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艺(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肉的组成及其工艺特点练习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一节肉的组成及其工艺特点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凡是能够作为人类食品的各种动物肌体组织都统称为肉,但一般理解为动物经屠宰后剥皮或者不剥皮的去头尾、蹄爪和内脏的肉胴体,而把头尾、蹄爪、内脏统称为副产品或杂碎。
2.从食品加工的角度来看,肉是由各种组织即肌肉组织、脂肪组织、骨骼组织和结缔组织组成的。
3.肌肉组织是肉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可分为横纹肌、平滑肌、心肌三种。
4.肌肉组织的基本单位是肌纤维,它是一个由一层外膜即肌纤维膜包起来的多核圆柱形细胞。
5.畜禽的肌肉通常呈不同程度的红色,是由于肌纤维内含有肌红蛋白的缘故。
6.脂肪组织是由退化的疏松结缔组织和大量的脂肪细胞所组成。
分布在皮下的脂肪俗称肥膘或肥肉;贮存在腹膜上的脂肪叫板油;分布在肠系膜、网膜上的脂肪叫花油。
7.结缔组织是构成肌腱、筋膜、韧带的主要成分,广泛分布于畜肉的各部分,包括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的膜以及血管、淋巴管等,在体内主要起支持作用和连接作用,并赋予肉以韧性和伸缩性。
8.结缔组织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
细胞间质包括基质和纤维两部分,其中纤维部分包括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这些物质属于硬性非全价蛋白,具有坚硬、难溶,不易消化的特点,所以营养价值较低。
9.骨骼是由外部的密质骨和内部的松质骨构成的,前者致密坚实,后者疏松如海绵样。
10.肉中的蛋白质依其构成位置和在盐溶液中溶解度的不同,可分为肌原纤维蛋白质、肌浆蛋白质和基质蛋白质。
11.肌凝蛋白又叫肌球蛋白,是构成肌原纤维主要结构的蛋白质,并具有ATP酶的活性。
12.肌纤蛋白又称肌动蛋白,它不具酶的活性,有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即球形和纤维形,肌肉收缩时以球形出现,肌肉松驰时以纤维形出现。
13.肌凝蛋白易与肌纤蛋白结合成肌纤凝蛋白复合物,后者具有弹性和收缩性。
14.肉类脂肪是由各种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少量的卵磷脂、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及脂溶性色素组成。
15.肉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它除了可供给人类大量的全价蛋白、脂肪、无机盐及维生素外,还具有吸收率高、耐饥、适口性好和适合制作多种佳肴等优点。
16.牲畜屠宰后,肉尸在组织酶和微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僵硬→成熟→自溶→腐败等一系列的变化。
17.肉的成熟过程中,主要是糖酵解酶类以及无机磷酸化酶的催化反应在起作用,而蛋白分解酶的作用几乎完全没有表现出来或者极其微弱的。
18.鱼、贝类肌肉蛋白质组成大致可分为肌浆蛋白、肌原纤维蛋白及肌基质蛋白三部分;根据对溶剂溶解性的不同,可将蛋白质分为水溶性蛋白质、盐溶性蛋白质及不溶性蛋白质三种。
19.禽肉的结构与畜肉一样,也是由肌肉组织、脂肪组织、骨骼组织和结缔组织所组成,其中禽肉的肌肉组织所占的比例比其他畜肉多。
二、选择题
1.肉的各种组织中,含量最多的是 A
A.肌肉组织 B.骨骼组织 C.结缔组织 D.脂肪组织2.肉的各种组织中,含量最少的是 C
A.肌肉组织 B.骨骼组织 C.结缔组织 D.脂肪组织3.构成肉的四种组织中, AD 是肉的营养价值之所在。
A.肌肉组织 B.骨骼组织 C.结缔组织 D.脂肪组织4.肉食原料中,最有价值的蛋白质存在于__B__中.
A. 脂肪组织
B. 肌肉组织
C. 骨骼组织
D. 结缔组织
5.从食品加工的角度看,动物体可利用的__A 是肉食原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最有价值的蛋白质就在其中.
A.肌肉组织
B.脂肪组织
C.骨骼组织
D.结缔组织
6. C 是机体的保护组织,并使肌体有一定的韧性。
A.肌肉组织 B.骨骼组织 C.结缔组织 D.脂肪组织
7.畜禽体内的__ABCD__属于结缔组织.
