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的答题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赏析的答题技巧
古诗词的试题,经常的问法有: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下面店铺就给大家带来古诗词赏析的答题技巧,欢迎大家阅读!
答题步骤:
先具体答出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然后具体分析如何体现手法的,再指出手法所起的作用。

答题公式:
本诗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通过对XXXX描写,表现了诗人XXXX的情感,有着XXXX的作用。

举个例子
孙光宪的《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

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

兰红波碧忆潇湘。


问题:“片帆烟际闪孤光”一句是千古名句,历来被人欣赏赞叹,请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简要赏析。

人生底色看语文的老师常讲,这句很像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留”,其实就是意境的化用。

词中由面而点,从上而下,从辽阔的“楚天”,转到江流中的“片帆”形象上,好比电影的特写镜头。

你看,烟波浩淼之间,片帆一点,于粼粼碧波上闪着孤独的光芒,渐行渐远。

具体来说,“闪孤光”让我们恍惚看到词人长久痴情地注视帆影远去的目光,很幽怨的,“孤”字用得非常巧妙。

写了帆影的孤单,也衬托了离人行旅的孤单。

再看上一句,里面还有对比,“楚天”的“长”,和“帆”的“片”、和“光”的“孤”构成对比,衬托出人之渺小,暗含了人生离合难以预料的悲凉。

其他答题技巧:
以抒情为特征的诗歌,还要有含蓄的特点。

这是我们中国文化之妙,也是我们中高考常考的考点。

含蓄的抒
情必然是间接的,运用这样的手法,能恰当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含蓄隽永而又意味深长。

平时我们称颂古人诗歌写得好,一大半是这个原因。

只是更多的时候,我们仅仅停留在判断上,而没有进行更仔细的品评。

而中高考的语文古代诗歌的考题,是需要大家有一定品评能力的。

初中学过的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里面有这样几个句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花落尽”“子规啼”,分别从视觉和听觉呈现了两种事物,纷纷扬扬的快要飘落的杨花,诗人并不仅仅以杨花来告诉我们那是什么季节,诗句隐隐杨花来象征人的漂泊,至于子规鸟,主要是我们文化中非常伤情的一种意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两句是相对直接的,但依然很含蓄。

放到现在一种直白的语言会说:无论你走多远,我都会牵挂你的。

可以看一下就明白,晓畅的话反而不如李白的好,形象生动情感无限。

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者生活场景中,借助对这些景物或事物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会比直白的判断句,要好看的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