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潜山县三环高级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环高中2016-2017上学期第二次联考
高一化学试卷
分值: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本试卷所有选择题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Li-7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
1.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2.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
A.浓H2SO4、NaOH﹣腐蚀品B.酒精﹣易燃气体
C.KMnO4﹣氧化剂 D.白磷﹣易燃固体
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蒸馏水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B.过滤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高于滤纸边缘
C.蒸发过程中,蒸发皿中没有水时才能停止加热
D.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4.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3.2gNaCl固体
B.用10mL量筒量取7.50mL稀盐酸
C.固体称量时,天平游码读数0.15g
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
5.能够用来鉴别BaCl2、NaCl、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
A.AgNO3溶液B.稀硫酸C.稀盐酸D.稀硝酸
6.在检验SO42﹣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先加入稀硝酸,没有产生沉淀,然后再加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存在B.先加入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O42﹣存在C.先加入稀盐酸,没有产生沉淀,然后再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存在D.先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O42﹣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B.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C.1molOH﹣的质量是17g
D.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8.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的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①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②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
③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④所含的C原子数目之比为1:1.
A.①② B.②③ C.④D.①②③④
9.O2、SO2、SO3三者的质量比为2:4:5时,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4:5 B.1:2:3 C.1:1:1 D.2:2:3
10.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 )
A.2L CO和2LCO2
B.9g H2O和标准状况下11.2L CO2
C.标准状况下1mol O2和22.4L H2O
D.0.2mol H2和4.48L HCl气
11.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O3B.CH4C.CO D.N2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B.0.5 N 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C.标准状况下,18 g H2O的体积是22.4 L
D .0.01mol 稀硫酸中含硫酸根个数为0.1 N A
13.为了除去KCl 中少量的MgSO 4和CaCl 2杂质,需要进行下列七项操作,其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
①加水溶解 ②加热蒸发得到晶体 ③加入过量的BaCl 2
④加入过量的盐酸 ⑤加入过量的碳酸钾 ⑥过滤 ⑦加入过量的KOH 溶液.
A .①③⑤⑦⑥④②
B .①⑤③④⑦⑥②
C .①③④⑥⑤②⑦
D .①④③⑤⑥⑦②
14.下列各项实验操作和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为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
B .可用坩埚蒸发浓缩CuSO 4溶液
C .分液漏斗使用前都需要检查是否漏液
D .为了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可直接蒸馏
15.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氦气一定具有相同的( )
A .原子数
B .体积
C .分子数
D .质量 16.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 2+、Mg 2+、SO 42﹣,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以下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
过量Na OH 溶液;③加适量稀盐酸;④加过量Na 2CO 3溶液;⑤加过量BaCl 2溶液,可行的顺序是( )
A .①④②⑤③
B .④①②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②④⑤①③
17.根据阿伏加德罗理论: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的A 2气体和3体积的B 2气体合成2体积的C 气体,则C 气体的化学式为( )
A .A
B B .AB 3
C .A 3B
D .A 2B 3
1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N A 个氢气分子所占的体积为22.4L
B .2N A 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为44g
C .1000mL0.1mol/L 的NaCl 溶液中,Na +与Cl ﹣离子总数为0.2N A
D .17g 氨气中所含原子数为N A
19.已知1g N 2含有m 个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
A .14m
B .14mmol ﹣1
C .28m
D .28mmol ﹣1
20.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蒸发操作时,当大部分固体析出时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剩下的水蒸干
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21.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压强与气体摩尔质量成反比。
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B.p(O2)>p(Ne)>p(H2)
C.p(H2)>p(O2)>p(Ne)D.p(H2)>p(Ne)>p(O2)
22.在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当氧气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时,下列物理量一定不改变的是()A.质量、摩尔质量B.体积、摩尔质量
C.分子数、电子数D.密度、摩尔体积
23.现有H2、CO(体积比为1:2)的混合气体VL,当其完全燃烧时所需O2体积为()
A.3VL B.2VL C.VL D.0.5VL
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28gCO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2的质量一定是44g
B.与VLCO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2的体积一定是VL
C.所含原子数相等的CO与CO2的密度之比为7:11
D.所含原子数相等的CO与CO2的密度之比为21:2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7分)
25.(18分)
(1)在 mol Al2(SO4)3中含0.3molSO42﹣,其中含Al3+个.
(2)若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则3.4g氨气中所含氢原子个数为N A.
(3)约3.01×1023个OH﹣的质量为g,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这些OH﹣与mol NH3的质量相同.
(4)相同物质的量的O2和O3的质量比,分子个数比为,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6.(14分)
(1)4.5g水与g硫酸所含的分子数相等,它们所含氧原子数之比是,氢原子数之比是.
(2)标准状况下,3.4g NH3的体积为 L;它与标准状况下 L H2S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3)7.8g Na2R含有0.2mol Na+,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含有1.6gR 的Na2R的物质的量
为.
27.(5分)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加热分解等.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
(1)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CaCO3微粒.可用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
(2)提取碘水中的碘,用方法.
(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采用的方法.
(4)淡化食盐水,可采用的方法.
(5)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的方法.
三、实验题(本题共2道小题,共15分)
28.(5分)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三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②;⑤;
(2)若利用装置A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还缺少的仪器有,实际操作时冷凝水由(填f或g)口通入.
35.(10分)实验小组的同学欲对一粗盐样品进行初步提纯。
所用实验仪器或用品如下:
(1)D的名称是________;
(2)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________、计算产率;
(3)“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二低”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小组通过正确的计算发现,所得实验结果与该粗盐的实际含量对比,实验测得的结果比实际偏低,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