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三高中化学高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高三高中化学高考模拟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天工开物》中记载: 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只有赤铜。
以炉甘石或倭铅参和,转色为黄铜,以砒霜等药制炼为白铜,矾、硝等药制炼为青铜。
其中涉及的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 .青铜 B .黄铜 C .赤铜 D .白铜
2.常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加入金属铝产生H 2的溶液中:NH 4+、Na +、SO 42-、CH 3COO -
B .含有大量ClO -的溶液中:K +、Na +
、NO 3-、SO 42-
C .c(Cu 2+)=0.1 mol·L -1
的溶液中:H +、NH 4+、Br -、CO 32-
D .含有大量MnO 4-的溶液中:H +、SO 42-、Cl -
、CH 3CH 2OH
3.如图中U→Z 六种物质在适当条件下能实现图示箭头方向一步转化,且反应①、②均为置换反应,满足条件的物质组是( )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X 、Y 、Z 、W 为原子序数递增的4种短周周期元素,其中Y 、Z 为金属元素。
X 、Y 、Z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乙、丙、丁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反应关系(图中“一”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A .X 是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B .Z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IA 族
C .4种原子中,Y 原子半径最小
D .W 的阴离子可能促进水的电离
5.已知:25 ℃时, K b (NH 3·H 2O)=1.8×10-
5。
该温度下,用 0.100mol·L -
1的氨水滴定 10.00 mL 0.100mol·L -
1 的一元酸 HA 的溶液, 滴定过程中加入氨水的体积(V )与溶液中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A 为强酸
B .a =10
C .25 ℃时,NH 4+的水解平衡常数为
D .当滴入 20 mL 氨水时,溶液中存在 c(NH 4+)>c(A -
)
二、简答题
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保护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回收利用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中含有的银、铂、金等贵重金属。
提炼阳极泥的方法有多种,湿法提炼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其主要生产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各步生产流程中都涉及了同一种分离方法,该方法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和_______。
(2)脱铜渣A 中含有AgCl ,它溶于浓氨水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N 2H 4被银氨溶液氧化的产物是氮气,则每生成1molAg ,需要消耗_______g N 2H 4。
(4)固体B 中单质Au 在酸性环境下与NaClO 3、NaCl 反应生成NaAuCl 4;在NaAuCl 4中Au 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阳极泥中的铜可以用FeC13溶液浸出,所得溶液主要含有的阳离子为Cu 2+、Fe 3+和Fe 2+;结合如图分析:(其中的纵坐标代表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对数)
①要从浸出液中提纯铜,最好先加入酸化的双氧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然后加入适量的CuO 调节pH=3.7,除去______离子;
②从图中数据计算可得Cu(OH)2的K sp 约为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硫和钙的相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 (1)钙元素的焰色反应呈砖红色,其中红色对应的辐射波长为_____(填字母)nm 。
A.435 B500 C.580 D.605 E. 700
(2)元素S 和Ca 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3)X 射线衍射测定等发现,石膏(CaSO 4• 2H 2O)中存在SO 42-离子。
SO 42-离子的几何构型为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
(4) 基态Ca 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
钙元素和锰元素属于同一周期,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构型相同,但金属钙的熔点、沸点等都比金展锰低,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5)过氧化钙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该晶胞的密度是ρ g • cm -3,则晶胞结构中最近的两个Ca 2+间的距离为______ (列算式即可,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nm ,与Ca 2+紧邻O 22-的个数为______。
河南高三高中化学高考模拟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天工开物》中记载: 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只有赤铜。
以炉甘石或倭铅参和,转色为黄铜,以砒霜等药制炼为白铜,矾、硝等药制炼为青铜。
