、家庭等各种用电场 合。第二种是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称之为电动机,它用来驱动各种用途的 生产机械和其他装置,以满足不同的要求。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 它应用广泛,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分类方法也很多。常见的分类方法为: 按功能用途分,可分为常规电机和控制电机两大类。按照电机的结构或转速 分类,可分为变压器和旋转电机。根据电源的不同,旋转电机又分为直流电 机和交流电机两大类。交流电机又分为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两类。
我国的电机工业,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多年间,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完整 体系。早在1958年我国就研制成功当时世界上第一台1.2万kW双水内冷汽轮 发电机,显示了我国电机工业的迅速掘起。近些年来,随着对电机新材料的研 究以及计算机技术在电机设计、制造工艺中的应用,普通电机的性能得到提高 ,而控制电机的高可靠性、高精度、快速响应使控制系统完成各种人工无法完 成的快速复杂的精巧工作。
第1章 绪论
1.2本课程在专业中的作用、任务及课程目标
《电机与拖动》教学大纲
《电机与拖动》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机与拖动英文名称:Motors and Electric Drives课程性质:专业教育必修课程课程编号:O131009所属院部:机电工程学院周学时:4学时总学时:75学时(理论学时60;实验学时15)学分:4学分教学对象(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2011级学生预备知识:高等数学、物理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工程力学、机械制图等。
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其作用是承前启后,为后续课程打基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变压器与各种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运行性能,独立分析电力拖动系统各种运行状态,掌握有关计算方法,合理地选择和使用电动机,为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做好基本培养和锻炼。
要求重点掌握变压器、异步电机、电动机的选择和电力拖动系统的动力学部分,同步电机、直流电机和控制电机部分作为一般掌握内容。
课程教材:唐介主编.电机与拖动(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参考书目:[1]彭鸿才主编.电机原理及拖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2]周顺荣编著.电机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3]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实验指导书.杭州: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考核形式:闭卷考试编写时间:2012年1月制定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注:根据需要,课时可作适当调整。
绪论(2学时)学习要求: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掌握学好这门课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方法第1章磁路(4学时)学习要求:掌握常用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定律,为学好本课程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铁磁材料与磁路。
第2章变压器(8学时)学习要求:1.了解变压器的主要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及主要额定值的意义。
2.掌握变压器负载运行时的等值电路、相量图、基本方程式以及运行性能。
3.熟悉三相变压器的联接组别。
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 (全)PPT教学课件
1
If —— 激磁绕组中的激磁电流; Rm —— 该段的磁组; Ф—— 磁通量
Φ
说明:当I较小时磁路的磁阻为气隙
2
磁阻且为常数,故If与Φ是线性的 If较大时铁心饱和,磁阻加大Φ增
加变慢If与Φ为非线性关系. 电机的饱和程度对电机的性能有很
0
大的影响.
If
二、主磁极磁势产生的气隙磁密在空间的分布
气隙磁密的概念: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学习方法
1、性质: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中,《电机原 理及拖动》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或称 技术基础课。
2、任务:我们所从事的专业决定了我们是从使 用的角度来研究电机的。因此,我们着重分析 各种电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而对电机设 计和制造工艺涉及得不多。但对电机的结构还 要有一定深度的了解。
1.静止部分 (1)主磁极:由极身和极掌组成,固定在磁轭
(机座)上.在磁极上套入激磁绕
组(线圈).主磁极总是偶数,且N
磁轭
极和S极相间出现.极掌对激磁
极掌极身
线圈 绕组起支撑作用,且使磁通在气
隙中有较好的分布波形.
(2)换向极:它位于相邻两主磁极之间,构造与主磁极相似,其 作用是为了消除在运行过程中换向器产生的火花.
