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最新高一5月阶段性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卷(单项选择题)
(以下试题的答案,应填涂在机读卡的相应位置,否则视为无效。

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遮蔽./弊.端囹.圄/聆.听不屈不挠./饶.有情趣
B.隽.永/眷.念惊蛰./桎.梏喟.然长叹/功亏一篑.
C。

侍.候/吞噬.吉.祥/捷.径溯.流而上/夙.兴夜寐
D.瓦砾./隶.书矗.立/抽搐.锲.而不舍/提纲挈.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倍增录像机拾人牙慧纷至踏来
B.备至照像机招聘启示自作自受
C.赡养钓鱼竿意气用事沧海一粟
D.观瞻电线杆黔驴计穷姹紫嫣红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主创业,牛刀小试
,开创一番新事业。

....
B。

阳春三月的一天早晨,宽窄巷子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广场上表演太极。

拳,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观看
....
C.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焕.。

然冰释
...
D。

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大贤的成果另起炉灶
,而是要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一步一个脚
....
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校学生的课余活动主要有班级野炊、年级文体比赛、校际联欢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B.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C。

市政府决定配合奥运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地铁建设、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等工程工作,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
D.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书画的装裱
书画装裱是伴随着书画创作产生和发展的一种特殊的工艺。

至迟在两晋时代,书画装裱进入初创时期,在选材、样式及技法上还并不完善。

南北朝时,书画装裱有了初步发展,产生了卷轴这种装裱样式。

唐代,以人物、山水、楼宇为题材的大幅绘画勃然兴起,书画装裱获得了很大发展,产生了卷轴和册页这两种新的装裱样式.五代历史非常短暂,但绘画艺术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由于画绢幅面的扩大,大型绘画的创作成为可能.一些作品成为屏风的装饰,而后人可能在屏风修理过程中,将其以单幅作品的形式进行装裱和收藏。

宋代书画名家层出不穷,书画装裱飞跃发展。

宋代帝王十分喜好书画,在宫廷内设立翰林图书院,以奉绘事;同时又设立装裱书画的作坊,制定装裱书画的格式.此时,书画装裱工艺进入成熟阶段,装裱样式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著名的“宣和装”手卷。

随着丝织技术的发展,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为书画装
裱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被广泛用作装裱材料。

不过,著名书画家米芾认为:绢比纸耐磨,书画展开和卷起过程中二者的相互摩擦容易导致书画磨损。

因而,他主张以纸来托裱书画,他的这种观点对后世书画的保存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代是我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书画装裱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明朝皇帝把仁智殿作为御用画院,并设立了专门从事书画装裱的机构。

此时,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通晓诗文书画的文人雅士,文人画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以苏州为发祥地的“苏裱”开始兴起并广受推崇,书画装裱出现了“普天之下独逊吴中”的景象。

在书画装裱样式方面,原有的手卷、册页等在装裱样式上更加完备,挂轴画已经基本定型并开始普及,万历年间在挂轴的基础上,产生了对联这种新的装裱样式。

在装裱理论方面,周嘉胄所著的《装潢志》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书画装裱理论著作.
书画装裱因为所在的地区以及使用的工具、材料的不同,加上装裱格调、工艺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清代出现的“京裱”与“苏裱”并称为中国书画装裱的两个主要流派。

“京裱”古朴庄重,讲求防燥、防裂;“苏裱”工艺精湛,用料考究,讲求防霉、防蛀,直至今日,这两个流派仍然影响着中国的书画装裱。

书画装裱能够更好地表现书画的艺术魅力,使书画得以长期保存,对繁荣传统文化发挥着独特作用.《五牛图》《清明上河图》等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很大程度上是经过装裱与修复的缘故。

5、下列关于“书画装裱”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书画装裱选材、样式及技法的不完善使书画装裱发展迟缓。

B、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使书画装裱材料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C、书画创作的繁荣能促进书画装裱工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D、统治者的重视促进了宋明两代书画装裱工艺的不断发展。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用纸托裱画作的装裱方式使得我国古代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
B、《装裱志》是我国书画装裱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C、地理气候的差异使我国不同地区就有不同的装裱流派和风格.
D、“京裱”和“苏裱”两大流派代表我国书画装裱工艺的最高水平。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五代时期大型绘画因为画绢幅面扩大而只能装裱单幅作品。

B、讲求防燥与讲求防霉对书画装裱材料有着不尽相同的要求。

C、社会对“苏裱”的推崇使江南地区文人画在国内独领风骚。

D、清代古朴庄重的“京裱"的出现能够使书画装裱成本下降。

三、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愍王时,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

及燕使乐毅伐破齐,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轊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保即墨。

燕既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燕军闻齐王在莒,并兵攻之。

淖齿既杀愍王于莒,因坚守,距燕军,数年不下。

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

城中相与推田单,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

”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田单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燕人怪之.田单因宣言曰:“神来下教我。

