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对手足外伤患者术后患肢抬高未执行率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活动对手足外伤患者术后患肢抬高未执行率的影响研究
作者:于文君王晓曼孙世娟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2期
【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手足外伤患者术后患肢抬高未执行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2例手足外伤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并以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6例手足外伤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品管圈活动开展护理服务,分别将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患肢抬高未执行率、临床依从性与临床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患肢抬高未执行率为7.3%,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依从性为91.5%,临床满意度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手足外伤;品管圈活动;患肢抬高未执行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2-0114-01
近年来,手足外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手足外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还需接受合理的早期功能训练[2],而术后抬高患肢有助于促进局部肿胀消退,加快伤口愈合速度,但仍有部分患者术后未执行患肢抬高训练。

本研究为有效抑制术后患肢抬高未执行率,针对手足外伤手术患者开展了品管圈护理活动,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6例手足外伤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并以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2例手足外伤手术患者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因手足外伤就诊,均行外科手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中男45例,女31例,年龄18~59岁,平均(31.7±8.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48例,女34例,年龄19~57岁,平均(32.1±7.9)岁。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手术后定期观察切口恢复情况,根据医嘱应用抗感染药物,通过健康教育加强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并开展相关功能训练。

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均采用品管圈活动,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建立品管圈团队:邀请本院手足外科8名护理人员为小组成員,其中,护士长为团队管理者,策划并监督活动的开展,其他7名护理人员负责完
成相应活动内容。

(2)确定评估安全主题:小组成员共同进行头脑风暴,讨论以往临床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确定活动主题为抑制手足外伤患者术后患肢抬高未执行率,并将品管圈名制定为“改善圈”。

(3)了解现状:术后患肢抬高主要是指将患肢抬高至心脏位置以上,未执行表现患者未根据医嘱要求完成患肢抬高。

通过对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行手术手足外伤患者的资料进行整合发现,2017年度患者术后患肢抬高未执行率为28.9%(22/76),并且调查表现其问题主要为包括因入睡未执行、不依从未执行与抬高不规范。

(4)制定目标:设定2018年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未执行率目标为9%以下。

(5)实施护理:首先,加强患者对术后患肢抬高的健康教育,促使患者了解其开展目的及效果,掌握患肢抬高的要求、方法与相关注意事项,建立患肢抬高健康教育流程图,并悬挂在病房内,促进患者的了解深度。

其次,加强术后患肢抬高的监督,特别在交接班时给予高度的重视,要求护理人员在接班时全面交接患者患肢抬高执行情况,通过强化监督意识来提高执行力。

最后,尽可能的提升抬高垫舒适程度,在抬高垫中设计安放双层棉质毛巾,在其两端增加搭扣,以保证对患肢有更好的固定作用,保障患者执行患肢抬高时有良好的舒适度。

1.3 观察指标
依次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患肢抬高未执行情况,并计算其未执行率,根据患者住院阶段表现评定临床依从性,包括完全依从、基本依从与不依从三个等级,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评估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三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²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后患肢抬高未执行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患肢抬高未执行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依从性与临床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依从性与临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伴随国内外机械化的不断发展,手足外伤的临床发病率持续上升[3-4],在发生外伤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局部肿胀表现,从而对局部动脉供血与静脉回流形成严重影响,导致患肢无法获得充足的血液供给与良好的营养支持。

同时,开展外科手术也会对患者患肢形成损伤,使其局部肿胀程度加重,进一步危害血运循环情况。

手足外伤患者手术后需接受合理的消肿治疗措
施,而早期功能训练是改善局部肿胀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临床发现在患肢无缺血表现时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有助于缓解其肿胀问题,也能良好的促进创口愈合,进而在手术外伤术后均会采取患肢抬高训练,但部分患者由于认知程度欠缺或依从程度不足等问题会出现未执行情况,导致其术后恢复进程受到影响。

本项研究分别选取我院2017年度与2018年度行手术治疗的手足外伤患者,自2018年1月起开展了命名为“改善圈”的品管圈活动,建立了品管圈护理团队,调查2017年度患者术后患肢抬高未执行率为28.9%,造成未执行的原因主要包括因入睡未执行、不依从未执行与抬高不规范,设定2018年度执行品管圈活动后将未执行率降低至9%以下,并通过强化健康教育、提高临床监督与改善抬高垫舒适程度来完成护理内容。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患者的术后患肢抬高未执行率降低至7.3%,临床依从性提高至91.5%,临床满意度提高至96.3%,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患者,表现出品管圈活动的确切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手术外伤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抑制术后患肢抬高未执行率,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依从性与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朱夏莲.严重手外伤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及预后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9):106-107.
[2] 陈连娣,区洁崧,黄平艳,等.延续性护理对手外伤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4):152-155.
[3] 张庆华,苟红梅,袁少婷,等.中医手部训练器在手外伤术后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8):169-170.
[4] 李薇薇,张东红.围术期疼痛规范化管理对手足外伤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7):930-933.
作者简介:
孙世娟,1976.12,女,吉林,本科,主管护师,消化系统疾病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