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玉器之西周玉器各大馆藏精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玉器之西周玉器各大馆藏精选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早期玉器有戈、钺、戚、玦、璜、珩以及人、虎、兔、牛、兽面、鸟、鱼等等,器型简单,勾勒清晰,类似殷墟出土的简化型玉器,也有的仍保留着商代晚期玉器的遗韵和形迹。

洛阳东郊西周早期墓出土的玉立人,大头细身,臣字眼,几乎完全沿袭了商后期玉人的形式。

而白草坡西周墓中出土的2件玉人,则较上一件玉立人多了一点现实气息。

成康时期1号墓出土的玉人,裸体,面修长,五官安排较为适中,头上盘一蛇,可能是为奴隶主弄蛇的奴隶。

西周玉鸟仍类似殷墟玉鸟,唯有张家坡西周墓出土的一石鸟,长颈,尾二岐上翘下前卷,与众不同,可作为研究玉鸟形式变化的一个例证。

西周中期玉器有戈、钺、戚、匕、虎、牛、兔、鹿、龙、兽面、鸟、鱼以及柄形器等。

较为重要的一批玉器出自昭穆时期的茹家庄
伯墓,共有1300余件,种类有虎、鹿、兔、蚕、蝉、凤鸟、璜、圭、戈、管、玦以及柄形器等。

其中不少带穿孔薄片动物玉雕,轮廓简洁、线条洗练、特征鲜明,是何禽兽,一看便知。

如薄片状玉蹲虎,以寥寥可数的阴刻线便把老虎的肢体勾勒出来,并突出了它的性格。

口、眼、腮以及前后肢上部均用一面坡阴线勾勒,呈隐起效果,口部钻一圆孔,似作张口状,与尾上卷形成的圆孔,都是为了在胸前佩带时使蹲卧之状的玉虎保持平衡。

玉虎的眼睛已不再用臣字目,是西周中期玉禽兽的一种新变化。

薄片状玉鹿立雕作回首顾盼状,比商周玉禽兽盛行的正、侧面形状,有所前进,在西周玉器中甚为少见。

鹿头顶雕出树枝状大角,使其外貌特征更加明显,除了眼、口用阴线勾出外,身部肢体用线更少,仅前后肢与胴腹、蹄的重要部位用阴线勾勒,类似后世的减笔白描。

西周晚期玉器有戈、钺、戚、璜、玦、人、牛、龙佩、龙凤佩等。

其中有的与西周中期玉器类似。

但西周晚期玉器出现了一种非常明显
的变化,即由窃曲纹、勾连夔龙纹、蟠虬或蟠虺等图案演化成阴线或双勾的细密纹样,与当时的青铜器装饰一脉相通。

如村里集西周晚期墓出土的玉璜、玉兽面就是这类细密纹饰的新型玉器。

新郑唐户西周墓出土的以二夔龙交尾和夔凤组合的镂空龙凤珮,其外轮廓多岐脊,破除了商周玉的均齐组织。

珮内则多处镂空并出现多处岐形孔。

二夔龙椭圆眼,夔凤圆眼,周边用单阴线勾勒,呈现出缓缓的曲线韵律和均衡美。

这两种新型玉器,已开东周玉器变化之先河。

从出土西周玉器来看,西周300余年的玉器是新的风格逐渐取代商玉风格,从商玉立体的、平面的、繁复的、简单的多种类型的玉器,逐步转化为薄片状、平面阴线刻为主的玉器,较多地沿袭了商玉线条简练的做工,后期又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阴线细密纹饰玉器。

各大馆藏西周玉器
(美国)洛杉矶博物馆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美国)哈佛大学福格艺术馆
(民国)戴润斋旧藏
(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
(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
(德国)巴尔先先旧藏
(英国)不列颠博物馆
温馨提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