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2017_2018学年新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饶县中学2021届新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物 理 试 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其中7、10、12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 的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B .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
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D .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斜台,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足球与斜台作用时斜台给足球的弹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沿1v 的方向
B 沿2v 的方向
C 先沿1v 的方向后沿2v 的方向
D 沿垂直于斜台斜向左上方的方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 2
,则
A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初的速度的
2倍
B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该秒初的速度大了
C .物体在某秒初的速度一定比前秒末的速度大
D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的速度大2 m/s 4.下列关于分力与合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任一个分力
B .5N 、2N 、6N 三个共点力最大合力为13N ,最小合力为1N
C .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都被确定,则合力也被确定
D .合力是分力等效替代的结果
5.一段路程为s ,一辆警车通过前23s 的平均速度为V 1,通过后1
3
s 的平均速度为V 2,则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B.
C.
D.
6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 推放在水平粗糙地面上的木箱,关于木箱所受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

A 若木箱保持静止,则F 越大,它所受摩擦力越大
B 若木箱保持静止,则木箱质量越大,它所受摩擦力越大
C 若木箱向前滑动,则F 越大,它所受摩擦力越大
D 若木箱向前滑动,则木箱运动越快,它所受摩擦力越大
7.下列所给的图像中能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秒末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8.小娟、小明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如图所示,已知两人手臂上的拉力大小相等且为F ,两人手臂间的夹角为θ,水和水桶的总重力
为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θ为120°F=
B.不管θ为何值,F=
C.当θ=0°时,F=
D.θ越大时F 越小
9.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第1s 内和第2s 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B .第1 s 内和第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 .第2 s 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D .第3 s 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
A 在这1 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m s
B 在这1 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5/m s
C 汽车再向前行驶1s,通过的位移是3 m
D 汽车的加速度是23/m s
11.如图所示,将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缓慢向上偏移的过程中,细绳上的拉力将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12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均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

地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三个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同
B.甲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小,受地面的弹力最

C.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大,受地面的弹力最小
D.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大,受地面的弹力最大
二、实验,探究题(每
空2 分,共12分)
13.“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OC 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图乙中的F 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 方向的是力 .
(2)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3)(多选题)实验中可减小误差的措施有
A .两个分力F 1、F 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
B.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要尽量大些
C.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14.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3.62cm,BC=4.38cm,CD=5.20cm,DE=5.99cm,EF=6.80cm,FG=7.62cm
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0s。

三、计算题(共40 分)
15.(8分)一个物体从45m高处自由下落,那么
(1)该物体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在最后1s内通过的高度是多少?( g取10 m/s2)
2,在第1 s内位移为6 m,求:16.(10分)质点做匀减速
...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4m/s
v
(1)求初速度
(2)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
17.(10分)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把物体挂起来,再用一根水平的绳子把物体拉向一旁固定起来.物体的重量是40N,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00,绳子和对物体的拉力分别是多
大?(答案可保留根号)
18.(12分)A、B两车在一直线上向右匀速运动,(两车不同车道)B车在A车前,A车的速度大小为V1=8m/s,B车的速度大小为V2=20m/s,当A、B两车相距X0=28m时,B车因前方
突发情况紧急刹车(已知刹车过程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2,从此时开
始计时,求:
(1)B车经多长时间停止?这段时间内A车B车位移分别为多少?
(2)B车停止时,A车是否追上B车?
(3)A车追上B车所用的时间?
上饶县中学2021届新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物 理 试 卷 答 案
一、选择题
1、A .
2、D
3、B 4B 5D 6.A 7AC 8C 9B 10.BD 11D 12.BD
二、实验,探究题
13、【解答】解:(1)F'一定是沿AO 方向的;(2)B (3)ACD . 14题答案: 交流 0.40 0.80 三、计算题 15、(1)
(2)
16、(1)8m/s (2)x=8m 17
18.(1)t=10s 80A x m = 100B x m = (2)没有追上 (3)16s
倚窗远眺,目光目光尽处必有一座山,那影影绰绰的黛绿色的影,是春天的颜色。

周遭流岚升腾,没露出那真实的面孔。

面对那流转的薄雾,我会幻想,那里有一个世外桃源。

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夏夜,我会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一场流星雨的来临…
许下一个愿望,不乞求去实现,至少,曾经,有那么一刻,我那还未枯萎的,青春的,诗意的心,在我最美的年华里,同星空做了一次灵魂的交流…
秋日里,阳光并不刺眼,天空是一碧如洗的蓝,点缀着飘逸的流云。

偶尔,一片飞舞的落叶,会飘到我的窗前。

斑驳的印迹里,携刻着深秋的颜色。

在一个落雪的晨,这纷纷扬扬的雪,飘落着一如千年前的洁白。

窗外,是未被污染的银白色世界。

我会去迎接,这人间的圣洁。

在这流转的岁月里,有着流转的四季,还有一颗流转的心,亘古不变的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