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如今,交际教学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因其自身鲜明的特点,以及吸取了各种不同流派的教学法的长处,被广泛应用和推广。

本文在阐述交际教学法的特点的同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初步探讨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交际教学法的特点
(一)教学过程交际化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实质。

如何实现英语教学过程交际化?这就要求一切课堂活动的中心是交际,一切课堂活动都要服务于交际,体现交际功能。

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进行言语交际活动,目的在于高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学习主体中心化
教师应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勇于推翻一直以来学生被动模仿言语行为的教学形态,以生动活泼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学习和实践的环境,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感受力,使其不断通过大量的语言交流,最终准确使用语言。

(三)交际活动经常化
为了不断强化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交际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每一堂课除了讲解必要的语言知识点外,更要精心策
划,创造出更多的交际教学模式。

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确保交际活动经常化,例如,引入角色表演、侧重课堂问答、增加课堂游戏等互动项目。

(四)交际内容生活化
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尽最大可能地减少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借助现实生活中英语国家的报刊杂志、影视广告等材料,培养学生地道的表达方式,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

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围绕引发思考的话题展开讨论,学生势必会积极发言,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五)交际时空校园化
教师可通过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对话,例如点菜、购物、问路等交际活动,以互相讲评的方式开展小组活动,考察学生的语音、语调是否正确,以及语法、表达是否地道。

除此之外,知识竞赛、演讲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举办,也能让学生开阔眼界,增加语言的实践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交际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精讲多练,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传授知识是“讲”,可以解决“懂”的问题,而只有“练”才能解决“会”的问题。

课堂上应做到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使情景和方法适时变化,以调动学生投入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二)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
在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教学过程中,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具备“makes all the students participate”的品质。

教与学是相关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直接反映教学效果。

(三)创造真实得体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学习有动力、有方向
首先,教师应当使用英文教学。

由于高中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最初会有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

但是,坚持使用英文教学,学生不仅可以直接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而且还会稳步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其次,教师要采取各种手段开展教学,并充分利用课堂互动活动。

教师可布置逼真的场景,合理利用多媒体视听教学设备,在形式多样的教学互动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灵活运用多种课堂活动
教师可灵活运用多种课堂活动,例如角色扮演(role play)、对子活动(pair work)和小组活动(group work)。

1.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能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性,摆脱时间或空间的束缚,引入现实生活情景。

教师可指导学生设计不同角色的语言,扮演不同身份的人物,力争做到活灵活现,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这种“生活化”的语言会随着身份、环境、场合等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有助于学生流利地“活”用语言,确保真正的交际目的得以实现。

2. 对子活动。

对子活动要求学生2人1组,自愿结对,开展活动,而且组合的成员每次都不同。

活动时,为了使交际更加自然,结对成员可相视而坐。

教师在巡视时,应积极提供帮助,并且随时记录错误,作为活动结束后讲评的依据。

3. 小组活动。

其以相互帮助、取长补短为根本出发点,小组的成员构成应包括不同水平的学生。

在同一个小组内,在彼此熟悉、心态放松、相互启发、缓解紧张感的同时,能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小组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观察者不断记录学生呈现的各种问题,待活动结束后予以纠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