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 写作专题十 文体与提分记叙文 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括叙述多,细节描写少
减少概括叙述的文字,增加适当的细节描写。通过对人物或事件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或事件。
写人不集中,较分散
在有限的篇幅中,应集中刻画一个人物,最多刻画两个人物,笔墨要集中。
常见问题
应对方法
多写自己的所作、所感,忽略叙事本身
限制直接抒情、议论等内容所占的篇幅,多描写主要人物,使主要人物形象具体、鲜明、突出。
续表
类别
说明
人物的描写方法
1.从描写的对象来看: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2.从描写的疏密来看:概括介绍和细节描写。3.从描写的角度来看: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续表
类别说明Biblioteka 记叙文的人称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叙述所见、所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以亲历者的眼光去观察和叙述的写法,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2.第二人称:作者用“你”“你们”来叙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拉近彼此距离,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便于抒情。第二人称在考场写作中很少用到,一般在书信中使用,但偶尔也用第二人称来抒情或议论,因为这种对话方式便于作者直接抒发感情。
续表
类别
说明
四种表达方式
1.叙述: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表述出来。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肖像、心理、对话、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特征等,具体细致地描绘出来。小说中运用描写的地方较多,一般记叙文则是在叙述中穿插一些描写。这些描写,按对象来划分,大致可归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类。3.抒情:①直接抒情,即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在文章中直接公开地表达自己的喜怒爱憎。这种抒情方式在诗歌和抒情散文中运用较多,一般记叙文运用较少,否则会令人产生乏味之感。②间接抒情,即将感情渗透在写景、叙事、说理之中,边描写边抒情,边叙述边抒情,边议论边抒情。这是记叙文的主要抒情方式。采用这种方式抒情,可熔情、景、事、理于一炉,使文章显得丰富多彩、富有情味。4.议论:在记叙文中,议论只是一种穿插在叙述和描写中的辅助手段,一般表现为对文中叙述的事物画龙点睛式地发表议论,即夹叙夹议。
外貌描写千篇一律
抓住人物个性,写出主要人物外貌的特殊性。
情节平铺直叙,缺少波澜
或倒叙,或巧设悬念,埋下伏笔。
语言平淡,缺乏表现力
巧用修辞,学习运用描写手法,练习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概括情节等。
首尾不入题
记叙文,开头可不入题,但是结尾宜回归现实,直接点题。
续表
能力突破 研析考题点迷津 脱颖而出 以情感人 联想发散
[方法1] 立意——在“平凡的对象”中,着“我”之色彩,让“我”的感悟与众不同
记叙文“彰显个性”不是钻牛角尖,故作高深,怪异另类,而是在于体现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思考和感悟,发他人之所未发而又言之有理。这就需要变换思维,用自己的眼光,对生活作出独到的审视,发出独立且有价值的声音。歌德说:“诗人之所以是诗人,正在于他有足够的心智,使一件平凡的对象现出一个有兴趣的方面来。”“平凡的对象”是指我们平日司空见惯的事物,而“有兴趣的方面”便是指我们看问题的新角度。正因为在“平凡的对象”中着“我”之色彩,才能表达出“我”的独特感悟。
续表
类别
说明
五种叙述方式
5.平叙: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这也就是传统小说中常说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对那些紧系于同一主干事件中的分支进行叙述时,多采用交叉叙述,这样可以把头绪纷繁的人与事表述得有条不紊,并且能够突出紧张气氛,增强表达效果;对那些联系不太紧密,而又由同一主线贯穿的几个人、事、物进行叙述时,则多采用齐头并进的平行叙述,这样可以把平行发展的事件交代得眉目清楚,显得从容不迫,而读者则可以同时看到平行的各个事件,从而获得立体的感受。
续表
类别
说明
记叙文的人称
3.第三人称: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件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写作较自由、灵活。可以使作者以更客观的眼光来看待和讲述故事,让读者有更大的思考空间去冷静地分析事物。 不同叙事人称在必要时可以转换使用。考场记叙文写作若只采用单一的叙事人称,容易使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假如在“叙事人称”上多下些功夫,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续表
二、记叙文写作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
常见问题
应对方法
写人记事,类型不分
写人的记叙文,强调的是人,可增加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通过对事件的叙述、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记事为写人服务)。记事的记叙文,强调的是事,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叙述清楚。对人物的交代和细节的描写能使事件的记叙更具体,更完整,从而深刻地揭示事件意义,表现文章主题。
突破点一 记叙文写作如何“脱颖而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写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学会以多种形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在各类文体的写作中,议论文或许有某种模式、某些套路,但记叙文则篇篇都是“个案”。记叙文写作大多要避免公理、常识、大道理的生硬表述,这样才能突出文章的“个性”,更容易获得阅卷教师的赞赏。
专题十 文体与提分·记叙文
知识建构 梳理知识建支架 基本知识 常见问题 应对方法
一、记叙文基本知识
类别
说明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人叙事要真实,既要符合生活真实,也要符合艺术真实。
类别
说明
五种叙述方式
1.顺叙: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依次从开端、发展写到高潮、结局,文章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顺叙是最常见的叙述方式。2.倒叙:把人物、事件的结局,或人物经历、事件过程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倒叙有造成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启发人们思考的艺术效果。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暂停一下,插入另外一段叙述,然后再把原叙述进行下去。插叙有追忆往事、补充有关信息的作用。4.补叙:在叙述结束后,又对前面的有关情节进行内容上的补充。补叙往往使情节更加合理。
尊重写作个性,鼓励多元表达,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高考记叙文写作想要脱颖而出,必须写出个性,并力求创意性表达。所谓“个性”,是指一篇作文有某种特色,或文章立意,或材料选择,或写作手法,或篇章结构,或感情色彩,或语言风格……实际上,考生在这几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倾向和好恶,正是其个性精神、品格、气质、学问的必然体现。那么,高考考场上的记叙文写作如何彰显个性,力求创意性表达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