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介入硬化治疗的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介入硬化治疗的效果观察
陈冬,唐新华,王世知,朱仙花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南昌330006)
【摘要】 目的 观察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介入硬化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回顾6例行介入硬化治疗的病例,术前行MRI检查明确瘤体大小范围等,术中经皮穿刺瘤体,DSA造影显示其分布形态、引流血管等情况,然后在透视下缓慢注入聚桂醇泡沫,直至硬化剂充满瘤腔、瘤体肿胀不能注入,术后1个月根据病灶缩小、症状缓解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治疗,1~3次治疗后消退较明显者复查MRI,完成全疗程者随访3个月,评估疗效。
结果 6例患者均完成全程治疗,注射1~3次,并经随访3个月,其中疗效Ⅰ级者0例,Ⅱ级者1例,Ⅲ级者2例,Ⅳ级者3例,1例术后出现咳嗽不适,经吸氧、平卧休息后好转。
结论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介入硬化治疗安全有效。
【关键词】 血管瘤;血管畸形;硬化治疗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是一组小儿常见的脉管性疾病,新生儿发病率2%~10%,多发生在头颈部。
根据生物学分类,将具有血管内皮增殖和消退行为的归为血管瘤,而不具增殖和消退倾向的病变归为血管畸形[1]。
血管畸形包括毛细血管畸形、淋巴管畸形、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和混合畸形[2]。
临床上对其治疗方法较多,但尚无十分完美的方法。
回顾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硬化治疗的6例不同类型的体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患者,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中男3例,女3例,年龄2~38岁。
发生部位:左锁骨上1例,左背部1例,右髂腰部1例,右大腿2例,右膝关节上1例。
6例患者均依据病史、临床表现、MRI和术中穿刺回抽液性质明确诊断。
其中淋巴管瘤1例,血管瘤3例,静脉畸形2例。
左背部1例为血管瘤,有血管瘤手术切除史,硬化术前左背部肿胀、疼痛,伴左上肢麻木不适。
1.2 方法 硬化剂采用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聚桂醇注射液(规格10mL∶100mg,批号:20080445),造影剂采用碘伏醇。
在DSA手术台上,术区常规消毒、铺巾,静脉输液针直接穿刺瘤腔,缓慢拔针,见血液或淋巴液流出后,透视下注入造影剂行瘤腔造影,明确瘤体形态、有无引流静脉等,采用手工、双注射器和三通阀制备技术(Tessaritechnique)制备泡沫硬化剂,三通阀连接装有2mL聚桂醇+2mL碘伏醇的10mL注射器和装有6mL空气的20mL注射器各一支,快速交换推注注射器内的药液与空气混合约20次,在完成10次后将三通阀尽量关小,再推注10次,
DSA引导下沿穿刺针缓慢注入泡沫硬化剂,直至瘤腔变苍白肿胀为止。
若注射过程中引流静脉显影,可压迫引流静脉行硬化注射治疗[3-4]。
首次硬化注射治疗后1个月复查,视瘤体情况决定是否行进一步治疗,1~3次治疗后消退较明显者复查MRI,术后随访3个月,综合评估疗效。
1.3 疗效评判标准及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根据磁共振或术中造影评估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及对症处理。
采用Achauer等[5]的评判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Ⅰ级(差):瘤体缩小≤25%;Ⅱ级(中):瘤体缩小26%~50%;Ⅲ级(好):瘤体缩小51%~75%;Ⅳ级(优):瘤体缩小76%~100%。
2 结果
本组6例患者介入硬化治疗1~3次,注入聚桂醇剂量6~15mL,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其中Ⅰ级者0例,Ⅱ级者1例,Ⅲ级者2例,Ⅳ级者3例,左锁骨上静脉畸形患者术后出现咳嗽不适,经吸氧、平卧休息后好转;左背部血管瘤患者总共行2次硬化治疗,第1次术后背部疼痛、肿胀及左上肢麻木感消失。
6例患者术后均出现一过性局部肿胀、发热、结形成,无特殊处理均在2~4周内消失,未出现皮肤破溃、过敏、心梗、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完成完整疗程后3个月随访疗效如初。
见图1~6。
3 讨论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是一组小儿常见的脉管性疾病,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出现,血管瘤在1岁内快速增长,1~5岁不同程度消退,血管畸形随机体生长同等比例的生长,在激素水平变化如青春期、妊娠时可刺激瘤体迅速生长,病灶快速增长可导致周围组织破坏,出血、感染、影响容貌,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由于其发病率高,病变部位特殊,影响患者的外貌和生活质量,所以其治疗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和临床问题。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治疗目前主要有随访观察、药物、激光、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
