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主要河道河道治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河道整治措施
根据河道的现状和主导功能的要求,确定河道的平面布置和断面形式,计算其工程量,提出建设防洪排涝指挥系统、加强研究洪涝风险图、推广防洪排涝保险等非工程措施。

6.1 河道平面及纵横断面设计
6.1.1 河道平面设计
1.河道中心线
为了减少征地和拆迁的困难,原则上规划河流中心线采用原河流中心线;局部河段,为使水流平顺且减少河流整治工程量,采用裁弯取直以及向建筑物少的一侧拓宽措施。

所有河流走向与原河势流向适应,满足水流转弯半径的要求,不允许折线或急弯,力求平顺、自然、美丽。

2.河流两岸保护范围界线的确定
河流两岸治理保护范围界线宽度(B)由两个部分组成:B=B1+2B2。

B1是满足防洪治涝标准所需的河宽。

B2原则上左、右岸各为15m,满足管理、保护范围的要求。

具体划线时,考虑河流两岸的建筑现状,尽可能少拆迁,根据景观、环保的要求,设置10~15m绿化带或休闲区。

参见图6-1。

图6-1 河道平面设计
129
为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本规划分析计算了河道中心线坐标,规划河道中心线坐标值见《温岭市主要河道中心线坐标表》;规划河道保护界线、水面线、中心线布置详见《温岭市主要河道规划图集》。

3.护岸的确定
河流两岸的护岸型式主要采用生物护岸,结合城市景观建设,可采用土坡植草、不规则堆石建设。

6.1.2 河道纵横断面设计
1.矩形断面
河道断面为矩形,挡土墙为重力式浆砌块石挡墙,迎水面直立或1:0.1,采取结构美观的条石护面,背水面边坡1:0.3-1:0.4,墙顶设20cm厚的石板盖顶,底板采用30cm厚的C20素砼。

考虑温黄平原河道基础土质大多为淤泥,承载力不足,挡墙基础可选用长500cm,直径50cm水泥搅拌桩进行处理。

搅拌桩双排梅花型布置,排距为100cm。

河岸绿化带控制15m,断面设计见图6-2。

该断面特点是护坡顶高程比正常水位高0.3m,正常水位时河水在矩形断面内流动;当洪水发生时,两边护坡绿化带参与排水。

该断面排洪与河道绿化相结合,适用于河两岸建筑物较多拆迁较困难的城区骨干河道。

2.复式断面
河道断面为阶梯状,下部为边坡1:4的梯形,采用自然护坡,在正常水位以上0.3m处设置一宽度为2-3m的亲水平台,平台以上采用草皮护坡,边坡1:4,延伸至地面。

河岸绿化带控制15m,断面设计见图6-3。

该断面适用于河边建筑物较少的镇区河道。

3.梯形断面
河道断面为梯形,边坡1:4,采用自然土坡延伸至地面,地面高程控制在设计洪水位以上0.3m。

断面设计见图6-4。

该断面投资省,适用于乡村河道。

河道断面设计和平面规划详见《温岭市主要河道规划图集》。

130
131
132
133
表6.1 温岭市(台州市级)河道平面规划
表6.2 温岭市级河道平面规划(2)
表6.3 温岭市镇级河道平面规划(1)
表6.3 温岭市镇级河道平面规划(2)
表6.3 温岭市镇级河道平面规划(3)
表6.3 温岭市镇级河道平面规划(4)
表6.3 温岭市镇级河道平面规划(5)
表6.3 温岭市镇级河道平面规划(6)
表6.3 温岭市镇级河道平面规划(7)
表6.3 温岭市镇级河道平面规划(8)
表6.3 温岭市镇级河道平面规划(9)
表6.3温岭市镇级河道平面规划(10)
6.2 河道景观建设建议
河道景观规划的总体布局
温岭市河道众多,建设好这些河道,使其旧貌换新颜,将为城市呈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规划城区河道景观分成三大格局:环城河泛舟跑马景观、城内骨干河道营造小桥流水景观、中央水网生态保护区凭湖垂钓景观。

