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治疗一氧化碳中毒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洛酮治疗一氧化碳中毒体会
一氧化碳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有害气体中毒,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均可产生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在炼钢炼焦、煤气制造与使用、采矿爆破、化工合成、煤炉取暖等均可产生一氧化碳,若防护不当可导致中毒,轻者头痛、头晕、乏力、呕吐,重者昏迷,甚至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2005~2010年采用纳洛酮治疗重度CO中毒患者8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重度CO中毒患者86例,男46例,女40例,年龄16~68岁,平均38.7岁;平均昏迷时间4.2小时。
另取2001年~2005年重度CD中毒患者78例为对照组,两组间患者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高氧压、脱水剂、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及适当应用激素等治疗。
治疗组患者加用纳洛酮0.4mg肌注后,以5%葡萄糖250ml加入納洛酮1.6mg持续静滴,1次/日,症状轻重者可重复使用,疗程一般3~5天,疗程长短视患者病情轻重而定。
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症状消失,无后遗症及并发症;②好转:症状消失,体征基本消失或遗留某些后遗症;③无效:昏迷程度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统计学方法:两组间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86例,治愈52例,有效2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7%。
对照组78例,治愈36例,有效20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71.82%(P<0.05);两组意识恢复后发生迟发脑病情况比较,治疗组意识恢复78例患者,有5例发生迟发性脑病,而对照组56例,有11例发生(P<0.05)。
讨论
急性CO中毒主要是损害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程度与中毒时间、浓度及个人体质的差异有很大关系。
有学者认为,人脑细胞对缺氧最敏感,临床上常出现以脑水肿为主要表现的多脏器功能障碍。
急性重度CO中毒在病理上表现脑血管先痉挛,后转为麻痹,血管内皮肿胀,脑循环障碍,酸性代谢产物增多,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强,脑水肿,局灶性软化灶或坏死或皮层下白质广泛脱髓鞘改变。
由于脑细胞对缺血、缺氧十分敏感,所以重度CO中毒时大脑损害最早最重,脑内β-内啡肽大量释放,内啡肽与阿片受体结合,而产生脑血流降低,抑制神经活动等广泛的神经病理反应。
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的强拮抗剂,可阻断内啡肽的作用,能迅速逆转内啡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起到催醒作用,同时纳洛桐还有解除
呼吸抑制、稳定血压、保护缺血心肌、维护重要器官功能的作用。
也有学者研究表明,纳洛酮能逆转中枢神经、呼吸及循环的抑制效应,减少生理无效腔和肺内分流,使中毒者呼吸频率和通气量增加,血压升高及心率增快至正常,防止了休克、肺水肿的发生。
本治疗组中,大剂量纳洛酮的应用对重度CO中毒患者具有苏醒早,且能维持重庆中毒病人的血压,静脉用药后中毒症状消失快,缩短抢救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后遗证及病死率等优点,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而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