其中涉及的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 .青铜 B .黄铜 C .赤铜 D .白铜
【答案】C
【解析】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成成分金属的熔点,A. 青铜是铜锡合金,熔点比铜低,故A 错误;B. 黄铜铜锌合金,熔点比铜低,故B 错误;C. 赤铜是纯度较高的铜,熔点比合金高,故C 正确;D. 白铜是铜镍合金,熔点比铜低,故D 错误;故选C 。
2.常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加入金属铝产生H 2的溶液中:NH 4+、Na +、SO 42-、CH 3COO -
B .含有大量ClO -的溶液中:K +、Na +
、NO 3-、SO 42-
C .c(Cu 2+)=0.1 mol·L -1
的溶液中:H +、NH 4+、Br -、CO 32-
D .含有大量MnO 4-的溶液中:H +、SO 42-、Cl -
、CH 3CH 2OH
【答案】B
【解析】A 、和铝反应生成氢气,此溶液可能是碱,也可能是酸,NH 4+和OH -不能大量共存,CH 3COO -和H +
不
能大量共存,因此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B 、这些离子能够大量共存,故正确;C 、H +
和CO 32-不能大量共存,产生CO 2,Cu 2+和CO 32-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D 、MnO 4-在酸性条件下,把CH 3CH 2OH 氧化成乙酸,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
【考点】考查离子大量共存等知识。
3.如图中U→Z 六种物质在适当条件下能实现图示箭头方向一步转化,且反应①、②均为置换反应,满足条件的物质组是( )
序号
U
W
Y
X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①钠与水反应发生置换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不是置换反应,能实现图示箭头方向一步转化,但不满足置换反应的条件,错误;②铁与水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碳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两者都是置换反应,能实现图示箭头方向一步转化,正确;③甲烷与氯气反应非置换反应,不满足①、②均为置换反应的条件,错误;④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单质铜和氯化铝,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是置换反应,能实现图示箭头方向一步转化,正确;答案选A 。
【考点】考查物质的制备和转化
4.X 、Y 、Z 、W 为原子序数递增的4种短周周期元素,其中Y 、Z 为金属元素。
X 、Y 、Z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乙、丙、丁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反应关系(图中“一”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A .X 是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B .Z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IA 族
C .4种原子中,Y 原子半径最小
D .W 的阴离子可能促进水的电离
【答案】D
【解析】Y 、Z 为金属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乙、丙,乙和丙之间能发生反应,说明应是NaOH 和Al(OH)3的反应,根据反应过程以及原子序数递增,因此Y 是Na ,Z 为Al ,X 为N ,乙为NaOH ,丙为Al(OH)3,甲为HNO 3, 丁可能是S ,可能是Cl , A 、周期表非金属性最强的F ,F 没有最高正价,没有含氧酸,故A 错误;B 、Al 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III A 族,故B 错误;C 、 4种原子,半径最小的是N ,只有2个电子层,其余有三个电子层,故C 错误;D 、W 可能是S ,也可能是Cl ,如果是W 为S ,其最简单离子是S 2-,发生S 2-+H 2O HS -
+H 2O ,促进水的电离,故D 正确。
5.已知:25 ℃时, K b (NH 3·H 2O)=1.8×10-5。
该温度下,用 0.100mol·L -1的氨水滴定 10.00 mL 0.100mol·L -
1 的一元酸 HA 的溶液, 滴定过程中加入氨水的体积(V )与溶液中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A 为强酸
B .a =10
C .25 ℃时,NH 4+的水解平衡常数为
D .当滴入 20 mL 氨水时,溶液中存在 c(NH 4+)>c(A -
)
【答案】B
【解析】A. 水溶液中
,所以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0.1mol/L ,所以HA 为
强酸,A 正确;B. 时溶液显中性,二者恰好反应时生成的铵盐水解,溶液显酸性,则要显中性,则
a >10,B 错误;C. 25 ℃时,NH 4+的水解平衡常数为
=
,C 正确;D. 当滴入20mL 氨水时氨水过量,
溶液显碱性,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混合溶液中c(NH 4+)>c(A -
),D 正确,答案选D 。
二、简答题
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保护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回收利用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中含有的银、铂、金等贵重金属。
提炼阳极泥的方法有多种,湿法提炼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其主要生产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各步生产流程中都涉及了同一种分离方法,该方法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和_______。
(2)脱铜渣A 中含有AgCl ,它溶于浓氨水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N 2H 4被银氨溶液氧化的产物是氮气,则每生成1molAg ,需要消耗_______g N 2H 4。
