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_队伍建设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自治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_
队伍建设思考
专任教师分职称、学历、年龄情况:
职称情况:高级3877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6.5%;中级5695人,占38.9%;初级3963人,占27%;无职称1118人,占7.6%。
学历情况:博士19人,占0.13%;硕士434人,占3%;本科__人,占77.9%;专科2675人,占18.3%;高中阶段及以下103人,占0.7%。
年龄情况:30岁以下3151人,占21.5%;31~40岁5331人,占
36.4%;41~50岁4710人,占32.1%;51岁以上1461人,占10%。
二、内蒙古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数量不足,不适应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2022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招生规模由2022年的8.4万人扩大至2022年的13.5万人,在校生规模由2022年的20万人增加至2022年的35.6万人。
规模的迅速扩大,教师的补充未能及时跟上,造成现阶段内蒙古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数量不足。
2022年统计显示,内蒙古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有1.5万人,生师比仅为24:1,与教育部提出的至2022年达到16:1的目标有较大差距。
(二)职业学校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偏低。
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教师学历达标率
达到90%,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逐步提高”的目标。
2022年统计显示,内蒙古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合格率为81%,与教育部目标相差9个百分点。
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也仅占到教师总数的3.1%。
(三)“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制约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据不完全调查,内蒙古自治区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多数是刚出大学校门就进职业学校当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职业院校普遍缺乏适合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
抽样调查显示,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课教师总数的比例仅为30%,远低于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50%的目标。
(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编制不足,聘请兼职教师的制度尚未建立。
近年来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许多地方教师编制没有增加。
许多职业学校采取自行聘请校外教师的办法来满足教学需求,但相关制度尚未建立,聘请教师产生的费用全部由学校承担,给学校发展带来较大的压力。
另外,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定和收入分配没有单独的序列,往往是按普通高中学校的规定和标准执行,没有反映出职业教育的特点,职业学校对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进入教师队伍缺乏吸引力。
三、加强内蒙古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工作。
1979~1988年间,全国各地陆续建立11所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专门为职业学校培养师资队伍。
随着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起落,一部分学校进行了更名,培养的主要方向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近年来,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了适应形势需要,教育部
在全国又确立了一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主要是高等院校,包括职业技术师范学校),主要是承担在职教师的培训任务。
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师主要来自普通高等院校,缺乏一定的动手能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笔者认为,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出台相应政策,引导高等院校招收中职对口升学毕业生,开展“职教师资”培养,增加招生的计划,使一部分优秀的中职毕业生通过继续职业教育的培养,获得更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这部分学生,计算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习,专业课有了6~7年的学习时间,基础应该是扎实的,使这部分人才成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储备力量。
(二)健全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补充机制。
中等职业学校录用新教师应坚持统一考试、择优录用的原则。
一方面从高等院校中招收一部分优秀的毕业生到校任教。
职业学校招聘教师,政府要将招聘的主动权给予学校,学校根据专业需要、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
招聘专业课教师,不仅要进行理论考试,还要进行实践教学的考试。
另一方面拓宽教师补充渠道,面向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招聘优秀人才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
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有较强的理论研究水平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招聘一部分高素质的既懂技术又懂生产经营的管理人才充实到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中来,有利于改善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结构,有利于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改进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引进人才的方式可采取调动、借用、校企合作、兼职等多种形式,在具体的操作中,各级政府可制定配套的政策给以鼓励与支持。
(三)加大在职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是继续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中等职
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积极选送优秀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进行研修,遴选一部分青年教师到知名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自治区在国家实施素质提高计划的基础上,要开展本级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要做好3~5年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二是实施校长能力提升计划。
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每年可举办2~3期校长培训班,采取小班化教学,将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重点职业学校的校长、副校长进行一轮全员培训,提高重点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
三是实施专任教师学历提升计划。
据统计,内蒙古自治区还有9%的专任教师学历不达标,大约有2500名教师,可以用3~5年时间,通过函授、成人教育等学习方式,基本解决这部分教师的学历不达标问题。
出台学费补助政策,依托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引导一部分青年教师完成研究生学历教育,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有率。
(四)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按照《教育部关于建立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精神,鼓励职业学校教师深入企业调查研究,采用岗位培训、下厂锻炼、挂职顶岗、跟班研讨、导师带徒等方式,定期派专职教师到社会第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和科技信息。
同时与企业结合,进行开发、服务,积累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
另外,通过“项目开发”等活动,促进理论教师得到实践锻炼,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变。
鼓励教师参加全国统一开考的各种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让更多的教师取得相应专业的多项技术职称,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五)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提高教师科学研究水平。
各级教育行政部
门和学校应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教研活动,在教学中形成“教——研——用”的良好循环模式。
可定期开展教学论文的评选活动,表彰研究成果质量高、数量多的教师。
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可联系有关科研部门,每年确定5~10个职业教育重点研究课题,成立由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牵头,有关职业学校教师参加的课题研究组,共同完成课题研究,引领和推动全区职业教育的科研工作。
各职业学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科研工作列为学校的主要工作之一,积极为教师进行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鼓励一线的教师参与科研活动。
(六)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各级各类应认真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紧密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爱岗敬业、创新进取、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时代感的师德教育活动,激励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热爱职业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建立师德考评奖励制度,把师德建设作为职教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内容,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工作考核、职务聘任、选派进修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
构建师德建设工作检查评估体系,把师德建设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工作评估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