1.环城河泛舟跑马景观
环城河景观主题为“游环城河,走健康路”,专门的自然草地及健身场地为其亮点。

环城河泛舟跑马景观包括双桥河、东月河、金清大港、江厦大港围成的环状带,以上河道都为温岭市的市级河道,河面宽阔,沿河绿化以简洁明快,主次分明为原则。

其中江厦大港一些河段两岸建筑物较少,每岸可布置25m的草坪绿化带及自然小路,河岸上可以跑马、放风筝、散步,河中可以泛舟戏水,同时加入一些有偿开放的网球场、羽毛球场,甚至可以考虑高尔夫球场,将成为市民周末健身休闲的理想去处。

2.城内骨干河道小桥流水的绿带景观
城内骨干河道小桥流水景观与城内居民每天朝夕相处,沿河绿化以小巧雅致,立意创新为原则。

根据温岭为“石雕之乡”的特点,可广泛采用艺术石雕。

此外,新建或改建的桥梁应将实用和艺术融为一体,利用垂吊植物美化河道上的桥梁建筑,使其生意盎然而不乏艺术感。

还可以考虑在河道沿线增设健身设施,把河道建成市民娱乐健身的地方。

3.中央水网生态保护区凭湖垂钓景观
中央水网生态保护区凭湖垂钓景观如同一串珍珠镶嵌于城区中央,由4个生态湖以及内联、外引河道结合而成,为求景致变化,湖畔可分别种植香蒲、菖蒲,净化湖水,美化湖畔;水质改善后,湖中可放养鱼类,环湖修筑小路,精心绿化,恰到好处地设置一些石凳、石桌,内联、外引河道两旁各点缀桃树、李树、杏树、柳树,春天桃李芳菲、柳树摇曳,夏日
荷花争艳、蒲草葱茏,民众既可湖边慢跑,又可驻足观景,中央水网生态保护区将成为温岭的“西湖”。

河道景观建设过程中,应突出河道景观的“水文化”内涵。

对于城区的骨干河道在醒目处设置“河牌”,其上附城区骨干河道图,标注河道所在的位置,介绍河道的名称、长度、宽度、深度、起迄点、沿河绿化面积,让游客漫步河滨既能愉悦身心,又能增长见识;河道上遇有古桥时,也应立牌介绍;设有水质监测点的河道,还可介绍河道的水质,公布河道受污染的原因,以唤醒民众保护水环境的意识。

温岭市河道绿带规划设计要按照设计要求,精心构思,规划设计出既美观大方,又有温岭特色的“绿色艺术长廊”,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休闲游玩活动的清新环境,使河道改造展现出新的景观。

6.3 河道整治工程项目及工程量
温岭市河道整治规划疏浚整治389条河道,在中央水网生态保护区及大溪、牧屿开辟6个生态湖,以及栅岭汪隧洞(栅岭汪隧洞不属于温岭市,不计其工程量)和湖漫隧洞工程,共计开挖土方4894.92万m3。

近5年开挖土方1033.82万m3。

各工程的工程量分项计算见表6.17。

表6.17 主要河道工程量估算表(1)
表6.17 主要河道工程量估算表(2)
表6.17 主要河道工程量估算表(3)
表6.20 湖漫隧洞工程量汇总表
6.4 非工程对策措施
6.4.1 防洪排涝
1.建设防洪排涝指挥系统
(1)防洪排涝组织机构建设
根据《防洪法》第三十八条“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完善由一名市政府领导为指挥的市防汛抗洪指挥机构,领导全市防汛抗洪工作。

(2)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在技术上日趋成熟,已成为防汛抗洪的有力武器。

建立健全全市的洪水预警报系统,利用流域内及流域附近现有的雨量站、气象站,根据流域中上游的地理特征、雨型的时空分布、走向及各遥测降雨量、卫星云图接收等参数,建立雨洪水预报模型,为温岭市的城镇防洪排涝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3)通讯网络系统的建设
健全流域性的通讯网络系统,为了确保防洪排涝指挥调度通讯畅通,必须建立起无线和有线二套通讯系统。

(4)防洪排涝决策系统建设
健全防洪排涝决策系统,防汛期间充分利用预警预报系统的分析资料,组织专家进行科学分析,为领导防汛正确决策做好参谋,并保证决策能够全面、准确、及时的贯彻实施。

