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做育人实验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做育人实验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辩证
唯物主义
导做育人实验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
“导做育人”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感悟教育思想,其哲学基础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

“感悟”中的“感”为第一性,“悟”是第二性的,“感悟”是矛盾的统一体,由“感”决定“悟”。

“导做育人”模式注重学生动手、动脑的行为和思维的交互过程的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有四个环节:即课前准备——实践——评价(思辩)——迁移(创新)。

“做”是解决技术问题的一种方式,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

如何把握其教学过程,这里提几条意见供各位老师参考。

(1) 提高学生在“做”中的参与程度
教学的过程是指达到教学目的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
序。

在“做”中,学生要亲历一系列技术过程。

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才能使学生有可能产生多样化的思维,才能有多种观点的碰撞、竞争和比较,才能使学生的技术素养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得到培养。

所以,在技术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学生的全员性和全程性参与。

要做这两全,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对技术问题的强烈兴趣,以吸引他们主动而积极地参与设计过程。

(2)用技术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构思
在“做”的过程中,人的思维活动非常活跃。

这时,教师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用多种技术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生成解决问题的多个方案,引导学生参与试验、比较、权衡、选择、优化等过程,使学生真正经归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以使学生对“做”的过程获得比较完整的体验。

(3)加强“做”的过程评价
由于“做”的最终结果往往会有作品,对作品的评价标准又比较容易量化,所以,在”做”出来的作品的评价过程上容易产生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的现象。

“做”过程是学生手脑互动的过程,过程评价可以促进这种互动的发展。

鼓励学生注重对技术的探究,有利于形成规范的操作技能行为,实现情感价值观的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