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水产养殖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水产养殖技术
作者:暂无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第21期
一、在海上建浮体式渔港
根据设计,在距离海岸500m、水深30m左右的海域中设置一浮体式渔港,其直径为350m,周围用大型浮体防波堤围住,从而形成一个能适应渔船的大型化港湾。
渔港面积有10hm2,其中7hm2为水域,可停泊300艘船只。
港内设有活鱼卸货码头、销售处以及水中养鱼网箱等,还设有海上垂钓码头及潜水设施等娱乐活动场所。
该水产基地与陆地用联络桥连接。
二、促进鱼类繁殖新方法
英国水生物研究中心的专家发现,在河流、湖泊和水库里浸泡稻草或麦秸,不仅能抑制水生杂草的蔓延,而且还能为各种鱼类提供理想的栖息处,从而有利于鱼类的繁殖和生长。
他们在一条河里放了一些装有稻草或麦秸的笼子,结果黄鳟鱼的数量比对照区域增加了3倍以上。
稻草或麦秸在河里至少可放置1年,每年更换1次。
三、红墨鱼人工授精获得成功
日本北海道大学水产系与美国夏威夷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首次在红墨鱼的人工授精和孵化方面取得成功。
由于已开始全面禁止在公海上用挂网捕墨鱼,所以这一研究成果受到水产界人士的关注。
日美两国的研究人员在夏威夷以北的太平洋上,从捕获的红墨鱼腹中取出完全成熟的精子和卵子,并在船上进行了人工授精实验。
实验的重点是研究雌墨鱼的输卵管腺分泌出的果酱状卵子,卵膜是如何被穿破的。
在卵子受精后,把孵化器的水温控制在20℃。
结果,在100个卵子中,约半数在第5天就孵化成幼鱼。
四、用网箱养殖青蟹
马来西业科坦岛利用网箱养殖青蟹,效果很好。
所用的网箱一般长3.4m、宽1.7m、高
0.9m,采用坚固的塑料制成,网目为12.5mm。
网筏多半放置在水面平静的海湾,距岸边不超过10m。
通常将10个网箱并排放入水中,用尼龙绳将它们悬挂在固定的浮动平台上,网箱呈半潜状态。
网箱上方搭有遮篷,上面盖有树叶等以防日晒。
喂蟹的饲料包括切碎的下脚鱼、贝类和小鱼干,饲料可放在网箱的泥板上。
由于蟹一般能将饲料吃光,所以不必冲洗网箱。
五、利用海上钻井平台养鱼
美国一家商用网织品制造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联合提出了一种新型养鱼法,即利用海上钻井平台进行海中水产养殖。
具体作法是:把为供应市场而养殖的鱼类围在一个帐篷式的大网内,网顶系在钻井顶层平台上,网底则缚于海底的井架基桩上。
与传统的水产养殖围网相比,这种大网能容纳更多的水量,从而可养殖更多的鱼。
另外,由于鱼网是在宽阔的外海中,所以对鱼来说,水循环的质量要比海岸附近或内陆养殖区好。
六、贝类养殖新法
日本专家研究出一种养殖贝类的新方法:将潜伏于沙中而不向外游走的蛤仔、魁蚶等贝苗或幼贝,放入装有沙子的容器中,在开盖状态下放入海水中进行养殖。
所用的容器,可以是塑料制成的,也可以在细网眼塑料笼内衬上薄膜作为容器,只要是不
会漏沙的容器都可使用。
沙子最好使用海沙,如用贝类栖居地的沙子则更理想,装入容器中的
沙子数量以长成后的贝类不能从容器上缘逃走的厚度为宜。
养殖时,先将沙子装入容器中,再将栖居沙地的贝苗放入容器里。
然后,将装有贝类的所
有容器并排摆在浅海,或在所有容器上都系上绳子,将容器沉入海水中。
这样,贝苗就会开始
正常生长,并且无法从容器中逃出去。
待贝类长成后,即可轻易地把容器从海水中提取出来,
使用的容器越多,贝的产量也越高。
采用这种方法,由于不在装沙的容器上覆盖绳网,而是在开放状态下进行养殖,故没有海藻、浮泥等聚积在绳网上,可以使新鲜海水直接流入容器中,防止贝类因缺氧而引起死亡,同
时也可节省清网的人力、物力,提高养殖效益。
七、可以升降的养鱼箱
法国一家公司制成了一种可沉入水底的新式养鱼箱。
这种养鱼箱可避免风浪、偷鱼者以及
水面污染的影响,还可减少旅游、水产捕捞等行业发生争抢水面的矛盾。
养鱼箱系有拉绳,通过拉绳及滑轮可以将箱体拉向水底。
滑轮固定在水底的混凝土桩上,
拉绳通过几个滑轮与箱体连接。
拉绳的长度根据水的深度而定,箱体所处的深度位置可通过一
个浸入水中的平衡装置来调节;通过调节其中的空气容量或通过岸上的机械来实现箱体的升降。
箱体的浮力由浮筒提供,一旦箱体升到水面,浮筒就承受其全部的负荷。
该养鱼箱用铝制成,有100m3、200m3两种规格,正在生产500m3的大箱。
在水深20m的水域,养鱼箱所处的最佳位置是水下6m,此处鱼类的生长条件最好。
一个这样的养鱼箱养殖产量
可达70~100t,只需2~3个人管理。
该公司还制成了一种太阳能自动投料机,当箱沉入水下时
可通过管道将饲料投入箱中。
八、加快鱼类生长的“阉”鱼技术
美国一所大学的专家发明了一种能大大加快鱼类生长的“阉”鱼技术。
该项新技术,就是采用外科手术从性成熟的鱼体内取出精巢或卵巢,经研磨制成混合溶液
再注射到幼鱼体内,或用溶液添加在饲料中饲喂幼鱼。
经过这样处理的幼鱼,生殖系统受到抑制,都失去了生育能力,因而食欲增加,大大加快了生长速度。
试验结果表明,经“阉”过的
某些鱼种,一般放养4年即可长到10kg左右,而未“阉”的鱼只能长到2~3kg。
此外,“阉”
过的鱼,性情温顺,味道也更鲜美。
(通联:110200,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北一路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