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模拟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探究“光对黄粉虫分布的影响” (一)材料用具:10只黄粉虫、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
(二)问题与假设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 ___________。
(三)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3)在铁盘内放上一层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环境。 将黄粉虫放入实验装置里,静止2分钟后,每1分钟统计一次两种环境中黄粉虫的数目,统计10次。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微生物促进物质循环 D.“劝君莫打三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生物的繁殖行为
25. 下列生物是按生活环境划分为一组的是( )
A.虎和鲸
B.青蛙和袋鼠
C.鱼和水草
D.鸟和兔子
26. 草履虫遇到障碍物会后退,改变方向后再前进,说明草履虫具有的生物特征是( )
B.生产者
C.分解者
2. 含羞草的叶片受到碰触时会合拢,这一现象属于生物的哪项特征( )
A.需要营养
B.需要呼吸
C.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
3. 以下四组中,都是生物的一组是( )
A.蝴蝶、木耳、蜂巢人、病毒、苹果
4. 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特征的是( )
4.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
线处),请你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的原则纲领行动。机器人不是生物,这是因为它不能( )
A.消耗能量
B.运动
C.说话
D.生殖
评卷人 得分
二 、 非 选 择 题 ( 除 标 注 外 , 每 空 2分 , 共 40分 )
1.
2019年4月28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隆重开幕。习主席与世界达成绿色约定,向全球发出绿色宣言:“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 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老师带领下,到滨州湿地公园研学旅行,
A.属于生产者的生物种类最可能是丙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C.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D.该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中,数量最多的是甲
10. 下列俗语或诗句与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对应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生物能够生长发育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具有遗传和繁殖现象 D.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对生活的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钟乳石慢慢长大 D.海马能繁殖后代
5. 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草←兔←蛇←鹰
C.草→兔→蛇→鹰
B.兔→蛇→鹰 D.阳光→草→兔→蛇→鹰
6. 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华丽的金丝猴家族,下列与金丝猴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相同的是( )
A.朱鹮
B.水稻
C.细菌
D.真菌
7.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母鸡下蛋 B.雨后春笋 C.葵花向阳 D.电脑中毒
8. 不能说明生物的生活受非生物因素影响的是( )
A.光照时间短、温度低导致植物死亡
C.猫捉老鼠
B.大雁南飞 D.青蛙冬眠
9.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旨在呼吁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抗生素的持续滥用,会促使各种超级细菌的诞生
B.生活在高寒地区的牦牛,毛长皮厚,这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结果
C.萝卜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颜色不同,这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D.蚯蚓的活动能使土壤疏松、肥沃,这说明生物能限制环境的发展
2.如图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体内某种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假如它们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实验记录:
环境 2min3min4min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11min 明亮 3 2 2 2 2 3 2 2 1 2 黑暗 17 18 18 18 18 17 18 18 19 18 (3)请问: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______。 (4)实验中能不能用一只鼠妇进行实验?______。为什么?______。
14. 不是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一组特征是 ( )
A.都具有细胞结构
C.都能生长和繁殖
B.都需要营养物质 D.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5. 国家领导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倡导我们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 生物圈。以下有关生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指整个地球,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C.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6.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科学家在空间站搭建了一个含有斑马鱼、金鱼藻和
微生物的密闭水生生态系统,研究空间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图甲是中央电视台相关报道的画面。图乙是地面模拟实验的部 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词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能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_____。 (2)蛙鸣求偶后所产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的特性。 (3)成蛙捕食稻田里的害虫,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 (4)对青蛙进行分类:按照形态结构特点,青蛙属于_____,按照生活环境,青蛙属于_____。 (5)除_____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构成的。
(四)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min3 min4 min5 min6min7min8min9min10min11min
明亮 4 3 2 0 1 0 1 2 0 1
阴暗 6 7 8 10 9 10 9 8 10 9 (4)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五)问题与思考
(5)如果探究“湿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 (6)为什么要用10只黄粉虫做实验?___________。 (7)在处理上述数据时,需将10次的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 、 选 择 题 : 本 大 题 共 30小 题 , 每 小 题 2分 , 共 60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 只 有 一 项 是 符 合 题 目 要 求 的 。
1.
“我为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花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 A.消费者
A.破坏的生态系统的平衡
B.破坏了水稻的生长
C.破坏了青蛙的繁殖
D.破坏了青蛙的生活环境
23.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流水前波让后波
B.点水蜻蜓款款飞 D.葵花朵朵向太阳
24. 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下对诗词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的解释,错误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山 西 省 临 汾 市 2024年 七 年 级 生 物 上 册 第 一 单 元 《 生 物 和 生 物 圈 》 人 教 版 综 合 诊 断 模 拟 卷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总分栏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 )
B.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D.生物都需要营养
29.
