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防范:是指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防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和意外的安全状态。
(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
安全防范技术:是以安全技术防范新产品和安全技术防范工程为基础,预防、制止违法犯罪和重大治安事故,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技术。
安全技术防范:是指运用科学技术手段,预防制止、延缓盗窃、抢劫、非法入侵、破坏、爆炸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活动。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是指以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稳定为目的,综合应用科学技术手段和技防新产品组成的系统。
技防产品:是指列入国家技防产品目录,用于防推动、防盗窃、防爆炸等防止国家、集体、个人财产以及人身安全受到的产品。
技防产品管理,分别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安全认证制度;(生产登记制度)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是指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综合运用安全防范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为建立具有防入侵、盗窃、防抢劫、防破坏、防爆安全检查等功能的系统而实施的工程。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管理:是指为保证工作质量空白支票尖维护社会安全,预防、制止违法犯罪的作用,对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和使用进行协调的活动。
技防工程实行为级管理(分三级):一级工程为一级风险或投资额100万元以上的工程;二级工程为二级风险或投资额超过30万元,不
足100万元的工程;三级工程为三级风险或投资额低于30万元以下的工程。
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
安全防范的基本要素:探测、延迟、反应。
安全防范的手段:人力防范手段、实体防范手段、技术防范手段。
(技防有优势在探测,物防的优势是延迟,人防是基础。
)安全防范的基本方法:分级防护、多重防护
CSP:中国安全技术防范认证委员会;
我国标准1、按照标准的约束力不同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和指导性技术文件。
2按照对象分类,可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
3按标准发生作用的范围的审批权限,分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GA/T)、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B)
安全技术防范的作用:1、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反应,有利于及时抓捕、取证。
2、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具有震慑作用,有利于减少犯罪率。
3、安全技术防范设施的智能管理,减少事故与事件的发生。
出入口控制系统是对人或车辆进出的门进行控制的智能化系统,也被称为门禁管制系统或门禁控制系统。
门禁、身份识别系统通常由:目标特征输入子系统、身份识别管理子系统、身份识别控制子系统这三部分组成。
门禁、身份识别系统应用要求(系统评价):系统安全性、系统可靠性、使用方便性、应用灵活性、功能扩展性、结构开放性、发展趋势。
入侵报警:指在建筑物内外的重要地点和区域面市探测装置,一旦受到非法入侵,则系统会自动检测到入侵事件并及时向有关人员报警,同时启动电视监视系统对入侵现场进行录像。
如果防范区域是建筑物的边界,也称周界防盗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通常由探测器(防盗报警器)、传输通道和报警控制器组成。
入侵报警系统的组成包括: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处理/控制/管理设备、显示/记录设备。
入侵探测器的核心:传感器
入侵探测器按工作方式分主动式探测器和被动式探测器;按输出开关分常开探测器、常闭探测器、常开/常闭探测器。
入侵探测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探测范围、误报率、漏报率、探测灵敏度、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无线发射机的电池使用不少于6个月,欠压提示后,应保证正常工作7天。
报警控制器对报警探测器和系统工作状态的控制主要有:1布防控制2撤防控制3旁路控制4、24小时监控控制5系统自检、测试控制。
报警控制器的防区布防类型,按是否设置延时分为瞬时防区和延时防区;按安装位置与功能分内部防区(延时跟随);出入防区、周界防区;日夜防区、火警防区;24小时防区(有声、无声、辅助)。
红外波的波长:0.75μm-1000μm
入侵探测器覆盖的边缘与防护对象之间要大于5米。
引起误报率的主要因素:1、报警系统自身故障引起误报警;2、报警系统设计引起误报警;3、施工不当引起误报警;4、用户使用不当引起误报警;5环境噪扰引起误报警。
提高安全防范系统有效性采用“层次设防”措施:第一层为“周界防范”第二层为“入口控制”;第三层为“空间报警”;第四层为“重点防范”
安全防范系统包括: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电子巡更系统、防爆安检系统。
如何保证安全防范的有效性?
安全防范系统有效性主要指标是“时间”。
在设计和管理中就要以“时间为中心;物防措施并不是越坚固越好,而应以发现犯罪时间和处警人员能到达现场的时间为设计依据;技防措施也不是越灵敏越好,而应减少误报又不漏报为设计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