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伤情程度的快速评估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
续前
评分方法
CRAMS评分法 (5个参数英文 字头的缩写)
儿童创伤记分法
(Pediatric TS)
简称PTS
院前指数法٭
( Prehospital Index )
简称PHI
年代
1982年 至
1985年
1986年
1986年
作者 选取参数 检验结果
Gormican Clemmer
生命体征 胸腹部伤势 运动语言反应
43
4、PHI法应用举例
例1、一闭合型尺骨骨折患者,收缩 压96mmHg、脉搏96次/分、呼 吸20次/分、神志正常、无胸腹穿 通伤。 PHI评分为:1+0+0+0+0=1分, 故检伤分类判定为轻伤
44
例2、一创伤性脾破裂伤员,收缩压 90mmHg、脉搏126次/分、呼吸 24次/分、神志正常,无腹部穿通 伤。 PHI评分为:1+3+0+0+0=4分, 故检伤分类判定为中度伤
35
附、香港的简易检伤分类及快速救护程序
是 是否步行
第三優先 (綠色)
否 否
是否呼吸
頸動脈
否
死亡 (黑色) *
是
是
呼吸率
< 10, > 29 / 分鐘
第一優先 (紅色)
10-29 / 分鐘 微細血管回流 #
>2 秒 或 (脈搏 >120/分鐘)
<2 秒 或 (脈搏 <120/分鐘)
不理想的清醒程度(VPU)
(神志、面色),“二摸”(脉搏、手足), “三测”(毛细血管充盈度、但暂时不用急于测 量血压),“四量”(评估出血量、尿量)。
30
Coma——昏迷与颅脑外伤: 伤员受伤以后很快陷入昏迷状态,并
且伴有双侧瞳孔改变和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即 使头部没有外伤迹象,现场也暂时无法做头颅 CT证实,仍可初步诊断为颅脑损伤,当然属 重伤员。
2
问题的提出:
先救你的亲戚? 先救你的朋友? 先救你的情人? 谁在你面前就先救谁? 刚好逮着谁就先救谁? 谁大声呻吟会叫喊就先救谁?!
3
一、现场检伤分类的目的
4
在突发的灾害事故现场,医疗救援力量往往是有限的, 尤其在事发初期急救医疗资源可能十分匮乏。因此必 须将有限的急救资源用在刀刃上,优先保证抢救重伤 员。检伤分类就是要尽快地把重伤员从一大批伤亡人 群中筛查出来,争取宝贵的时机在第一时间拯救,从 而避免重伤员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于现场。轻伤员 由于身体重要部位和脏器未受损伤,没有生命危险, 可以在现场轮候,等待稍后的延期医疗处理。
4、神 志
5、附加伤部 及伤型
正常(14 ~ 28) 费力或表浅 >30
缓慢 <10
正常 模糊或烦躁 不可理解的言语
胸或腹部穿通伤 无 有
0 3 5
0 3 5
0 4
42
PHI法的分类评判标准
将上述5项参数级别所得分值相加:
评分 0 ~ 3分 轻伤员 评分 4 ~ 5分 中度伤员 评分 6 分以上 重伤员
其中以CHANS(头、颈、胸、腹部和脊柱) 这五个部位最为重要,如果是这五个部位任何一 处开放伤,其伤势至少属于中度以上。
16
四、检伤分类方法学概述
17
1、按是否定量评估分类
按是否定量评估,可将检伤分类的方法 分为两大类:
模糊定性法 定量评分法
18
(1)模糊定性法
简单、方便、快速 不用记忆分值和评分计算 缺乏科学性与可比性,结果粗糙 仅适用于院前的紧急检伤分类 尤其重大灾害对大批伤员的最初筛选 因为完成每一例检伤分类仅需时10秒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差) < 70 mmHg。
24
只要其中任何一项有明显异常,即可判断为重伤 但请注意,单纯用这四项生理指标作为伤情分类
依据,检伤评估是有严重缺陷的,因为测量和计 算这些生命体征指标需要耗费时间,并且容易将 重伤轻判,这是现场检伤分类决不应该出现的致 命错误。
25
因此,为了正确评判并且方便记 忆,本人在此基础上结合伤部与 伤型,提出了更加准确和简便的 ABCD法,只要凭肉眼一看即可 快速作出判断:
10
符合上述指标即可诊断伤员生物学死亡 生物学死亡意味着人体整个生命机能的永久性丧失,死亡已不可逆转,心 肺脑复苏不可能成功 一旦现场诊断生物学死亡,伤员全无抢救价值,应待清场时才去最后处理 死者遗体,以免徒劳地浪费宝贵医疗资源。
11
三、伤情程度的 五个判断依据
12
1、重要生命体征(正常值)
神志(C):格拉斯哥评分≥11分 脉搏(P):正常60~100次/分、有力 呼吸(R):正常14~28次/分、平稳 血压(BP):正常收缩压>100mmHg
31
Dying(die的现在进行时) ——正在发生的突然死亡
