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延长耐火材料使用周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传统小窑,畜热量小及密闭条件差, 冷却时间可以适当缩短,停窑时立即关闭 高温风机阀门,使高温风机保持空转,等 窑皮和窑料表面变黑,不见红料,方可逐 步开大阀门用排风机冷窑(抽风快冷)。 达到窑皮及窑料变黑,大致需要5~8h不等。
挂窑皮及保护窑皮:
在正常窑皮保护下,碱性砖表面温度由无窑皮的 1400℃左右降到600℃左右,砖内温度梯度显著 平缓,显著地抑制了渗入变质的破坏作用,有效 延长了碱性砖的寿命。
升温和降温制度是使用的一大关键。
窑衬碱性砖的热膨胀系数最大,热稳定性 差,又用于窑内温度最高部位,升温和降 温的梯度最陡,温差压力最大,最容易开裂 剥落,寿命也最短。
湿法砌全部窑衬,以30℃/h升温为佳;
只检修部分碱性砖,以50℃/h升温为佳;
停窑不检修砖,烧成带能保持在300℃以上, 可加快到125℃/h升温;
对碱性砖,具体有8种破坏因素,即熟料熔体渗入、挥发 性组分的凝聚、还原或还原-氧化反应、过热、热震、热 疲劳、挤压和磨刷。但这8种因素对窑内不同带砖衬的破 坏作用各有不同,现就这8种因素损坏碱性砖的机理分别 作一简述。
1,熟料熔体渗入: 熟料熔体主要源自窑料和燃料,渗入相主要是
C2S、C4AF。其中渗入变质层中的C2S和C4AF 会强烈地溶蚀镁铬砖中的方镁石和铬矿石,析出 次生的CMS和镁蔷薇辉石(C3MS2)等硅酸盐矿物, 有时甚至还会析出钾霞石;而熔体则会充填砖衬 内气孔,使该部分砖层致密化和脆化;加之热应 力和机械应力双重作用,导致砖极易开裂剥落。 因C2S、C4AF在550℃以上即开始形成,而预分 解窑入窑物料温度已达800℃~860℃,因此熟 料熔体渗入贯穿于整个预分解窑内,即熟料熔体 对预分解窑各带窑衬均有一定渗入侵蚀作用。
7,挤压:
回转窑运转时,窑衬受到压力、拉力、扭力和剪 切等机械应力的综合作用。其中,窑的转动、窑 筒体的椭圆度和窑皮垮落,使砖受到动力学负荷; 砖和窑皮的重量及砖自身的热膨胀,使砖承受静 力学负荷。此外,衬砖与窑筒体之间、砖衬与砖 衬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及挡料圈和窑体上的焊缝 等,均会使砖衬承受各种机械应力作用。当所有 这些应力之和超过了砖的结构强度时,砖就开裂 损坏。该现象发生于预分解窑整个窑衬内。
生产线规模
换砖情况
常温到800 0C 常温到投料
2000t/d 2000t/d 4000t/d
全部新窑衬
≥8h
只换碱性砖
≥8h
只换碱性砖
≥10h
≥22h ≥18h ≥22h
预热器烘烤
对水硬性浇注料,为了解决附着水和化学 结合水,24小时内不得烘烤;
对含浇注料层在内的复合衬里,烘烤时间 应达到1星期;
2,挥发性组分的凝聚:
预分解窑内,碱性硫酸盐和氯化物等组分挥发凝聚,反复 循环,导致生料中这些组分的富集。由生产实践,窑尾最 热级预热器中生料的R2O、SO3和CI-含量往往分别比 原生料增至5倍、3~5倍和80~100倍。当热物料进入窑 筒体后部1/3部位(800℃~1200℃区段后),物料中的挥 发性组分将会在所有砖面及砖层内凝聚沉积,使该处高度 致密化,并侵蚀除方镁石以外的相邻组分,导致砖渗入层 的热震稳定性显著减弱,形成膨胀性的钾霞石、白榴石, 使砖碱裂损坏,并在热-机械应力综合作用下开裂剥落。 因预分解窑从窑尾至烧成带开始整个无窑皮带,越靠近高 温带,窑衬受碱盐侵蚀的深度越深,窑衬损坏就越严重, 因此要特别注意对该部位窑衬的选型。
6,热疲劳:
窑运转中,当砖衬没入料层下,其表面温度降低, 而当砖衬暴露于火焰中,则其表面温度升高。窑 每转一周,砖衬表面温度升降幅度可达150℃~ 230℃,影响深度15mm~20mm。如预分解窑 转速为3r/min,这种周期性温度升降每月达 130000次之多。这种温度升降多次重复导致碱 性砖的表面层发生热疲劳,加速了砖的剥落损坏。