"乃令城中人曰:“当有神人为.我师。

"有一卒曰:“臣可以为师乎?”因反走。

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

卒曰:“臣欺君,诚无能也。

”田单曰:“子勿言也!”因师之.
每出约束,必称神师。

乃宣言曰:“吾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即墨败矣."燕人闻之,如其言。

城中人见齐诸降者.尽劓,皆怒,坚守,唯恐见得.。

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
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

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令甲卒皆伏,使老
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

田单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遣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虏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燕将大喜,许之。

燕军由此益懈。

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

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

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
至河上,而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乃迎襄王于莒,入临淄而听政。

襄王封田单,号曰安平君。

(选自《史记·田单列传》,略有改动)(注:淖齿,楚国派将军淖齿救齐,他却乘机杀掉愍王,与燕人分占齐国领土和珍宝)
的一项是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
A。

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熟悉,精通
B。

以即墨距.燕通“拒”,抵抗
C.坚守,唯恐见得.面对
D.而城中鼓噪从.之跟随
的一组是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
...
A。

①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②城中人见齐诸降者.尽劓
B.①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②立以.为将军
C.①当有神人为.我师②而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D。

①吾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②所.触尽死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田单担任临淄管理市场的辅助人员时不为人知晓,但凭借安平一战中突出的军事素而成名,并被大家推举为将军,依托即墨抵抗燕军。

B.田单命令城里百姓每家吃饭的时候必须在庭院中摆出饭菜来祭祀愍王,飞鸟都吸引飞下来啄食物,田单
借此扬言说这是有神人下来帮助他。

C。

田单为了激发城中将士、百姓的斗志,不惜运用反间计让燕国人把齐国被俘士兵的鼻子割掉,把齐军士兵尸体从坟墓中挖出来焚烧.
D.田单收集百姓的黄金,命令即墨的富豪赠给骑劫,说:“即墨立刻投降,希望不要掳掠我同族的妻妾,令他们安居。

”骑劫非常高兴,燕军从此开始松懈.
第II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0分)
四、(25分)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7分)
①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3分)
②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4分)
12、用“/"给下列语段断句。

(4分)
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13、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每小题1分)
(1)户庭无尘杂,______________.久在樊笼里,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

(3)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

(4)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

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凌万倾之茫然。

(6)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题目.(8分)
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章台:即楚灵王行宫章华台,故址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南。

瑟:一种乐器.
(1)“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赏析其作用.(4分)
(2)本诗的题目为《章台夜思》,有人认为这首诗全篇未现一个“思”,却“秋思”不断,令人回味,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阐述.(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共22分)
书窗上的那轮明月
假如能透过书窗窥见古人窗前的那轮明月,精明的现代人才算拥有完整意义上的聪明.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
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

都市的灯光早已把明月挤压为昏黄的一片,明月照样从海上升起,但共此时的都市蜗居里,投射过来的只是高楼斑驳的影子。

如果有几片月光挤进霓虹灯光、白
炽灯光留出的缝隙,也如受污染的水;汽车笛声、影视音响、电话铃声,将月光搅得更加浑浊,不留下一小片安静,来安放一张书桌。

偌大的城市,月光和书很难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门是生活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都市的天空被高楼割裂了,明月也难以进出喧嚣都市人动荡的心灵。

即使是在闭门索居的日子,有几个人能端坐书窗前,让月光布满内心空间?何况天上的那轮明月,只徘徊在都市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一份“暂住证”。

钱钟书先生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现代都市人进出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门,却极少去拥有一框用以心灵眺望的窗子,更无闲人闲读书的闲情去掬一把透过书窗的月光,洗涤心灵的尘垢。

偶然记下宋代刘子军的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明月不知读书人已去,淹没在都市的红尘中;明月夜深来照的,也不是书声朗朗的书窗了,有的只是装潢和功利。

都市也有读书人,但读书时想的是文凭、职称、职位,急功近利的他们懂得用描谱仪鉴定金钱的金黄色的纯度,却无暇顾及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的皎洁银白。

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看不见月和星的都市人咀嚼书中文字为腹内经纶,想到的只是经世致用,读书蜕变为苦事。

月窗搀烛影,风叶乱琴声,聒耳的大概是名利裹挟着的喧嚣吧。

月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开了窗邀约清风明月进来占领,其实是拥有一轮属于自己的明月。

钱钟书先生还说,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

我以为书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书窗的退化乃至消失是现代人沦落的一种方式,让高楼大厦侵占了心灵的家园.
读书本是一件赏心乐事。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到书窗玩月的情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我想,还有半墙的明月大概都筛落于他飘逸的心头吧。

闲读书、读闲书、读书闲,注重的是读书时的闲逸、闲散,把读书当休闲,忘却虚名浮利,获得一种周国平先生所说的“丰富的安静”。

并不是休闲时才读书,而是读书时读出闲情逸致,把知识化为脑中的智慧,滋养心灵。

淡去功名之心,以休闲的心态去读书,让书窗上的那轮明月将思绪漂白、沉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