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青岛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数字到20
教学目标
•认识数字11~20;
•掌握数字11~20的读法和写法;
•了解几个数字到20的简单数学问题;
•认识数学符号“+”和“=”。
教学重点
•认识数字11~20;
•掌握数字11~20的读法和写法;
•运用数学符号“+”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对数字11~20的认识和掌握;
•运用数学符号“+”和“=”简单计算。
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黑板、彩色粉笔、橡皮、学生课本、游戏卡片等;
•教学环境:教室。
教学过程
步骤一:复习
1.让学生集体唱数歌,复习数字1~10,巩固数字的认识和掌握。
步骤二:引入
1.教师出示一个钟表,问学生:“现在是几点钟?”引导学生看钟表,回答问题。
掌握数字1~12的顺序和读法。
2.教师出示数字11~20卡片,让学生观察卡片上数字的写法和读法。
引导学生准确明确每个数字的写法和读法。
步骤三:讲解
1.教师出示黑板,写下数字11和数字9,并用“+”号连接起来。
告诉学生,
当两个数字用“+”号连接起来时,它们的总和就是两个数字相加的结果。
写下数
字20,用“=”号连接起来。
任一个学生解释一下“=”号的含义,告诉学生“=”
号表示两个数字相等的意思。
2.教师把数字11~20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跟读数字,在黑板上做出简单的数学加法计算,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
如:11+2=13, 14+6=20等。
通过简单的加法计算,让学生对数字11~20之间的大小关系有个了解,并加深对“+”和“=”的理解。
步骤四:练习
1.教师发给学生一些数字卡片,每个学生手中的卡片上有数字11~20的其中一个数字。
学生把手中的数字拿出来,按卡片上的读音一起念数字,然后按数字大小从小到大排列。
并用卡片中的数字进行简单的加法和比较大小。
2.教师发给学生一些游戏卡片,卡片上有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如
“11+2=?”,“13+5=?”等,让学生互相配对,用正确的数字卡片回答问题。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数字11~20的理解和掌握。
步骤五:总结和小结
1.教师与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掌握数字11~20的读法和写法。
2.教师布置适当的练习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时钟概念,让学生在复习数字1
20。
教师通过写数
10的同时,掌握数字11
字,画图,出题等方式,让学生对数字11~20的认识和掌握深入了解。
同时,通过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和大小比较,让学生掌握加法符号“+”和等于符号“=”的含义。
教学内容丰富有趣,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