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佩戴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佩戴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长时间佩戴角膜塑形镜对近视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数量以及形态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3例(200只眼)佩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戴镜前、戴镜后1 d、1周、1、3及6个月检测其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形态,以及角膜厚度改变情况。

结果:戴镜后1 d~6个月,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六角形比率及细胞密度有轻微下降,变异系数以及平均面积出现轻微上升,但戴镜前及戴镜后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戴镜后1 d~1个月,患者旁周边厚度出现轻微减薄,之后又出现轻微增厚,中央厚度在1 d~6个月之后出现轻微减薄,但不同部位的角膜内皮厚度于戴镜前及戴镜后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眼患者进行科学的矫治,戴镜前后角膜内皮细胞数量以及形态无明显变化,对角膜代谢基本无影响,长时间佩戴帮助患者控制近视过快发展,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及应用。

标签:角膜塑形镜;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角膜厚度角膜塑形术是一种非手术矫治近视眼并且能够控制近视过快发展的一项医疗技术,各国近视防控专家以及眼科医生认为该技术能够降低角膜前表面的角膜曲率并且能够去除戴框架眼镜的视网膜周边离焦,因此能够使得近视度数得到暂时的降低,白天不用戴镜即可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并且能够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过快发展,但是其监控使用以及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地探讨和研究[1]。

目前的角膜塑形术是借助佩戴高透氧的硬性角膜塑形镜来实施的[2]。

对于患者长时间佩戴角膜会不会出现缺氧反应,导致角膜生理代谢活动受到干扰,使得角膜屏障功能下降有关的研究中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形态以及角膜厚度的改变情况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指标[3]。

从1999年引入该项技术进行治疗开始,学术界就一直非常关注其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角膜的影响以及治疗的有效性,特别关注长时间佩戴,对其角膜内皮细胞的数量以及形态出现的变化[4]。

本文选取了123例佩戴角膜塑形鏡的近视眼患者,为探讨长时间佩戴角膜塑形镜对近视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数量以及形态的影响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3例(200只眼)佩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双眼77例,单眼46例;男55例,女68例;年龄8~18岁,平均(11.7±3.1)岁;近视度数1.00~6.00 D,平均(3.50±1.46)D;散光度数0~
2.00 D,平均(1.50±0.37)D。

纳入标准:均无结膜、角膜病变、外伤、干眼症及其他全身性疾病等角膜塑形镜禁忌证。

排除标准:中途自行退出研究;不能够很好地配合进行治疗以及随访。

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戴镜方法患者需要在每晚佩戴角膜塑形镜8~10 h,早晨睁开眼睛后
先滴1%玻璃酸钠眼液,眨眼后将镜片摘除。

1.2.2 验配方法按照患者检查结果,确定镜片品牌(阿尔法、亨泰、梦戴维)、直径、定位弧、基弧、等参数进行试戴,然后根据试戴片居中状态、各弧度的荧光图像、镜片活动度以及塑形后的角膜地形图进行评估,配适状态良好,最终确定镜片参数,进行个性化量眼定制,然后规范护理以及佩戴镜片[5]。

1.2.3 检查方法患者需要戴镜后1 d、1周、1个月,以及之后每隔1~2个月到医院进行复查[6]。

常规检查包含镜片洁净度、是否有变形、镜片配适、检查视力、泪膜、角膜、眼压、眼底、角膜地形图(计算机辅助)[7]。

特殊检查包括戴镜前以及戴镜后1 d、1周、1、3、6个月检查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的数量及形态的变化情况,以及颞侧、下侧、鼻侧周边及中心的角膜厚度[8]。

角膜内皮细胞以及角膜厚度的检查:患者在早上摘下镜片之后10 min~1 h进行检查[9]。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减少误差,进行检查的视光师技术纯熟、经验丰富,而且同一患者戴镜前后进行检查的视光是必须为同一名视光师操作[10]。

测量角膜厚度时需要在同一个区域中测量三次,数值比较接近时就取其平均值;在对角膜内皮细胞进行拍摄时必须保证是在同一个区域中[11]。

1.3 观察指标分别于戴镜前、戴镜后1 d、1周、1、3及6个月检测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形态,以及角膜厚度改变情况[12]。

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及形态的改变情况利用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进行检查,记录患者的六角形比率、变异系数、细胞密度及平均细胞面积;角膜厚度变化情况使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进行检查,记录其下侧、颞侧、上侧、鼻侧、中央的角膜厚度变化情况[13-14]。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段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及形态的变化情况戴镜后1 d~6个月,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六角形比率及细胞密度有轻微下降,变异系数以及平均面积出现轻微上升,但戴镜前及戴镜后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部位角膜内皮厚度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戴镜后1 d~1个月,患者旁周边厚度出现轻微减薄,之后又出现轻微增厚,中央厚度在1 d~6个月之后出现轻微减薄,但不同部位的角膜内皮厚度于戴镜前及戴镜后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虽然角膜塑形镜对于屈光度的降低是暂时的,但是长时间佩戴之后还是能够对近视的发展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15]。

因佩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年龄相对较
小,并且需要长时间佩戴,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更加规范、严谨的医疗管理以及验配程序,让接受矫治的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视觉效果[16]。

最重要的一点是确保患者在佩戴过程中眼睛的舒适健康,最大程度消除隐患,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之更加安全有效,本文为了进一步探讨长时间佩戴角膜塑形镜对近视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及形态的影响,以便该技术在国内更好地推广以及应用。