自锁电路目录?第一章直流电机原理?第二章电力拖劢系统的劢力学基础?第三章直流电劢机的电力拖劢?第四章发压器?第五章三相异步电劢机原理?第六章三相异步电劢机的电力拖劢?第七章同步电劢机?第八章控制电机?第九章电力拖劢系统中电劢机的选择3学习方法
电机及拖动基础
电路
由金属导线和电气以及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为电路。 电路导通叫做通路,只有通路才有电流通过。 电路在某一处位置断开,叫做断路或开路。
《电机与拖动(第2版)》项目九
三、实施步骤
(1)指导老师将学生分成A组、B组和裁判组三组。 ① A组制作风机、水泵、起重机、空压机、车床、上料机、洗衣机、电冰箱等机械设备卡片, 每张卡片上填一种机械设备名,每位学生选择一张卡片,并负责编制卡片对应的机械设备对电动 机的要求,如电源类型(直流或交流)、工作环境(绝缘等级、冷却方式、噪音水平)、工作方 式、启动负载及运行负载等。 ② B组制作各种类型电动机的卡片,每张卡片上填一种电动机名,每位学生选择一张卡片,并 负责编制卡片对应电动机的性能指标,如安装方式、绝缘等级、冷却方式、工作方式、噪声水平、 振动水平、经济性、启动性能、可靠性等。 ③ 裁判组负责对各组的表现进行评判。
任务二
电动机额定数据的确定
任务引入
在某车间,某机械设备拟用一台转速为1 000 r/min左右的三相笼形异步电动机拖动,其负 载曲线如图9-4所示。输出功率及持续时间数据如表9-3所示。
表9-3 输出功率及持续时间数据
输出功率/kW
P1
P2
P3
P4
18
24
14
16
t1
t2
t3
t4
持续时间/s
图9-4 某机械设备的负载曲线
思考:电动机选择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电动机的选择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一、电动机选择的一般原则
1 安装方式 与机械设备的使用条件相适应 2 机械特性 与所拖动机械设备的机械特性相匹配 3 调速性能 满足生产机械的要求 4 启动、制动性能 满足机械设备对电动机启动性能的要求 5 功率 被充分利用 6 可靠性 高,使用寿命要长
7 互换性能 尽量选择标准电动机产品
二、电动机选择的基本流程
(1)根据机械设备性能的要求 • 选择电动机的种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入的机械转矩T ( 电磁转矩TM (PM / ) 空载转矩T ( 1 P 1 / ) 0 P 0 / );
二、同步发电机的功角特性
功角特性:当空载电势E0和端电压U保持不变时,发电机的电磁功率PM与
功角 之间的关系:PM f ( )
M
U E0 标幺值表示:P m sin , m相数, Xs
I d F ad ad E ad , E ad j I d X ad , I d I a sin ; X ad : 直轴电枢反应电抗; I a I q F aq aq E aq , E aq j I q X aq , I q I a cos ; X aq : 交轴电枢反应电抗;
60 f N p
,称为同步转速;定子旋转磁场
或转子的旋转方向决定于通入定子绕组的三相电流相序,改变其相序 即可改变同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
9.4 同步发电机的运行
一、空载磁场 原动机拖动同步发电机以同步转速旋转,励磁绕组通入直流励磁电流
,形成一个机械旋转磁动势 F f ,产生转子磁通 f ,在定子每相中
注意: 定子星形连接时,I a I N , U U N / 3;
用cos N 0.8, 求出;
;
I d I a sin ;
I q I a cos ;
相量: U E 0 jX d I d jX q I q
角度: ;
9.10 同步电动机
一、同步电动机的电势方程式和相量图(凸极)
相量: U E 0 jX d I d jX q I q
角度: ; 模:I d I a sin ;
模:I q I a cos ;
模:E0 X d I d U cos ;
同步电动机原理:
同步电动机工作时,定子的三相绕组中通入三相对称电流,转子的励 磁绕组通入直流电流。 同步电动机原理:在定子三相对称绕组中通入三相交变电流时,将在 气隙中产生旋转磁场;在转子励磁绕组中通入直流电流时,将产生极 性恒定的静止磁场;若转子磁场的磁极对数与定子磁场的磁极对数相 等,转子磁场因受定子磁场磁拉力作用而随定子旋转磁场同步旋转, 即转子以等同于旋转磁场的速度、方向旋转。 定子旋转磁场与转子的速度为
忽略电阻Ra压降且在感性负载时,内功率因数角的计算公式:
U sin I a X s ; U cos U sin I a X q 凸极同步电动机: arctan ; U cos 隐极同步电动机: arctan
: U与I a的交角,即外功率因数角;
U sin I a X s arctan ; U cos
SN:视在功率;PN:有功功率;QN:无功功率
9.7 同步发电机的参数测定和稳态运行特性
通过空载实验和短路实验可测得同步发电机的空载特性、短路特性;
利用这些特性可以求得同步电机参数Xd;
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外特性、调整特性和效率特性。
X d X ad X : 直轴同步电抗; 凸极同步电机:X d X q ;
X q X aq X : 交轴同步电抗; 隐极同步电机:X d X q X s ;
9.6 同步发电机的电势方程式和相量图
同步发电机的分析计算主要应用:电势平衡方程式和相量图;