从设备上讲,窑胴体表面温度不应超过370℃(瞬时不大 于400℃)。
如掌握失当,一旦超过了这一温度,应及早采取降温措施, 窑温在正常煅烧范围内偏低控制,适当减料,加紧补挂窑 皮。
窑升温的几个关键: 对于干砌的镁铬砖: 在300℃以下,由于其膨胀量不足以超过砖缝,升温或降温
较快对砖也无大碍,因此在砖面温度20~300℃区段,容许 升温速பைடு நூலகம்达到240~300℃
接续烘烤; 如中断的时间较长,则必须按冷窑制度降至常温,重新开
始烘烤。 烘窑期间,应按烘窑制度转窑,力求烧成带内砖各处温度
均匀,保证窑胴体中心线规整,椭圆度正常。 停窑而不换砖时,必须慢冷以保证窑衬安全。应在停窑后
用辅助传动间隙转窑,并停高温风机且关闭阀门,维持最 小负压(例如在排风机处为30mmH2O),经24h后方 可打开窑门来加快冷却。
燃烧器和窑口耐火材料的使用, 主要考虑耐碱性 和磨蚀性问题。窑口整体浇注料有稳定完整的窑 皮覆盖, 磨蚀程度有很大好转; 但窑口端面裸露在 强碱性和磨蚀性的二次风中, 耐碱性和热震性处 理不好, 会出现大面积表层剥落问题。燃烧器端 口通常位于窑端口内约200~400 mm———随 入窑深度不同燃烧器表面的剥蚀范围大小有所不 同。由于出窑熟料从窑口落入篦冷机, 熟料温度 从1300℃下降到约100 ℃, 碱性物急剧释放, 造 成了燃烧器表面被含尘含碱的二次风集中影响。。 比较而言, 刚玉莫来石浇注料由于密实性好、具 有热膨胀性增加了热态密实度, 降低了碱蚀的深 度, 减缓了碱蚀的程度, 使用的表观效果稍好。
窑皮稳定存在的基本条件: 入窑料(含窑灰、煤灰等)成分稳定且适当; 火焰位置与窑温必须稳定且合适; 窑体规整性好,椭圆率正常; 窑运行稳定,开停次数极少。
坚持用与煅烧熟料一样的正常温度挂窑皮, 严格控制挂窑皮期间的熟料质量,升重正 常,既不出黄料和生料,也不产生大量大 块和大量拳头大小的料球,保持熟料颗粒 细小均齐。采用镁铬砖时,分解窑的挂窑 皮时间最多一天;采用白云石砖时可以更 短。为求挂窑皮期间操作方便,必要时可 适当减少喂料量。
需控制在30~50℃/h 关于砖的热工监控基准有:
6.1以砖的热面温度为控制基准; 6.2以距烧成带中心10m处的筒扫温度为控制基准;
6.3以窑尾烟室废气温度为控制基准。 应该说三种方法均属可行,但由于受现场条件所限,国内
厂家多以窑尾烟室废气温度为控制基准。由于窑尾烟室废气
温度受窑内通风、煤粉质量、火咀调节导致的火焰长短不同
的影响,其和砖的热面温度的相关性较差,这一点应该给以 充分考虑。
有关窑衬的主要损坏机理
一般将预分解窑窑内分为3个带,即过渡带、烧成带和冷 却带。三带中,烧成带窑衬最为关键,目前国内外在预分 解窑烧成带主要采用碱性砖。
热、机械和化学3种因素构成了窑衬内的应力并导致其破 坏。随窑型、操作及窑衬在窑内位置的不同,上述因素的 破坏作用亦不同。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火焰、窑料和窑 筒体的变形状况,它们使窑衬承受各种不同的应力。
耐火材料配置要求
预热器和三次风管与回转窑的工况环境不同,因此耐火材料的选用应 区别于回转窑内用砖。预热器、三次风管通常配置耐碱砖, 其主要承 受碱侵蚀危害( 预分解窑中以氯碱和硫碱侵蚀为主) 。高温烟气中的 碱(Na2O 或K2O) , 能与硫( S2- ) 和氯(Cl- ) 反应。在700~800 ℃首先反应形成气态KCl;较多的碱和硫存在时, 反应生成较高熔点的 Na2SO4( 熔点884 ℃) 或K2SO4( 熔点1 069 ℃) 。在Ca2SO4— KCl 相图中, KCl 和K2SO4 在690 ℃形成共熔物; 当w(R2O) ≥1.0%、w(Cl- )≥0.01%时, 铝质砖就会形成长石类膨胀矿物( 体 胀约10%~20%不等) 而发生“碱裂”危险。碱裂的危害程度与铝 质砖中其铝硅比[w(Al2O3)/w(SiO2)]和密实度有关。另外, 高铝砖 中与碱含量相关的晶型转变也是造成碱裂的一个重要原因。高强耐碱 砖就是在粘土砖中加入Al2O3 和SiO2,使砖面形成釉质层(CAS) 覆 盖, 有效预防碱蒸气内浸导致“碱裂”, 改善耐碱砖的抗碱蚀性能。 根据预热器和三次风管内物料和气体的特性,通常配置的耐火材料品 种主要有: 高强耐碱砖、耐碱浇注料、抗结皮浇注料( 用于窑尾烟室) 等; 分解炉耐火材料配置的品种主要有: 抗剥落砖、高强耐碱砖、耐 碱浇注料等。
