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伏尔塔瓦河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音乐伏尔塔瓦河教案
课程目标:
1. 了解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背景及作曲家斯美塔那的相关知识。
2. 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能够哼唱片段。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激发对欧洲古典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
2. 体会主题旋律中所蕴含的深厚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1. 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
2. 理解交响曲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设备。
2. 部分西洋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5分钟)
1. 展示幻灯片:播放音乐《黄河》和《长江之歌》的音乐片段,创设课前的氛围!
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分别写的是我国的哪两条河流?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 介绍作曲家斯美塔那:捷克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创始人,被誉为“捷克音乐之父”。
2. 介绍作品《我的祖国》: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共分六个乐章,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
三、欣赏《伏尔塔瓦河》(15分钟)
1. 完整播放《伏尔塔瓦河》,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2. 分段欣赏:引导学生关注乐曲中的主题旋律,以及不同乐器的表现手法。
四、分析与讨论(15分钟)
1. 分析乐曲结构:介绍交响曲的结构,让学生了解乐曲的各个部分及其特点。
2. 讨论乐曲主题:让学生谈谈对主题旋律的感受,以及主题旋律在乐曲中的作用。
五、实践活动(10分钟)
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尝试演奏《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
2. 各组展示演奏成果,互相评价。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以及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延伸:
1. 推荐学生欣赏其他欧洲古典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莫扎特的《安魂曲》等。
2.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音乐社团或音乐会,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欣赏交响曲《伏尔塔瓦河》,使学生了解了作曲家斯美塔那及其作品,掌握了
乐曲的主题旋律,培养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在聆听、分析、讨论、实践等环节中,深入感受乐曲的美感。
同时,注重引导学生
理解交响曲的结构和表现手法,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然而,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欣赏乐曲时,对乐器的音色辨识能力
较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提
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
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