不考虑定子电阻Ra,电势平衡方程式 (考虑定子电阻Ra时,在每个式子后加上 I a Ra即可,一般不要求): 隐极同步发电机: E0 U j I a X s; 凸极同步发电机: E0 U j I d X d j I q X q; E 0 :空载电动势; U :发电机端电压; I a :电枢电流; 以上方程式中的量和参数都是每相值;
N:额定效率;
(3) 调相机(三相):输出的无功功 率 PN 3U N I N sin N;
2、额定电压UN——指额定运行时定子的线电压。 3、额定电流IN——指额定运行时定子的线电流。 额定频率fN(50Hz),额定转速nN(对同步电机而言为同步转速
60 f N ) p
9.3 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
感应出电动势 E 0 。同步电机在空载时只有此磁场, E 0 又叫空载电 势或励磁电势。 二、负载时电机的磁场和电枢反应 1、负载时电机的磁场
同步电机负载运行时,同时存在转子的机械旋转磁场和定子绕组产生
的电气旋转磁场,均以同步转速同向旋转,彼此相对静止。所以同步 电机在负载时,气隙中的磁场是两个磁场的合成磁场。
E j I a X , j表示 E 滞后 I a 90度; X :每相的漏电抗;
X s X a X : X s同步电抗; X s,X a随磁饱和程度的增大而 减少;
2、凸极电机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枢反应电抗和同步电抗 双反应理论:考虑到凸极电机气隙的不均匀性,把电枢反应分成直 轴和交轴电枢反应分别处理然后叠加的方法。
2、电枢反应(重点) 同步电机带上负载后,三相绕组流过电枢电流 I a ,产生电气旋转磁 动势 F a ,产生旋转磁通 a ,它使气隙中磁场的大小及位置发生变 化,称为电枢反应。 几个必须掌握的重要概念
(1)内功率因数角 :是 E 0 与 I 的时间相位角,与电机参数及负载有关; (2)外功率因数角 :是 U 与 的时间相位角,与负载有关; I (3)功率角 :是 E 0 与 U 的时间相位角,简称为功角; (4)三个角的关系 : (5)直轴(纵轴、d轴):主磁极轴线的位置; (6)交轴(横轴,q轴):与直轴成90度电角度的位置;
定子,转子称为磁极。
同步电机一般采用旋转磁极式结构,根据磁极形状可分为 隐极和凸极两种型式。
隐极同步电 机在不考虑 齿槽效应时, 气隙均匀, 适合于高速 旋转。
凸极同步电 机气隙不均 匀,适合于 中速或低速 旋转场合。
同步电机结构特点: 转子:磁极(直流激磁) 定子:电枢(三相对称绕组) 磁极: (1)凸极式:有明显磁极,集中绕组,气隙不均匀。 (2)隐极式:圆柱形,气隙均匀,分布绕组。
模:I d I a sin ;
用E0 X d I d U cos 求出X d ;
用X q I q U sin 求出X q ;
模:I q I a cos ;
模:E0 X d I d U cos ;
模:X q I q U sin ;
本题的求解与9-14的求解步
电枢反应的性质:电枢反应对空载磁场的不同作用(增磁、去磁、交
磁)称为电枢反应的性质;它取决于内功率因数角。
内功率角不同时的电枢反应(记准,可考问答题) 电枢反应性质
交磁 直轴、去磁 直轴、增磁 直轴、去磁、交磁 直轴、增磁、交磁
对电机的影响
n(f) 下降 不变 不变 下降 下降 U 不变 下降 上升 下降 上升
第9章 同步电机
9.1 同步电机的类型和构造
1 同步电机的定义 转子转速(n)与电枢绕组感应电动势的频率(f)严格成正比的电机。 2 同步电机的分类 旋转电枢式 按结构分类 旋转磁极式 凸极式 同步发电机:机械能→电能 按用途分类 同步电动机:电能→机械能 同步调相机(改善电网功率因数) 隐极式
同步电机的定子还是转子称为电枢?
轴,采用并励或他励接法。 2、整流器励磁——静止式、旋转式
三、同步电机的额定值 1、额定容量SN(或额定功率PN)—指额定运行时电机的输出功率。
(1) 发电机(三相):输出的电功率 PN 3U N I N cos N;
N : 额定功率因素;
(2) 电动机(三相):输出的机械功 率 PN 3U N I N cos N N;
9.8 同步发电机的并网及并联运行时的功率调节
并网条件:
(1)幅值相同; (2)频率相同; (3)相位相同; (4)波形相同; (5)相序
并网的方法:
(1)准确整步法: 将发电机调到完全符合投入并联条件,然后投入电网。
(2)自整步法:
先验证发电机相序,拖到同步转速,然后直接加入电网。 无穷大电网:电网的频率和电压不受负载变化或其他扰动的影 响而保持为常数的电网。
隐极发电机的计算
常用公式(滞后)
常用公式
I d I a sin ; I q I a cos ;
E0 U j I a X s;
; E0 U cos I d X d ; U PN sin I q X q ; arctan
U sin I a X q U cos ;
模:E0 X d I d U cos ;
模:X q I q U sin ;
负载性质
纯阻性 纯感性 纯容性 感性 容性
9.5 电枢反应电抗和同步电抗
1、隐极电机的电枢反应电抗和同步电抗
I a F a a E a ; E a j I a X a , j表示 E a 滞后 I a 90度; X a :电枢反应电抗;
I a E ; 漏磁通和漏电动势
外特性:发电机的转速为同步转速,且励磁电流和负载功率因数不变时, 发电机的端电压与电枢电流之间的关系; 调整特性:发电机的转速为同步转速、端电压为额定电压、负载的功 率因数不变时,励磁电流与电枢电流之间的关系; 效率特性:转速为同步转速、端电压为额定电压、功率因数为额定功率 因数时,发电机的效率与输出功率的关系;
P2 3UI cos ; PCu 3I 2 Ra
Pm+ Ps
PCu
P1:输入的机械功率;
PM 3UI cos 3I Ra 3I (U cos I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