下列生命现象中,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体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 )
A.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30. 机器人是一种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
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C.生物能够破坏环境
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19. 仙人掌适于生活在沙漠里,而不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对此起制约的生态因素是( )
A.水分
B.温度
C.阳光
D.土壤
20.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现象中,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3. 某同学动手制作了小型生态瓶,瓶内放置的材料如图所示。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生态瓶中水草是生产者,小鱼是消费者,没有分解者 B.生态瓶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阳光 C.生态瓶中的食物链为:阳光→水草→小鱼 D.生态瓶的成分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强
A.会运动
B.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需要营养物质
27. 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阳光、温度和水属于非生物因素 B.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合作关系 C.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只能适应环境 D.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对它有影响的生物
28. 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利用学过的生物知识对该公园的生物与环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图一表示滨州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二表示某条食物链中 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用三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添加的生物成分与图三中的___(填字母)相对应。 (2)图一的食物网中有___条食物链,杂食性鸟与昆虫的关系是___。 (3)图二中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若纵坐标表示能量,丙是10000千焦,则丁最少 是____千焦。 (4)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图三中___(填数字)过程开始的。
11.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相互依存,在下列吃与被吃的生物关系中,构成食物链的是( )
A.白菜→菜青虫→食虫鸟
B.阳光→牧草→牦牛
C.蝗虫→青蛙→蛇→苍鹰
D.牧草→绵羊→牧民
12. 下列谚语或诗文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农作物种植时,“正其行,通其风”
16. 在被农药污染的草原生态系统中,下列各组生物中体内含有的能量最多的生物和体内含有的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分别是
()
A.草与狼
B.草与羊
C.羊与狼
D.草与草
17. 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公园里的所有生物 B.澧水河中的鱼类和水 C.一块农田里的所有非生物 D.一条小河
18. 蚯蚓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这说明( )
设计方案:
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 阴暗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①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等的鼠妇,静置2分钟。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能进行呼吸
21.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诗句中对“犬”的描写,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由小长大
22. 某地大量捕杀青蛙,使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原因是( )
5. 下图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简图(如图),请你用图中代号回答下列问题:
(1)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需要添加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及___。 (2)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___。(填题中的代表序号) (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失最少的食物链是___。 (4)此生态系统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 (5)此生态系统乙和丙两种生物的关系是______。 (6)对促进此生态系统的水循环有着重要作用的是____。(填题中的代表序号)
探究“光对黄粉虫分布的影响” (一)材料用具:10只黄粉虫、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
(二)问题与假设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 ___________。
(三)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3)在铁盘内放上一层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环境。 将黄粉虫放入实验装置里,静止2分钟后,每1分钟统计一次两种环境中黄粉虫的数目,统计10次。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微生物促进物质循环 D.“劝君莫打三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生物的繁殖行为
25. 下列生物是按生活环境划分为一组的是( )
A.虎和鲸
B.青蛙和袋鼠
C.鱼和水草
D.鸟和兔子
26. 草履虫遇到障碍物会后退,改变方向后再前进,说明草履虫具有的生物特征是( )
B.生产者
C.分解者
2. 含羞草的叶片受到碰触时会合拢,这一现象属于生物的哪项特征( )
A.需要营养
B.需要呼吸
C.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
3. 以下四组中,都是生物的一组是( )
A.蝴蝶、木耳、蜂巢人、病毒、苹果
4. 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特征的是( )
4.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
线处),请你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的原则纲领行动。机器人不是生物,这是因为它不能( )
A.消耗能量
B.运动
C.说话
D.生殖
评卷人 得分
二 、 非 选 择 题 ( 除 标 注 外 , 每 空 2分 , 共 40分 )
1.