重度的创伤会导致伤员当场呼吸心搏骤停, 如果医疗急救人员能够及时赶到现场,面对正在发 生的猝死,只要伤员心脏停搏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心肺复苏仍有抢救成功的可能,故可归为重伤范围。
32
3、模糊分类的判断标准
ABCD分别代表着创伤的各种危重症情况,只要 其中任何一项以上出现明显异常,即快速分类为 重伤员(异常的项目越多说明伤情越严重 )
27
Asphyxia——窒息与呼吸困难:
伤员胸部、颈部或颌面受伤后,很快出现窒息 情况,表现为明显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呼吸十分急 促或者浅慢,伴有紫绀、呼吸三凹征、气胸或连枷 胸等体征。常见原因为胸部穿透伤、张力性气胸、 肺冲击伤、多发性肋骨骨折或急性上呼吸道机械梗 阻。
28
Bleeding——出血与失血性休克:
21
五、院前模糊定性法 ——ABCD法
22
1、ABCD法的来源
ABCD法来源于前述伤情程度的判断依据,即从 众多的伤情参数中,选择出四项最重要的生命体 征指标: 体温(T) 神志(C) 脉搏(P) 呼吸(R) 血压(BP)。
23
一旦确定伤员的四项生命体征明显异 常,超出下列指标范围:
C 格拉斯哥评分≤ 9分 P 50 ~ 120 次/分、脉搏微弱 R 10 ~ 30 次/分、急促或表浅 BP 收缩压<100 mmHg,或者
5
面对重大的灾害事故,检伤分类可以将众多的伤员分 为不同等级,按伤势的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展开现场 医疗急救和梯队顺序后送,从而提高灾害救援的效率, 合理救治伤员,积极改善预后。同时,通过检伤分类 可以从宏观上对伤亡人数、伤情轻重和发展趋势等, 作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评估,以便及时、准确地向有 关部门汇报灾情,指导灾难的救援,决定是否现场增 援。
26
2、ABCD的四种含义
A. Asphyxia 窒息与呼吸困难 (常见胸部穿透伤、气胸或上R梗阻)
B. Bleeding 出血与失血性休克 (短时间内急性出血量>800ml)
C. Coma 昏迷与颅脑外伤 (伴有瞳孔改变和NS定位体征)
D. Dying (die) 猝死与心搏骤停 (心脏停搏时间不超过8 ~10分钟)
ABCD四项重要生命情况如全部保持正常,则为 轻伤员
33
介于两者之间,即ABC三项(D项除外)中只有一 项异常但不严重,则可判定为中度伤。 该法简便快捷,只需5~10秒钟即可完成对 一个伤员的检伤分类,非常适合于灾害现场的初步 检伤评估。
34
4、应用ABCD法 快速检伤分类的流程指引
只要记住ABCD,凭肉眼一看就可快速 作出判断。建议对每一位伤员检伤分类所花费的时 间,最好控制在5~10秒钟内完成
共计5项
灵敏度82% 特异度86% 总体评价: 评分较复杂
Tepas
儿童体重 生命体征 伤部及伤型
灵敏度91% 特异度85% 总体评价:
共计6项
适用于儿童
Koehler
生命体征为主 灵敏度94%
附受伤部位 特异度91%
与损伤类型 总体评价:
共计5项
目前最好
39
3、重点推荐PHI法
PHI法即“院前指数法”(Prehospital Index,缩写 PHI),在CRAMS评分法的基础上改进、简化而产生, 是上述六种评分法中灵敏度与特异度最高,并且保持 最佳均衡的一种方法。因而,PHI属于目前灾害现场 检伤评分体系中最好的一种院前定量分类法,得到世 界各国的广泛应用,本文重点推荐如下:
45
例3、一腹部刀刺伤患者,收缩压 110mmHg,脉搏84次/分、呼 吸20次/分、神志正常,腹部有 穿通伤口。 PHI评分为:0+0+0+0+4=4分, 故检伤分类判定为中度伤
46
七、检伤分类的标识 和现场登记
47
1、现场检伤分类的实施要点
实施现场检伤分类的分检人员,应当由急救经验丰富 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医生担任,一般为主治医师以上职 称
19
(2)定量评分法
量化打分,用数字直观地评价 必须记忆分值并进行评分计算 具备科学性和可比性,符合标准化,便 于搞科研、写论文及国际交流 因为耗费时间,所以不适用于重大灾害 现场对大批伤员的最初筛选 创伤评分始创于上世纪70年代初,目前 几十种方法,各有特点和应用范围
20
下面,本文专门就灾害事故 的院前检伤分类体系,分别从模糊 定性法与定量评分法中,各推荐一 种最常用和先进的方法。
创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
(即伤情程度的快速评估方法)
1
为什么要进行检伤分类?