(4)固体B 中单质Au 在酸性环境下与NaClO 3、NaCl 反应生成NaAuCl 4;在NaAuCl 4中Au 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阳极泥中的铜可以用FeC13溶液浸出,所得溶液主要含有的阳离子为Cu 2+、Fe 3+和Fe 2+;结合如图分析:(其中的纵坐标代表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对数)
①要从浸出液中提纯铜,最好先加入酸化的双氧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然后加入适量的CuO 调节pH=3.7,除去______离子;
②从图中数据计算可得Cu(OH)2的K sp 约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 烧杯、漏斗 AgCl + 2NH 3·H 2O [Ag (NH 3)2]+ + Cl - + 2H 2O 8 +3价 2Au + ClO 3- + 7 Cl - +6H + 2
AuCl 4- + 3H 2O 将Fe 2+氧化为Fe 3+ Fe 3+ 1.0×10-20
【解析】(1)各步生产流程中都涉及了同一种分离方法将固体和溶液分开,是过滤操作,该方法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和烧杯、漏斗;(2)脱铜渣A 中含有AgCl ,它溶于浓氨水生成络合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 + 2NH 3·H 2O [Ag (NH 3)2]+ + Cl - + 2H 2O ;(3)根据化学反应N 2H 4+4Ag(NH 3)2OH+=N 2↑+4Ag↓+4H 2O+8NH 3↑可知,每生成1molAg ,需要消耗
N 2H 4;(4)设在NaAuCl 4中Au 元素的化合价为x ,则+1+x+(-
1)×4=0,解得x=+3, Au 在酸性环境下与NaClO 3、NaCl 反应生成NaAuCl 4的离子方程式为:2Au + ClO 3- + 7 Cl - +6H + 2 AuCl 4- + 3H 2O ;(5)①要从浸出液中提纯铜,最好先加入酸化的双氧水,将Fe 2+氧化为Fe 3+;然后加入适量的CuO 调节pH=3.7, Fe 3+离子转化为沉淀而除去;②由图中可知,当PH=6时,lgc(Cu 2+)=-4,则c(OH -)=10-8mol/L ,c(Cu 2+)=10-4mol/L ,故K sp Cu(OH)2= c(Cu 2+)•c 2(OH -)=10-4mol/L×(10-8mol/L)2=10-20mol 3/L 3。
三、填空题
硫和钙的相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 (1)钙元素的焰色反应呈砖红色,其中红色对应的辐射波长为_____(填字母)nm 。
A.435 B500 C.580 D.605 E. 700
(2)元素S 和Ca 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3)X 射线衍射测定等发现,石膏(CaSO 4• 2H 2O)中存在SO 42-离子。
SO 42-离子的几何构型为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
(4) 基态Ca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
钙元素和锰元素属于同一周期,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构型相同,但金属钙的熔点、沸点等都比金展锰低,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5)过氧化钙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该晶胞的密度是ρ g • cm-3,则晶胞结构中最近的两个Ca2+间的距离为
______ (列算式即可,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nm,与Ca2+紧邻O
2
2-的个数为______。
【答案】 E S 2s22s22p43s23p4或{ [Ne] 3s23p4} 正四面体 sp3 N 球形 Ca原子半径较大且价电子数较少,金属键较
弱 6
【解析】(1)钙元素的焰色反应呈砖红色,其中红色对应的辐射波长为700nm,故选E;
(2) 同周期从左至右,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同族元素:从上至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元素S和Ca中,第一电
离能较大的是S,S原子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s22s22p43s23p4,故答案为:S;2s22s22p43s23p4;
(3) SO
4
2-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4+(6+2-4×2)=4,且不含孤电子对,采用sp3杂化,所以是正四面体形结构,故答
案为:正四面体;sp3;
(4) 基态Ca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是第4层,能层符号是N,占据该能层的电子为4s电子,电子云轮廓
图形状为球形。
钙元素和锰元素属于同一周期,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构型相同,Ca原子半径较大且价电子数较少,
金属键较弱,导致金属钙的熔点、沸点等都比金属锰低,故答案为:N;球形;Ca原子半径较大且价电子数较少,金属键较弱;
(5)根据过氧化钙晶体的晶胞结构,晶胞中含有Ca2+的数目为8×+6×=4,含有O
2
2-的数目为12×+1=4,设晶胞
的边长为x,则晶胞的密度是ρ g • cm-3=,解得x=cm=×107 nm,因此晶胞结构中最近的两个Ca2+
间的距离为面对角线的一半=××107 nm,与Ca2+紧邻O
2
2-的个数为6个,故答案为:××107;6。
点睛: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分子空间构型及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价层电子对个数n=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配原子个数,孤电子对个数=(a-xb);根据n值判断杂化类型:一般有如下规律:当n=2,sp杂化;n=3,sp2杂化;n=4,sp3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