A.肌腱
B.肌肉内外膜
C.韧带
D.骨骼
8.从肉品加工的角度而言,肌肉组织主要是指 AB
A.横纹肌 B.骨骼肌 C.平滑肌 D.心肌
9. C 是构成血管壁、胃肠壁及其他内脏器官管壁的肌肉。
A.横纹肌 B.骨骼肌 C.平滑肌 D.心肌
10.下列蛋白质中, BC 是硬性非全价蛋白质。
A.肌凝蛋白 B.胶原蛋白 C.弹性蛋白 D.肌球蛋白
11.肌原纤维蛋白质主要包括 BCD
A.基质蛋白质 B.肌球蛋白 C.肌动蛋白 D.肌动球蛋白12.肌浆中的蛋白质主要包括 ABCD
A.肌溶蛋白质 B.肌球蛋白X C.肌红蛋白 D.肌粒蛋白13.肉的化学组成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受 ABCD 影响。
A.品种 B.性别 C.饲料 D.营养状况
14.在肉的化学组成中 B 最不稳定,其含量与脂肪含量密切相关。
A.蛋白质 B.水分 C.脂肪 D.糖类
15.肉中结合水的特点是_ABCD__
A.与其他物质结合牢固 B.不易结冰
C.不易蒸发
D.不能作为其它物质的溶剂
16.下列脂肪中, AB 含饱和脂肪酸较多,脂肪较硬,较耐保藏。
A.牛脂肪B.羊脂肪C.猪脂肪D.鱼脂肪
17.影响鲜肉颜色的因素有__ABCD__.
A.动物的种类品种 B.环境中的温湿度
C.空气中含氧量 D.处理的方式
18.影响肉中脂肪颜色的因素有__ABCD__.
A.畜禽的种类品种
B.饲料
C.年龄
D.遗传
19.新鲜肉具有的气味与 ABC 因素有关。
A.动物的种类 B.性别 C.环境 D.加工条件
20.刚屠宰的肉为鲜红色,放置一段时间后变成深红色,其原因是_D
A. 血红蛋白被分解
B. 血红蛋白被氧化
C. 肌红蛋白被分解
D. 肌红蛋白被氧化
21.肉类的非人工嫩化是__C__
A、机械法
B、食盐法
C、酶法
D、冷藏法
22.在下列畜肉中, D 的糖原含量最多。
A.猪肉 B.牛肉 C.羊肉 D.马肉
23.在 AB 阶段,肉是新鲜的;
A.僵硬 B.成熟 C.自溶 D.腐败
24. C 现象的出现标志着腐败变质的开始。
A.僵硬 B.成熟 C.自溶 D.腐败
25.脂肪蓄积量多是 D 区别其它肉类的明显特征。
A.鸡肉 B.羊肉 C.牛肉 D.猪肉
26.膘情良好的 C 组织间杂白色或浅黄色脂肪,成红白分明的“大理石”
纹样。
A.兔肉 B.羊肉 C.牛肉 D.猪肉
27. A 肉色粉红,肉质柔软,具有一种特殊清淡风味,脂肪在外观上柔软,但融点高,碘价也高。
A.兔肉 B.羊肉 C.牛肉 D.猪肉
28.成熟后的肉其特征包括 ACD
A.有特殊香味 B.呈碱性反应
C.表面有一层“皮膜” D.组织有弹性
29.肉的成熟时间与 AC 有关。
A.动物种类 B.化学成分 C.温度D.蛋白质含量
30.动物屠宰后,肉在成熟过程中,其酸度发生变化,成熟后的肉呈
_B__.