2.控制城镇建筑基面高程
根据温岭市城镇的地形条件和防洪排涝能力,在城市建设中,重要部门和单位应布置在地势较高处。

可结合开山辟路、挖水库的土石方及河道疏浚土方垫高地面,新开发区尤应如此。

房屋等建筑物室内地坪高程应比室外高,这样既有利于防洪,又方便排涝,防止城区积水。

根据城区地形及河网水利计算成果,整个温岭市城区宜分片控制地面高程。

局部地面高程较低的建成区,可结合城区旧城改造采取垫高原地面的措施,或采取底楼架空形式提高其防洪标准。

城区垫高高程= 50年一遇洪水位+安全超高(0.20m)
其他城镇垫高高程=20年一遇洪水位+安全超高(0.20m)
3.洪涝风险图研究
通过洪水预报技术进行洪水风险研究,对可能发生的淹没范围、淹没深度、流速大小及时间历程等因素进行较准确的预测,结合现有工程防洪措施,编制出尽可能减少洪涝损失的合理规划。

洪涝风险图为预测洪涝灾害的经济损失、确定防洪工程体系的经济效益、选定合理的防洪排涝标准及防洪保险费率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各部门、单位自主地采用适当的防洪(涝)措施,有利于调整城市区域内的建设和投资布局,尽量将住宅区和企业设在洪涝风险较小的区域。

4.大力推行防洪排涝保险
防洪排涝保险之实质是将突发事件(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分摊到平时,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美德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有利于筹集防洪治涝经费,更有利于灾后重建,例如美国对一些洪泛区采用强制洪水保险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温岭市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投资环境,有利于试行防洪排涝保险工作。

5.加强对河道防洪排涝安全的管理
严格执行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活动的审批制度,坚决制止不利于河道防洪、排涝、供水、景观的违规行为,防止与河争地、围河造地及人为水土流失现象的再度蔓延;研究水量、水质统一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河道管理体系。

6.做好防洪排涝安全的宣传工作
通过宣传,在人民群众中树立防洪排涝安全意识,在危险地段设立洪水警示标志,让群众心中有数,一遇洪水主动配合防汛抢险。

6.4.2 改善水质
1.做好保护水环境的宣传工作
通过宣传,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保护水环境,造福几代人”的环保意识,推荐居民使用无磷洗涤剂。

2.加强生活污水的处理
积极推进城镇分散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就地生物处理,农村推广生活污水、禽畜粪便沼气化处理,改善纳污水域环境。

3.加强工业点源污染防治
(1)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工艺,采用闭路水循环系统,鼓励企业进行国际环境质量体系认证,把污染控制在源头。

(2)山溪性河道、城区性河道原则上不再允许排污,对排污企业要强制其进行污水预处理,达标后才允许排放,否则将按污染物排放总量采取相应惩罚措施。

(3)继续贯彻国家“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水污染物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建立工业污染源长效管理体系。

重点污染源及废水日排放量超过100吨或排放一类有毒污染物质的企业,实行流量在线监控,开展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试点。

按总量控制目标对污染物进行总量控制。

4.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用复合有机肥、堆肥、发酵后的畜禽粪便代替化肥,用有机农业技术(采用抗虫作物品种、间种不同作物和轮作、保持捕食害虫的益虫种群)代替农药防治病虫害,开发经济效益更大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全面提升农业水平。

5.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城市雨污分流、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分开收集处理,大力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例如新建住宅布置屋顶花园、雨水收集系统,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

6.加强水质监测
加强金清大港、东月河、大溪河、木城河和箬松河等重点水域的水质监测,为温岭市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7.加强绿色河道建设,发展生态港口
在充分考虑环境影响与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行绿色河道建设,发展高效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港口。

6 河道整治措施 (129)
6.1 河道平面及纵横断面设计 (129)
6.1.1 河道平面设计 (129)
6.1.2 河道纵横断面设计 (130)
6.2 河道景观建设建议 (146)
6.3 河道整治工程项目及工程量 (147)
6.4 非工程对策措施 (152)
6.4.1 防洪排涝 (152)
6.4.2 改善水质 (1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