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第4节《世界的聚落》学案一 湘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的聚落
课题课型新授课
(要素组合)学习目标
子目标&实施目标T 方法&策略改进&反思
一.理解聚落的基本形态
①.明确聚落的基本概念
②.聚落的分类
③.城市聚落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④.农村聚落及其特征
⑤.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聚落的演变
①.聚落的演变
②.聚落的演变过程中景观30
分
钟
(
30
)
1、新课引入:由前测(课前完成)
内容导入,并通过课件(K01到
K03)上的关于聚落的三张图片引
入新课,让学生结合教材P60第一
段明白聚落的概念。
(①)
2、学生阅读教材P60第二段到P61
页的相关材料,明确聚落形态根据
其规模大小以及其功能的差异,可
以将聚落分为两种基本形态。
(②
⑤)
3、学生展示:通过小组相互讨论,
让学生自行举手回答聚落可以分
为哪两类,其中城市聚落有什么特
征(K05到K06)。
(③⑤)
4.结合课件和教材P61活动题第
一题,城市聚落在发展的过程中可
能存在哪些问题(K07),这些问题
是怎么形成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进行解决?(③⑤)
5.学生展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
探讨学校所在的望月湖小区附近
存在的城市问题,并举手举例回
答。
(③⑤)
6.结合教材P61第三段和第四段
的相关材料和课件(K08和K09),
明确乡村聚落的特点等。
(④⑤)
7.通过检测单中测的相关内容进
行填写和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相
关练习(⑤)。
1、学生阅读教材P62活动题第二
题以及课件(K10),了解聚落的演
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①④)
2、教师展示:从课件(K10),和
和功能的变化
③.形成聚落的有利条件
④.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能力
10
分
钟
(
40
)P62图3-26,通过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在聚落的演变过程中,从景观上和规模上比较代表聚落演变不同阶段的差异。
(②④)3、学生展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出聚落在演变的过程中,规模扩大,景观上的主要变化特征,并通过小组讨论后,选出代表呈现。
(②④)
4、教师展示:从课件(K10)和教材P62活动题第二题,并列举沿海城市上海、广州、沿江城市武汉、沿河城市兰州、沿铁路城市兰州等相关城市。
(③)
5、学生展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教师所提出的上海、武汉、兰州等城市,其形成的有利条件,并由小组讨论呈现。
(③④)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