当一场重大灾害事故发生时,同时会造成现场成百上 千甚至更多人的伤亡
而此时,医疗救援力量往往是十分有限的、尤其在事 发初期只有几个医生护士
那么,面对这么多的伤员, ——你先救谁呢? 请问,你先救谁呢?! 先救谁呢?先救谁呢······
或平均动脉压>70mmHg 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95% 毛细血管充盈度:正常<2秒钟 尿量:正常>30ml/h
13
上述七项重要生理指标、尤其是动态变化参数, 是判断伤情严重程度的客观定量指标
对检伤分类具有极重要的指导价值,特别在院前 的定量评分法应用中
黃色)
完全清醒(A)
36
六、院前定量评分法 ——PHI法
37
2、常用院前定量评分法一览表 (6种)
评分方法 年代
创伤指数法 (Trauma Index) 1971年
简称TI
创伤记分法 (Trauma Score) 1981年
简称TS
修正创伤 记分法 简称RTS
1985年
作者
40
PHI具体评分表
参数
1、收缩压 (kPa)
2、脉 搏 (次/分)
级别
>13.33(100mmHg) 11.46 ~ 13.20
(<100mmHg)
10.0 ~ 11.33
( <85 mmHg)
<9.86(75mmHg)
51 ~ 119 >120 <50
分值
0 1
3 5 0 3 5
41
续前
3、呼 吸 (次/分)
9
注意
尽管重伤员属于第一优先的救治对象,但也 不是绝对的。当遭遇重大灾害事故造成很多 人受伤,而医疗资源又十分紧缺的情况下, 就不得不放弃救治部分重度伤员,即对没有 多少生存希望的重伤员采取观望态度、不再 优先,转而首先抢救和运送中度伤,把有限 医疗力量投放在大多数有希望存活的伤员身 上,以更好利用急救资源并取得实际效果。
根据解剖生理关系,通常将人体垄统划分为九个部位, 简称CHANSPEMS,即: 胸部(C,Chest) 头部(H,Head) 腹部(A,Abdomen) 颈部(N,Neck) 脊柱脊髓(S,Spine)
15
骨盆(P,Pelvis) 上下肢体(E,Extremities) 颌面部(M,Maxilloface) 体表皮肤(S,Skin)
6
二、检伤分类的四个 等级、标识与救治顺序
7
1、检伤分类的等级和标识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现场检伤分类分为四个等 级、使用统一标识:
• 死 亡(黑色标识) • 重 伤(红色标识) • 中度伤(黄色标识) • 轻 伤(绿或蓝色标识)
8
2、必须遵循的救治顺序
第一优先
其次优先 延期处理 最后处理
重伤员 中度伤员 轻伤员 死亡遗体
创伤导致伤员活动性出血,不管那一个部位的损 伤出血,一旦短时间内失血量超过 800 ml,出现了休 克的早期表现,如收缩压低于 100 mmHg或脉压差低 于30mmHg,脉搏超过100次/分,伤员神志虽清楚但 精神紧张、烦躁不安,伴有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口 干尿少,即应判断为重伤。
29
提示: 休克的快速简易检查方法为“一看”
Kirkpatrick Champion Champion
选取参数
生命体征 受伤部位 损伤类型 共计5项 生命体征 格拉斯哥氏 昏迷指数 共计5项 呼吸频率
收缩压 运动反应 共计3项
检验结果
灵敏度60% 特异度82% 总体评价: 目前已很少使用
灵敏度71% 特异度99% 总体评价: 易将重伤轻判
灵敏度95% 特异度37% 总体评价: 较好反映颅脑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