2019年4月28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隆重开幕。习主席与世界达成绿色约定,向全球发出绿色宣言:“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 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老师带领下,到滨州湿地公园研学旅行,
A.属于生产者的生物种类最可能是丙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C.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D.该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中,数量最多的是甲
10. 下列俗语或诗句与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对应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生物能够生长发育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具有遗传和繁殖现象 D.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对生活的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钟乳石慢慢长大 D.海马能繁殖后代
5. 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草←兔←蛇←鹰
C.草→兔→蛇→鹰
B.兔→蛇→鹰 D.阳光→草→兔→蛇→鹰
6. 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华丽的金丝猴家族,下列与金丝猴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相同的是( )
A.朱鹮
B.水稻
C.细菌
D.真菌
7.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母鸡下蛋 B.雨后春笋 C.葵花向阳 D.电脑中毒
8. 不能说明生物的生活受非生物因素影响的是( )
A.光照时间短、温度低导致植物死亡
C.猫捉老鼠
B.大雁南飞 D.青蛙冬眠
9.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旨在呼吁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抗生素的持续滥用,会促使各种超级细菌的诞生
B.生活在高寒地区的牦牛,毛长皮厚,这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结果
C.萝卜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颜色不同,这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D.蚯蚓的活动能使土壤疏松、肥沃,这说明生物能限制环境的发展
2.如图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体内某种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假如它们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实验记录:
环境 2min3min4min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11min 明亮 3 2 2 2 2 3 2 2 1 2 黑暗 17 18 18 18 18 17 18 18 19 18 (3)请问: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______。 (4)实验中能不能用一只鼠妇进行实验?______。为什么?______。
14. 不是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一组特征是 ( )
A.都具有细胞结构
C.都能生长和繁殖
B.都需要营养物质 D.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5. 国家领导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倡导我们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 生物圈。以下有关生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指整个地球,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C.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6.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科学家在空间站搭建了一个含有斑马鱼、金鱼藻和
微生物的密闭水生生态系统,研究空间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图甲是中央电视台相关报道的画面。图乙是地面模拟实验的部 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词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能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_____。 (2)蛙鸣求偶后所产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的特性。 (3)成蛙捕食稻田里的害虫,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 (4)对青蛙进行分类:按照形态结构特点,青蛙属于_____,按照生活环境,青蛙属于_____。 (5)除_____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构成的。
(四)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min3 min4 min5 min6min7min8min9min10min11min
明亮 4 3 2 0 1 0 1 2 0 1
阴暗 6 7 8 10 9 10 9 8 10 9 (4)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五)问题与思考
(5)如果探究“湿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 (6)为什么要用10只黄粉虫做实验?___________。 (7)在处理上述数据时,需将10次的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 、 选 择 题 : 本 大 题 共 30小 题 , 每 小 题 2分 , 共 60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 只 有 一 项 是 符 合 题 目 要 求 的 。
1.
“我为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花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 A.消费者
A.破坏的生态系统的平衡
B.破坏了水稻的生长
C.破坏了青蛙的繁殖
D.破坏了青蛙的生活环境
23.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流水前波让后波
B.点水蜻蜓款款飞 D.葵花朵朵向太阳
24. 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下对诗词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的解释,错误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山 西 省 临 汾 市 2024年 七 年 级 生 物 上 册 第 一 单 元 《 生 物 和 生 物 圈 》 人 教 版 综 合 诊 断 模 拟 卷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总分栏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 )
B.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D.生物都需要营养
29.
下列生命现象中,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体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 )
A.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30. 机器人是一种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
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C.生物能够破坏环境
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19. 仙人掌适于生活在沙漠里,而不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对此起制约的生态因素是( )
A.水分
B.温度
C.阳光
D.土壤
20.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现象中,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3. 某同学动手制作了小型生态瓶,瓶内放置的材料如图所示。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生态瓶中水草是生产者,小鱼是消费者,没有分解者 B.生态瓶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阳光 C.生态瓶中的食物链为:阳光→水草→小鱼 D.生态瓶的成分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强
A.会运动
B.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需要营养物质
27. 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阳光、温度和水属于非生物因素 B.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合作关系 C.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只能适应环境 D.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对它有影响的生物
28. 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利用学过的生物知识对该公园的生物与环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图一表示滨州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二表示某条食物链中 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用三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添加的生物成分与图三中的___(填字母)相对应。 (2)图一的食物网中有___条食物链,杂食性鸟与昆虫的关系是___。 (3)图二中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若纵坐标表示能量,丙是10000千焦,则丁最少 是____千焦。 (4)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图三中___(填数字)过程开始的。
11.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相互依存,在下列吃与被吃的生物关系中,构成食物链的是( )
A.白菜→菜青虫→食虫鸟
B.阳光→牧草→牦牛
C.蝗虫→青蛙→蛇→苍鹰
D.牧草→绵羊→牧民
12. 下列谚语或诗文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农作物种植时,“正其行,通其风”
16. 在被农药污染的草原生态系统中,下列各组生物中体内含有的能量最多的生物和体内含有的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分别是
()
A.草与狼
B.草与羊
C.羊与狼
D.草与草
17. 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公园里的所有生物 B.澧水河中的鱼类和水 C.一块农田里的所有非生物 D.一条小河
18. 蚯蚓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这说明( )
设计方案:
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 阴暗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①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等的鼠妇,静置2分钟。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能进行呼吸
21.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诗句中对“犬”的描写,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由小长大
22. 某地大量捕杀青蛙,使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原因是( )
5. 下图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简图(如图),请你用图中代号回答下列问题:
(1)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需要添加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及___。 (2)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___。(填题中的代表序号) (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失最少的食物链是___。 (4)此生态系统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 (5)此生态系统乙和丙两种生物的关系是______。 (6)对促进此生态系统的水循环有着重要作用的是____。(填题中的代表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