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设备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入设备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前言
进入设备作业是指工人、技术人员等人员进入设备内进行设备检修、维护、清洗、调试等操作,这一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安全风险。
因此,对于进入设备作业进行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进入设备作业的安全管理规定。
管理规定
组建安全小组
设备单位应当组建安全小组,由设备操作人员、设备检修人员、设备维修人员等人员组成,并指定专职安全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进入设备操作前的准备
1.进入设备操作前,必须参加设备安全操作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
2.进入设备操作前,必须正确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防噪耳塞、绝缘手套等。
3.在进入设备操作区域前,必须将手机关闭,并在设备操作区域设置“无手机”提示。
4.在进入设备操作区域前,必须正确使用安全绳、安全带等设备,保证操作的安全。
进入设备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必须保持专注,并全神贯注于操作中,不允许离开设备,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2.操作人员必须清晰了解每个按钮、阀门、开关的作用,以免误操作而造成安全事故。
3.操作人员必须时刻检查设备的电路状况、气路状况、油路状况、水路状况等,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4.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必须保证身体不倾斜、不在设备内乱跑,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进入设备操作后的处理
1.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保证设备操作后状态的正常。
2.操作人员在设备操作后,必须将设备操作区域彻底清洁干净。
3.操作人员在设备操作后,必须将个人防护用品集中堆放并按规定进行清洗、保养。
总结
进入设备操作涉及到非常多的安全风险,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设备单位应该建立安全小组,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操作人员在进入设备操作前必须参加培训,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并在操作中保持专注,时刻检查设备的状况。
在操作后,必须按规程执行,清洁设备操作区域,并清洗、保养个人防护用品。
操作人员必须杜绝因工作疏忽或者不当操作而造成的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