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五年级上册语文讲义-预习与讲练:第21课《古诗词三首》-部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周第天星期
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品尝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重点)
3.通过对比体会三首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感受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难点)
21 古诗词三首
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任凭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山上刚刚下过一场雨,晚上天气凉快带来了秋意。
松林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清清的泉水从河床的石头上流过。
洗衣物的女子归来,竹林里笑语喧哗,渔船顺流而下,搅动了一片片莲叶。
任凭春天的花凋谢,我自己却要居住在这风光秀丽的山中。
作者介绍: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唐朝诗人、画家。
张继:字懿孙,唐代诗人,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
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好像布满着满天的霜,面对着江边的枫树与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
姑苏城外那孤独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
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山海关那边走去,夜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晚上又刮风又下雪,风雪声搅碎了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生字新词(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
()()()()()()
()()()()()()
句子解析
1.《山居秋暝》: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为什么下笔说是“空山”?
或许诗人来到山林,远离了嘈杂烦扰的市朝,山居给他的突出印象就是格外安静;当然,山中林木茂密,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2.《枫桥夜泊》: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什么?
诗人看到了渔船上忽隐忽现的灯火,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听到了远远近近有几只乌鸦惊叫起来,寒山寺的钟声;感觉到气温更低了,霜飞满天,寒气袭人……
3.《长相思》:你从“身向榆关那畔行”读懂了什么?
点明白行旅的方向。
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示意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状况。
“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颜色,表现了词人这次
课文主题
《山居秋暝》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绮丽风光和山中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的高洁情怀和对抱负生活的执着追求。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长相思》描写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在北方的风雪声中辗转反侧的状态,全词于写景叙事之中,表达了浓烈的羁旅怀乡之情。
结构梳理
课后习题
1.读一读,想象诗句中描绘的景象,体会其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意: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亮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
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
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
其次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分,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安静。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诗意:竹林里传来阵阵喧哗,那是洗衣物的女子归来了。
莲花响动,那是捕鱼的小船在顺流而下。
这两句诗是动态描写。
浣女、渔舟的吵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安静、清幽。
犹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
人们从这些吵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会出一种和平舒适,体会出舒适中的一遍勃勃生气。
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诗意: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
这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
落月、江枫、满天霜是静景,乌啼、渔火是动景。
特殊是江枫、渔火,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3.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
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同学沟通。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心乡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意: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而相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思想感情:醒着离家千里之外,想梦中与家人团聚又被风雪之声吵醒。
这样的情景之下,作者就更加思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