经过了半个世纪的经验积累以及研究,人们对于角膜塑形镜的设计及材料对患者角膜生理代谢的影响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17]。

角膜塑形镜逆几何的设计理念,其平行配适与普通的角膜接触镜完全不同,对角膜各部位所造成的压力也完全不同,并且其直径比日戴RGP要大,活动度相对较小,夜间佩戴,导致患者的泪液循环情况比较差,长时间佩戴容易对角膜产生不良影响[18]。

本文通过对123例(200只眼)近视患者的临床观察看出,科学验配,患者严格规范戴镜,没有并发症的出现,也没有发现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形态以及角膜厚度出现比较显著地改变。

根据本文表1数据能够看出,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六角形比率以及细胞密度有轻微下降,变异系数以及平均面积出现轻微上升,但未出现较为明显的区别,说明长时间佩戴角膜塑形镜对于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数量以及形态并无太大影响。

本文使用的角膜塑形镜材料都是高透氧材料(透氧系数100),根据本文表2数据能够看出,该材料的角膜塑形镜对于患者角膜厚度影响并不大,安全性比较高。

但是有研究曾经采用透氧系数为90、100以及58的角膜塑形镜,发现患者夜戴6个月之后,三种材料的患者角膜周边的厚度、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及形态均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变化(P<0.05),该研究说明夜戴对于患者角膜代谢的影响更大[19]。

国外也有研究表明,夜戴与日戴相比导致患者缺氧反应的概率更大。

所以进行夜戴的患者必须使用透氧系数比较高的材料制作的镜片,并且夜戴对于镜片清洁、使用监控、使用方法以及验配技术的要求更高[20]。

综上所述,应用高透氧角膜塑形镜对近视眼患者进行科学的矫治,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及形态和佩戴之前无明显变化,基本对角膜代谢无影响,能够长时间佩戴帮助控制患者的近视发展,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春梅,秦艳,杨川会,等.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偏心量对眼轴影响的临床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8,40(8):728-732.
[2]安阳,李威,郑春晖,等.玻璃酸钠滴眼液在角膜塑形镜配戴中对眼表形态和泪液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16,36(1):74-77.
[3] Nest T V,Ruysschaert G,Vandecasteele B,et al.The long term use of farmyard manure and compost:Effects on P availability,orthophosphate sorption strength and P leaching[J].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2016,216(11):23-33.
[4]王晓冰,张利科,邱迎红,等.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眼视力、眼压及
生物测量参数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7,46(16):2204-2205.
[5]孙园,周珺,高敬,等.角膜形态及视觉质量对角膜塑形镜试戴结果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7,46(8):742-745.
[6] Santos Soares S M,Brito-Junior M,de Souza F K,et al.
Management of cyst-like periapical lesions by orthograde decompression and long-term calcium hydroxide/chlorhexidine intracanal dressing: a case series[J].Journal of Endodontics,2016,42(7):1135-1141.
[7]吕燕云,武晶晶,彭丽,等.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效果观察[J].眼科,2017,32(2):131-134.
[8]吕天斌,王丽娅,覃建,等.角膜塑形镜配戴矫治高度近视的回顾性队列研究[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8,11(2):144-149.
[9] Skieresz-Szewczyk K,Jackowiak H,Ratajczak M.Ultrastructural study on the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the orthokeratinized epithelium and its cornified layer (lingual nail)on the ventral surface of the lingual apex in the domestic duck (Anas platyrhynchos f. domestica)[J].Zoology,2018,126:36-45.
[10]于军,栗莉.佩戴角膜塑形镜与框架眼镜控制儿童近视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8,13(5):227-229.
[11]苗春旭,徐昕涌,张会.儿童夜戴角膜塑形镜角膜并发症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2017,53(3):198-202.
[12]赵可浩,陆文秀,王文萃,等.配戴一年以上的夜用角膜塑形镜停戴后角膜参数的变化[J].眼科,2016,31(5):306-309.
[13] Deterding K,Mauss S,Pathil A,et al.PS-096-Long-term follow-up after IFN-free therapy of advanced HCV-associated liver cirrhosis:continued improvement of liver function parameters-results from the German Hepatitis C-Registry (DHC-R)[J].Journal of Hepatology,2017,66(1):S55.
[14]裴天序,張佳欢,韩冬,等.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泪膜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18,38(6):217-218.
[15]连燕,金婉卿,毛欣杰,等.框架眼镜与角膜塑形镜矫正的近视儿童脉络膜厚度差异比较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7,37(5):431-434.
[16]周佳,林伟平,刘桂华,等.停戴角膜塑形镜期间角膜前表面形态恢复情况观察[J].眼科新进展,2017,37(8):739-742.
[17]沈亚,单彧,程金伟,等.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矫治青少年近视的临床观察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7,38(11):1467-1470.
[18] Zimmer C L,Rinker F,Honer Zu Siederdissen C,et al.
Increased NK cell function after cessation of long-term nucleos(t)ide analogue treatment in chronic hepatitis B associates with liver damage and HBsAg loss[J].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18,217(10):1656-1666.
[19]刘桂华,谷天瀑,李颖,等.角膜塑形镜配戴后瞳孔与光学区的大小对视觉质量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17,37(1):38-41.
[20]唐晓蕾,扶世杰,王晓莉,等.角膜塑形镜控制儿童近视进展的一年综合效果[J].眼科,2016,31(2):98-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