由于其病灶快速增长可破坏周围组织,影响外貌和生活质量,原则上应给予积极的治疗;对大多数病灶,手术治疗无法根治,且存在术中出血、创伤大、术后复发、瘢痕明显等缺点;激光治疗组织穿透性差、疗效有限,且存在术后色素改变及瘢痕形成等问题;普萘洛尔已逐渐成为血管瘤药物治疗的一线药物,但其主要用于增生期(1岁内)血管瘤治疗,且对血管畸形无效[5-6],所以其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A:MRI提示左锁骨上窝约2.8cm×3.2cm大小静脉团块;B:第一次手术造影(注入聚桂醇6mL);C:第二次手术造影,提示瘤体明显缩小(注入聚桂醇2mL);D:第二次手术压迫引流血管行硬化注射治疗
图1 左锁骨上静脉畸形治疗前后对比(疗效Ⅳ
级)
A:MRI提示左背部约8畅8cm×3cm大小血管瘤;B:2次治疗后MRI提示瘤体基本消失(注入聚桂醇7+4mL)
图2 左背部血管瘤治疗前后MRI对比(疗效Ⅳ
级)
A:治疗前大体表现;B:3次治疗后大体表现(注入聚桂醇3+3+4mL)
图3 右髂腰部静脉畸形治疗前后大体对比(疗效Ⅲ级)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是在DSA监测下进行的治疗,适用于大部分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病变,相对于传统手术切除,介入治疗既能使瘤体缩小,又能保持正常外观;相对于传统直视下注射硬化剂
,介入治疗
A:右大腿血管瘤MRI冠状面表现;B:MRI横断面表现;C:术中造影,注入聚桂醇约6
mL;D:术后4周MRI冠状面表现;E:术后4周MRI横
断面表现
图4 右大腿血管瘤1次治疗前后MRI对比(疗效Ⅳ级)
在硬化剂中加入了造影剂,术中可在DSA引导下进行硬化治疗,如有引流静脉显影,也可在DSA引导下压迫引流静脉,从而能有效把握硬化剂的流向,确保疗效并减小不良反应的发生。
故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A:MRI提示右膝上血管瘤;B:术中造影;C:二次治疗(注入聚桂醇7+8mL)后MRI提示瘤体缩小
图5 右大腿血管瘤治疗前后MRI对比(疗效Ⅲ
级)
A:MRI提示右大腿淋巴管瘤;B:术中造影(穿刺回流出淋巴液诊断为淋巴管畸形);C:3次治疗(注入聚桂醇4+4+4mL)后MRI提示瘤体缩小
图6 右大腿淋巴管畸形治疗前后MRI对比(疗效Ⅱ级)
聚桂醇又名聚多卡醇或乙氧硬化醇,是一种比较温和的醇类药物,静脉注射后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栓形成、阻塞血管,并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促使结缔组织增生、纤维化,使病变萎缩、消退,聚桂醇制作的泡沫硬化剂增大了聚桂醇与血管内皮的接触面积,
延长了接触时间,减少了用量却提高了疗效[4-8]。
聚桂醇的安全性已得到公认,美国FDA于2010年3月批
准聚桂醇上市[9]。
本组6例患者介入硬化治疗疗效满意,1例术后出现咳嗽不适,经吸氧、平卧休息后好转。
1例患者术前患处肿胀、疼痛,伴左上肢麻木,术后上述症状消失。
介入硬化治疗有以下优点:(1)微创;(2)可重复性;(3)硬化剂中加入了造影剂,在DSA引导下可监测硬化剂流向,确保硬化剂注入瘤体,增强疗效并减小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介入硬化治疗疗效安全有效,但本文临床样本数量较少,还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积累、并做好进一步随访。
参考文献
[1] MullikenJB,GlowackiJ.Hemangiomasandvascularmalformations
ininfantsandchildren:aclassificationbasedonendothelialcharac-
teristics[J].PlastReconstrSurg,1982,69(3):412-422.
[2] DasguptaR,FishmanSJ.ISSVAclassification[J].SeminPediatrSurg,2014,23(4):158-161.
[3] NakamuraM,OsugaK,MaedaN,etal.Percutaneoussclerother-
apyforvenousmalformationsintheextremities:clinicaloutcomesandpredictorsofpatientsatisfaction[J].Springerplus,2014,3:520.
[4] 李龙.X线透视引导下泡沫硬化疗法的方法学研究和临床应
用[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0.
[5] AchauerBM,ChangCJ,VanderKamVM.Managementofhe-
mangiomaofinfancy:reviewof245patients[J].PlastReconstrSurg,1997,99(5):1301-1308.
[6] 周升铭,阳巧凤,陈小葵.普萘洛尔与泼尼松比较治疗婴幼儿
血管瘤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16):1478-1480.
[7] XiaoQ,LiQ,ZhangB,etal.Propranololtherapyofinfantilehe-
mangiomas:efficacy,adverseeffects,andrecurrence[J].PediatrSurgInt,2013,29(6):575-581.
[8] CabreraJ,CabreraJJr,Garcia-OlmedoMA.Treatmentofvari-
coseveinswithsclerosantinmicrofoamform:longtermoutcomes[J].Phlebology,2000,15(1):19-23.[9] 汤仲明.2010年美国FDA批准药物简介和分析[J].国际药
学研究杂志,2011,38(1):71-85.
(收稿日期:2015-11-17 编辑:林培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