3,还原或还原-氧化反应:
当窑内热工制度不稳时,易产生还原火焰或存在 不完全燃烧,使镁铬砖内的Fe3+还原或Fe2+, 发生体积收缩,而且Fe2+在方镁石晶体中迁移扩 散 能力比Fe3+强得多,这又进一步加剧了体积 收缩效应,从而使砖内产生孔洞、结构弱化、强 度下降。同时,窑气中还原与氧化气氛的交替变 化使收缩与膨胀的体积效应反复发生,砖便产生 化学疲劳。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无窑皮保护的镁 铬砖带。
在800℃以上的普通镁铬砖,或1000~1200℃或更高温度 下的直接结合镁铬砖,因为砖内熔体的出现使砖内发生一定
的软化,形成应力松弛现象,因此升温稍快也无大碍,在砖 面温度800℃普镁砖(1000℃直镁砖)~1450℃区段,升温速度
以60℃/h为好; 关键在中间阶段,普镁砖300~800℃、直镁砖300~1000℃ (视砖的成分而定,有的直镁砖在300~1200℃),升温速度
对只使用浇注料的衬里,其具体升 温制度应如下:
温度区段
升温速度
20~200℃
15℃/h
200℃
保温
200~500℃
25℃/h
500℃
保温
500℃到使用温 40℃/h 度
需用时间 12h 20h 12h 10h 18h
累计时间 12h 32h 44h 54h 72h
操作员的注意事项
烘窑必须是连续进行,不得中断。万一中断: 在时间短、保温好的情况下,可以从实际降到的温度开始,
如何延长耐火材料的使用 周期
主讲:
耐火材料作为在水泥窑上的消耗品,不仅 保护着生产设备在高温下的正常运转,还 有效的降低了热损耗。随着水泥生产技术 的提高和发展,系统装备不断大型化,水 泥熟料的生产能力日趋扩大,水泥设备工 作状况和窑内环境的变化,对耐火材料提 出了新的要求。
水泥预分解生产线窑炉耐火材料使用的寿 命,除了使用产品的材质、施工砌筑、养 护外,通常中控对窑的操作也非常重要。
篦冷机耐火材料配置
篦冷机内耐火材料主要承受高含尘废气的磨蚀性 作用, 因而一般配置莫来石浇注料。
窑头罩
窑头罩的耐火材料配置一般采用单一品种的莫来 石或耐火喷涂料, 由于跨度较大, 易产生自重弯曲, 应完善设计, 合理控制窑头负压, 避免大面积跨塌。 在冬季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采取的措施包括: 拌合水温、水量的控制; 足够的养护时间; 烘烤温 度、时间。
4,过热:
当窑热负荷过高,使砖面长时间失去窑皮 的保护时,热面层基质在高温下熔化并向 冷面层方向迁移,而使砖衬冷面层致密化, 热面层则疏松多孔(一般易发生于烧成带的 正火点区域),从而不耐磨刷、冲击、震动 和热疲劳,易于损坏。
5,热震:
当窑运转不正常或窑皮不稳定时,碱性砖易受热 震而损坏。窑皮的突然垮落,致使砖面温度瞬间 骤增(甚至高达上千度),而使砖内产生很大的热 应力。此外,窑的频繁开停使砖内频繁产生交变 热应力。当热应力一旦超出砖衬的结构强度时, 砖就突然开裂,并沿其结构弱化处不断加大加深, 最后使砖碎裂。窑皮掉落时带走处于热面层的碎 砖片,使砖不断损坏。热震现象极易发生在靠近 窑尾方向的过渡带区域。
8,磨损:
预分解窑窑口卸料区没有窑皮保护,而熟 料和大块窑皮又较硬,会对该部位的砖衬, 产生较严重的冲击和磨蚀损坏。
注重衬料的选型和合理匹配
把好进货质量关和窑衬施工质量关 准确把握局部挖补与整段更换窑衬的界限 坚持合理的烘窑升温制度 窑皮的粘挂及保护 减少停窑次数,提高预分解窑的运转率
总结
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设备运转率 三班统一操作,及时调整工艺参数控制 加强窑内耐火材料的选用和施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