A.中性
B.酸性
C.碱性
D.不稳定
31.影响肉嫩度的因素主要有 CD
A.水分的多少 B.糖原的多少
C.肌纤维的粗细 D.结缔组织的含量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划“×”)
1.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是肌纤维,它是由肌原纤维、肌浆和细胞核组成。
(√)
2.肌肉收缩的单位是肌原纤维,由丝状蛋白质凝胶所组成,参与肌肉的收缩过程。
(√)
3.肉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取决于构成肉的各种成分的数量和比例。
(√)4.肉的化学成分中,除水分外,固体部分约有4/5是蛋白质,其含量在18%上下。
(√)
5.肉中不仅含有全价蛋白,同时也含有非全价蛋白,两者含量直接影响肉的营养价值。
(√)
6.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含量越多,肌肉颜色就越红。
(√)
7.结缔组织含量多,肉的嫩度就差,适口差,营养价值也低。
(√)
8.肉中蛋白质的含量越多,肉的营养价值也越高。
(×)
9.肉中含氮浸出物越多,味道越浓,越能刺激食欲,促进胃液分泌的作用越强。
(√)
10.骨和软骨也是肉的组成部分,畜禽体内骨与净肉的质量比可决定肉的食用价值,该价值与骨的质量成正比。
(×)
11.肉越肥脂肪越多,则水分的含量相对减少;随着水分的减少,含氮物及无机盐的含量也相应减少。
(√)
12.完全除去脂肪的精肉,不管是哪一种动物的,其化学组成大体相近。
(√)13.在肉中,糖类是以糖原形式存在的。
(√)
14.肉类几乎包括了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各种无机盐和维生素等主要营养素。
(√)
15.钙质主要存在于骨骼中,肉中含量极微. (√)
16.在僵直和成熟阶段,肉是新鲜的,自溶现象的出现标志着腐败变质的开始。
(√)
17.处于僵硬期的肉,肌纤维粗糙硬固,肉汁变得不透明,有不愉快的气味,食用价值及滋味都较差。
(√)
18.从尸僵开始到结束的时间越长,肉类保持新鲜的时间也越长,这期间温度较低,保持时间越长。
(√)
19.刚屠宰后的鲜肉具有最好的风味和品质. (×)
20. 刚宰后的动物肌肉趋于中性,PH为6.8—6.9 。
(√)
21.屠宰后的肉,其PH值的变化情况为先降后升,当PH升至6以上时,表明肉已不再新鲜。
(√)
22.肉的成熟是在细胞酶的催化下进行的,成熟后的肉呈酸性。
(√)
23.肉的成熟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可加速肉的成熟,所以成熟过程中温度越高越好。
(×)
24.用提高温度的办法促进肉的成熟是危险的,一般采用低温成熟的方法,温度0~2℃,相对湿度86%~92%,空气流动速度0.15~0.5 m/s。
(√)25.肉在成熟过程中,主要是糖酵解酶类以及无机磷酸化酶的催化反应在起作用,而蛋白分解酶的作用几乎完全没有表现出来或者是极其微弱的。
(√)26.自溶不同于腐败,自溶过程只分解蛋白质至可溶性氮与氨基酸为止,即分解至某种程度达到平衡状态就不再分解了。
(√)
27.自溶是承接或伴随着成熟过程进行的,两者之间很难划出界限,同时自溶和腐败之间也无绝对界限。
(√)
28.禽肉是天然食物中最优良的动物食品之一,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鲜美的口味,在日常生活中,被列为滋补食品和食疗佳品。
(√)29.禽肉中的结缔组织多少决定着肉的品质,一般说结缔组织越少,其肉就越嫩而软。
(√)
30.禽类肌肉组织最发达的部位是胸部和腿部,躯干背部的肌肉则不发达。
(√)
31.禽肉的变质主要是微生物和酶的作用所致,腐败的禽肉,其外观、颜色和硬度等均发生变化,不能食用。
(√)
四、简答题
1.成熟后的肉具有哪些特征?
答:(1)胴体表面形成一层干燥“皮膜”,用手触摸时,会发出轻微的羊皮
纸似的“沙沙”声;
(2)肉切面湿润多汁,呈酸性反应,PH值为5.7---6.1;
(3)肉的组织有弹性;
(4)熟制时,肉具有特殊香味,肉易煮烂,便于消化;
2.试从不同角度说明人为什么最好食用经过成熟后的肉?
答:(1)在肉的成熟过程中,由于酸的作用,使胶原蛋白变得柔软,在加热时容易变成溶胶,因此,成熟后的肉比较容易消化;
(2)如果肉不经过成熟,则在人体内消化过程中必须消耗大量的热能,而且其中一部分不能被消化而被排出体外,结果使一部分有价值的成分无形中被浪费;
(3)从卫生的观点来看,由于成熟过程中形成的乳酸可阻碍微生物的繁殖,所以对病原微生物有杀菌作用。
从以上种种事实来看,肉的成熟无论从经济观点、兽医卫生观点以及营养风味的改善上均具有重要的意义。